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6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其结构包括支撑柱、广告牌、顶棚、支架、横杆、置物板、立柱、发光器、座椅,所述支撑柱由左侧并排柱体与后侧挡板组合构成,左侧并排柱体下端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柱后侧挡板分隔成三个相同面积的板体结构,所述支撑柱上侧设有顶棚,采用配件安装结构,所述顶棚底部设有等距排列的横杆,为倒扣式钢板结构,所述座椅设在支撑柱后侧位置前且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左侧与广告牌采用内置结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发光器,能够在夜晚发光,通过调制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及状态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有效提高夜晚光照环境及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A Polar Luminous Waiting Pavil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llar light-emitting waiting kiosk,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lumn, a billboard, a ceiling, a support bar, a transverse bar, a support plate, a pillar, a light emitter and a seat.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mposed of a left side-by-side pillar body and a rear side baffle.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side-by-side pillar body contacts the ground. The rear baffle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separated into three plate structures of the same area. The upper side is equipped with a ceiling and fitting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ceiling is equipped with an equidistant horizontal bar, which is an inverted steel plate structure. The seat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support column and connected. The left side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illboard by a built-i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has a luminescent device, which can emit light at night. By adjusting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controller, it can achieve more. Variety of colors and states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ight ligh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属于交通设施

技术介绍
候车亭一般是与公交站台互相配套使用的,为方便市民乘客候车时遮阳、防雨等,在车站、道路两旁或绿化带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上建设的交通设施。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205900.7的一种候车亭,其特征在于:遮雨棚1和支架2相连,遮雨棚1和支架3相连,板凳4和支架5相连,板凳4和支架6相连。提供一种在等车时方便坐下休息的候车亭。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候车亭功能较为单一,在夜晚四周无发光物的情况下,乘车人员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以解决候车亭功能较为单一,在夜晚四周无发光物的情况下,乘车人员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其结构包括支撑柱、广告牌、顶棚、支架、横杆、置物板、立柱、发光器、座椅,所述支撑柱由左侧并排柱体与后侧挡板组合构成,左侧并排柱体下端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柱后侧挡板分隔成三个相同面积的板体结构,所述支撑柱上侧设有顶棚,采用配件安装结构,所述顶棚底部设有等距排列的横杆,为倒扣式钢板结构,所述座椅设在支撑柱后侧位置前且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左侧与广告牌采用内置结构相连接,所述座椅右侧位置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侧与置物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柱左侧对应位置设有广告牌,所述立柱内嵌设有发光器;所述发光器由调制控制器、电源线、电源盒、透明圆管、LED灯源组成,所述调制控制器端口与电源线相连接,所述电源线与电源盒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电源盒与透明圆管相连接,所述透明圆管内设有LED灯源,所述LED灯源透过透明圆管投射到立柱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侧边与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座椅上方位置设有横杆。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板左侧边与最右侧的横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广告牌设在座椅左侧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右侧与置物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源以红、绿、蓝三种蓝色的LED作为发光源。