防撬结构件及电能表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6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撬结构件及电能表表壳,防撬结构件包括用于盖合在产品外壳上的盖体以及与盖体连接的两个卡脚,卡脚的一端与盖体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卡入产品外壳上的卡孔的钩部,卡脚的钩部位于该卡脚朝向另一卡脚的侧面上;电能表表壳包括底座、端盖、螺丝以及如上所述的防撬结构件,底座和端盖通过螺丝连接,螺丝穿过端盖的外表面并螺纹连接于底座,防撬结构件安装在端盖的外表面,端盖的外表面与盖体的内表面围合形成用于容置螺丝的头部的空腔,端盖的外表面开设有供卡脚的钩部卡入的卡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防撬结构件而识别产品的外壳是否被非法开启过,达到防盗的目的,并降低产品的外壳被非法撬开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撬结构件及电能表表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能表结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撬结构件及电能表表壳。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能表,大多数都是不可开启的,非授权人员不可开启电能表固有的铅封结构;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不法使用者为达到窃电等目的,非法打开电能表,破坏电能表的原有结构,改接电能表的内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撬结构件,以降低产品的外壳被非法开启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撬结构件,包括用于盖合在产品外壳上的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连接的两个卡脚,所述卡脚的一端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卡入所述产品外壳上的卡孔的钩部,所述卡脚的钩部位于该卡脚朝向另一卡脚的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钩部背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进一步地,所述卡脚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连接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的孔壁相连接的可击穿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表壳,以降低电能表表壳被非法开启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能表表壳,包括底座、端盖、螺丝以及如上所述的防撬结构件,所述底座和端盖通过所述螺丝连接,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防撬结构件安装在所述端盖的外表面,所述端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螺丝的头部的空腔,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开设有供所述卡脚的钩部卡入的卡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铅封组件,所述铅封组件包括铅封块和铅封绳,所述螺丝的头部贯穿设置有供所述铅封绳穿过的第一铅封孔,所述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开设有供所述铅封绳穿过的第二铅封孔。进一步地,所述螺丝的头部的第一铅封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铅封孔设置为圆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铅封孔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供所述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卡孔和所述第一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上,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端盖外表面的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围合形成所述空腔。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开口设置,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用于封住所述盖体与所述凹槽槽底之间的缝隙的第二凸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撬结构件卡脚的钩部位于该卡脚朝向另一卡脚的侧面上,使两个卡脚的钩部呈相向设置,因此卡脚的钩部只能单向地卡入外壳的卡孔,而不能从卡孔内脱出。非授权人员在打开产品外壳的过程中,需要先破环外壳上防撬结构件的固有结构,并留下明显痕迹;而且非授权人员并不会随身携带另一个相同规格尺寸的防撬结构件重新安装在产品的外壳上;产品的合法使用者可通过防撬结构件而识别产品的外壳是否被非法开启过,达到防盗的目的,并降低产品的外壳被非法撬开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撬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能表表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能表表壳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记为:1、防撬结构件;11、盖体;111、通孔;112、可击穿部;12、卡脚;121、钩部;1211、导向斜面;122、加强筋;2、底座;3、端盖;31、卡孔;32、第一凸起;321、第二铅封孔;33、凹槽;331、第二凸起;332、通孔;4、螺丝;41、第一铅封孔;5、铅封组件;51、铅封块;52、铅封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撬结构件,如图1所示,包括盖体11和卡脚12,盖体11呈帽形结构设置,用于盖合在产品外壳上,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卡脚1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脚12的一端分别与盖体11的内表面连接,在卡脚12的另一端设置有钩部121,该钩部121用于卡入产品外壳上的卡孔;其中一个卡脚12上的钩部121设置在该卡脚12朝向另一卡脚12的侧面上,即两个卡脚12的钩部121呈相向设置。上述防撬结构件1可安装在电表等户外产品的外壳上,用于封住外壳上的螺丝4等连接件,防止非法使用者直接拆除外壳上的螺丝4等连接件,而且还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丝4等连接件,通用性好。使用时,防撬结构件1两个卡脚12的钩部121卡入外壳的卡孔31内,封住外壳上的连接件;由于卡脚12的钩部121位于该卡脚12朝向另一卡脚12的侧面上,因此,两个卡脚12的钩部121只能单向地卡入外壳的卡孔31,而不能从卡孔31内脱出。非授权人员在打开产品外壳的过程中,需要先破环外壳上防撬结构件1的固有结构,并留下明显痕迹;而且非授权人员并不会随身携带另一个相同规格尺寸的防撬结构件1重新安装在产品的外壳上;产品的合法使用者可通过防撬结构件1而识别产品的外壳是否被非法开启过,达到防盗的目的,并降低产品的外壳被非法撬开的风险。进一步的,上述钩部121背离盖体1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211。防撬结构件1在安装时,可按压防撬结构件1,使卡脚12的钩部121的导向斜面1211与外壳上卡孔31的开口端抵接并滑动,外壳对钩部121的作用力的分力会迫使卡脚12发生弹性变形,另两个相向设置的钩部121相互远离;两个钩部121完全进入外壳的卡孔31后,两个卡脚12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回复原状,使两个卡脚12的钩部121分别卡入外壳的卡孔31内,进而使防撬结构件1的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的,在卡脚12的一侧面设置有加强筋122,该加强筋122与盖体11的内表面连接,增加卡脚12与盖体11内表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在盖体11上开设有一通孔332111,该通孔332111内设置有一可击穿部112,且可击穿部112与通孔332111的孔壁连接。需要开启产品的外壳时,可由授权人员使用工具破坏防撬结构件1上的可击穿部112;可击穿部112被破坏后,防撬结构件1更容易被拆除。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能表表壳,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2、端盖3、螺丝4以及上述的防撬结构件1。底座2和端盖3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具体的,螺丝4穿过端盖3的外表面并螺纹连接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撬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盖合在产品外壳上的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连接的两个卡脚,所述卡脚的一端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卡入所述产品外壳上的卡孔的钩部,所述卡脚的钩部位于该卡脚朝向另一卡脚的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撬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盖合在产品外壳上的盖体以及与所述盖体连接的两个卡脚,所述卡脚的一端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卡入所述产品外壳上的卡孔的钩部,所述卡脚的钩部位于该卡脚朝向另一卡脚的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背离所述盖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脚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连接的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的孔壁相连接的可击穿部。5.电能表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端盖、螺丝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撬结构件,所述底座和端盖通过所述螺丝连接,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防撬结构件安装在所述端盖的外表面,所述端盖的外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螺丝的头部的空腔,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