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2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包括机壳、胶头、刮刀、油墨喷嘴、蚀刻板、丝杠、电机、印刷件、固定座、轮盘、底座、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块、第二电动推杆、滑轨、滑条、滑杆、齿筒、壳体、齿轮、转轴、手轮、刻度盘和指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印刷件,所述轮盘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油墨喷嘴、第一电动推杆和壳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安装有胶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A New Type of High Speed Pac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high-speed pad printer,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rubber head, a scraper, an ink nozzle, an etching board, a screw, a motor, a printing piece, a fixing seat, a wheel disc, a base,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a fixing block, a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a slide rail, a slide rod, a pulley, a toothbarrel, a housing, a gear, a rotating shaft, a handwheel, a scale plate and a pointer. The top of the base is arranged. There is a wheel disc, the top of the wheel disc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fixed seat, the top of the fixed seat is mounted with printed matter, one side of the wheel disc is fixed with an organic shell by welding, one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sing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k nozzle,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and a shell, one end of the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electric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hea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
本技术涉及移印机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
技术介绍
移印机是一种适用于塑胶、玩具、玻璃、金属、陶瓷、电子和IC封等物品的表面印刷装置。它能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进行印刷,弥补了网印的不足,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而现有的移印机存在有实用性差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由于现有移印机的刮刀为整体固定,在刮刀刮涂蚀刻板上的油墨时,调节多余的油墨厚度时需要调节下方印刷件的位置,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同时现有的移印机的喷涂、印墨等步骤需要在不同工位分步进行,工作流程有优化空间。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和工作效率高的新型高速移印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包括机壳、胶头、刮刀、油墨喷嘴、蚀刻板、丝杠、电机、印刷件、固定座、轮盘、底座、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块、第二电动推杆、滑轨、滑条、滑杆、齿筒、壳体、齿轮、转轴、手轮、刻度盘和指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印刷件,所述轮盘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油墨喷嘴、第一电动推杆和壳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安装有胶头,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部设置有齿筒,且齿筒的底部穿过壳体,所述齿筒的底部连接有刮刀,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筒相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分别套接有手轮和指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盘,所述机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部连接有蚀刻板,所述蚀刻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条,所述机壳的一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与滑条为配合结构,所述电机、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胶头、刮刀、油墨喷嘴和蚀刻板均位于同一垂直面内。进一步的,所述蚀刻板与丝杠通过滚珠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指针与刻度盘的回转中心线相重合。