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圆管为乳白色透明圆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候车亭主要通过支撑柱与顶棚及立柱组成可遮挡风雨的亭体,立柱内设有发光器,能够在夜晚发光,调制控制器作为外部控制器,连接电源线并与电源盒构成连接关系,LED灯源以三种颜色作为发光源,透过乳白色透明圆管投射到立柱内表面,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形成混色透出外壁,照明效果,通过调制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及状态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有效提高夜晚光照环境及乘车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制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柱-1、广告牌-2、顶棚-3、支架-4、横杆-5、置物板-6、立柱-7、发光器-8、调制控制器-801、电源线-802、电源盒-803、透明圆管-804、LED灯源-805、座椅-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其结构包括支撑柱1、广告牌2、顶棚3、支架4、横杆5、置物板6、立柱7、发光器8、座椅9,所述支撑柱1由左侧并排柱体与后侧挡板组合构成,左侧并排柱体下端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柱1后侧挡板分隔成三个相同面积的板体结构,所述支撑柱1上侧设有顶棚3,采用配件安装结构,所述顶棚3底部设有等距排列的横杆5,为倒扣式钢板结构,所述座椅9设在支撑柱1后侧位置前且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与广告牌2采用内置结构相连接,所述座椅9右侧位置设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侧与置物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对应位置设有广告牌2,所述立柱7内嵌设有发光器8;所述发光器8由调制控制器801、电源线802、电源盒803、透明圆管804、LED灯源805组成,所述调制控制器801端口与电源线802相连接,所述电源线802与电源盒803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电源盒803与透明圆管804相连接,所述透明圆管804内设有LED灯源805,所述LED灯源805透过透明圆管804投射到立柱7内表面,所述横杆5侧边与支架4相连接,所述座椅9上方位置设有横杆5,所述置物板6左侧边与最右侧的横杆5相连接,所述广告牌2设在座椅9左侧位置上,所述支架4右侧与置物板6相连接。本专利所说的调制控制器801接有数码电路,其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及状态按照一定规律变换。在进行使用时,候车亭主要通过支撑柱1与顶棚3及立柱7组成可遮挡风雨的亭体,立柱7内设有发光器8,能够在夜晚发光,调制控制器801作为外部控制器,连接电源线802并与电源盒803构成连接关系,LED灯源805以三种颜色作为发光源,透过乳白色透明圆管804投射到立柱7内表面,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形成混色透出外壁,照明效果,通过调制控制器801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及状态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有效提高夜晚光照环境及乘车人员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候车亭功能较为单一,在夜晚四周无发光物的情况下,乘车人员的安全性降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调制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及状态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有效提高夜晚光照环境及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调制控制器801端口与电源线802相连接,所述电源线802与电源盒803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电源盒803与透明圆管804相连接,所述透明圆管804内设有LED灯源805,所述LED灯源805透过透明圆管804投射到立柱7内表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其结构包括支撑柱(1)、广告牌(2)、顶棚(3)、支架(4)、横杆(5)、置物板(6)、立柱(7)、发光器(8)、座椅(9),所述支撑柱(1)由左侧并排柱体与后侧挡板组合构成,左侧并排柱体下端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柱(1)后侧挡板分隔成三个相同面积的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侧设有顶棚(3),采用配件安装结构,所述顶棚(3)底部设有等距排列的横杆(5),为倒扣式钢板结构,所述座椅(9)设在支撑柱(1)后侧位置前且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与广告牌(2)采用内置结构相连接,所述座椅(9)右侧位置设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侧与置物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对应位置设有广告牌(2),所述立柱(7)内嵌设有发光器(8);所述发光器(8)由调制控制器(801)、电源线(802)、电源盒(803)、透明圆管(804)、LED灯源(805)组成,所述调制控制器(801)端口与电源线(802)相连接,所述电源线(802)与电源盒(803)采用通电连接方式,所述电源盒(803)与透明圆管(804)相连接,所述透明圆管(804)内设有LED灯源(805),所述LED灯源(805)透过透明圆管(804)投射到立柱(7)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发光候车亭,其结构包括支撑柱(1)、广告牌(2)、顶棚(3)、支架(4)、横杆(5)、置物板(6)、立柱(7)、发光器(8)、座椅(9),所述支撑柱(1)由左侧并排柱体与后侧挡板组合构成,左侧并排柱体下端接触地面,所述支撑柱(1)后侧挡板分隔成三个相同面积的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侧设有顶棚(3),采用配件安装结构,所述顶棚(3)底部设有等距排列的横杆(5),为倒扣式钢板结构,所述座椅(9)设在支撑柱(1)后侧位置前且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与广告牌(2)采用内置结构相连接,所述座椅(9)右侧位置设有立柱(7),所述立柱(7)上侧与置物板(6)相连接,所述支撑柱(1)左侧对应位置设有广告牌(2),所述立柱(7)内嵌设有发光器(8);所述发光器(8)由调制控制器(801)、电源线(802)、电源盒(803)、透明圆管(804)、LED灯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