进一步的,所述齿筒与刮刀通过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刮刀、手轮和转轴等构件,从而可以手动精确地调整刮刀的位置,提高了该移印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丝杠、电机和油墨喷嘴等构件,将各工序有效地整合至一起,使得该移印机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胶头与蚀刻板安装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壳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刻度盘与指针安装示意图;图中:1、机壳;2、胶头;3、刮刀;4、油墨喷嘴;5、蚀刻板;6、丝杠;7、电机;8、印刷件;9、固定座;10、轮盘;11、底座;12、第一电动推杆;13、固定块;14、第二电动推杆;15、滑轨;16、滑条;17、滑杆;18、齿筒;19、壳体;20、齿轮;21、转轴;22、手轮;23、刻度盘;24、指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包括机壳1、胶头2、刮刀3、油墨喷嘴4、蚀刻板5、丝杠6、电机7、印刷件8、固定座9、轮盘10、底座11、第一电动推杆12、固定块13、第二电动推杆14、滑轨15、滑条16、滑杆17、齿筒18、壳体19、齿轮20、转轴21、手轮22、刻度盘23和指针24,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轮盘10,轮盘10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座9,固定座9的顶部安装有印刷件8,轮盘10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机壳1,机壳1的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油墨喷嘴4、第一电动推杆12和壳体19,第一电动推杆1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4的底部安装有胶头2,壳体19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滑杆17,滑杆17的外部设置有齿筒18,且齿筒18的底部穿过壳体19,齿筒18的底部连接有刮刀3,壳体19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的外部套接有齿轮20,且齿轮20与齿筒18相啮合,转轴21的一端分别套接有手轮22和指针24,壳体19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盘23,机壳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丝杠6,丝杠6的外部连接有蚀刻板5,蚀刻板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条16,机壳1的一侧安装有滑轨15,且滑轨15与滑条16为配合结构,电机7、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14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胶头2、刮刀3、油墨喷嘴4和蚀刻板5均位于同一垂直面内,便于实现高效运作;蚀刻板5与丝杠6通过滚珠活动连接,便于蚀刻板5顺利左右移动;指针24与刻度盘23的回转中心线相重合,便于通过观察刻度盘23调整刮刀3的位置;齿筒18与刮刀3通过螺栓固定,便于将多余油墨刮去;当调整该移印机的刮刀3位置时,转动手轮22,此时转轴21带动齿轮20转动,齿筒18在滑杆17的外部上下滑动,带动刮刀3上下调整位置,转轴21也带动指针24转动,通过观察指针24在刻度盘23上的刻度值确定是否调整完毕,从而可以手动精确地调整刮刀3的位置,提高了该移印机的实用性;当该移印机工作时,启动电机7,其输出轴带动丝杠6转动,蚀刻板5可以在滑轨15上左右移动,待移动至油墨喷嘴4下方时,油墨喷嘴4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5上,移动至刮刀3下方时,刮刀3将蚀刻板5多余的油墨刮掉,移动至胶头2下方时,第二电动推杆14使胶头2与蚀刻板5相接触,胶头2吸上蚀刻板5的大部分油墨,此时第一电动推杆12推动胶头2运动至印刷件8的上方,第二电动推杆14使胶头2上的油墨压印至印刷件8上,此种设计将各工序有效地整合至一起,使得该移印机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包括机壳(1)、胶头(2)、刮刀(3)、油墨喷嘴(4)、蚀刻板(5)、丝杠(6)、电机(7)、印刷件(8)、固定座(9)、轮盘(10)、底座(11)、第一电动推杆(12)、固定块(13)、第二电动推杆(14)、滑轨(15)、滑条(16)、滑杆(17)、齿筒(18)、壳体(19)、齿轮(20)、转轴(21)、手轮(22)、刻度盘(23)和指针(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轮盘(10),所述轮盘(10)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顶部安装有印刷件(8),所述轮盘(10)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油墨喷嘴(4)、第一电动推杆(12)和壳体(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的底部安装有胶头(2),所述壳体(19)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外部设置有齿筒(18),且齿筒(18)的底部穿过壳体(19),所述齿筒(18)的底部连接有刮刀(3),所述壳体(19)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外部套接有齿轮(20),且齿轮(20)与齿筒(18)相啮合,所述转轴(21)的一端分别套接有手轮(22)和指针(24),所述壳体(19)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盘(23),所述机壳(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丝杠(6),所述丝杠(6)的外部连接有蚀刻板(5),所述蚀刻板(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条(16),所述机壳(1)的一侧安装有滑轨(15),且滑轨(15)与滑条(16)为配合结构,所述电机(7)、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14)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移印机,包括机壳(1)、胶头(2)、刮刀(3)、油墨喷嘴(4)、蚀刻板(5)、丝杠(6)、电机(7)、印刷件(8)、固定座(9)、轮盘(10)、底座(11)、第一电动推杆(12)、固定块(13)、第二电动推杆(14)、滑轨(15)、滑条(16)、滑杆(17)、齿筒(18)、壳体(19)、齿轮(20)、转轴(21)、手轮(22)、刻度盘(23)和指针(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轮盘(10),所述轮盘(10)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顶部安装有印刷件(8),所述轮盘(10)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一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油墨喷嘴(4)、第一电动推杆(12)和壳体(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的底部安装有胶头(2),所述壳体(19)的顶部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外部设置有齿筒(18),且齿筒(18)的底部穿过壳体(19),所述齿筒(18)的底部连接有刮刀(3),所述壳体(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旺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