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95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墨样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磨削机构、导向杆、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及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承载组件以及调整组件;翻转机构放置组件以及换向组件,处于放置组件上的石墨样品经调整组件驱动上移与磨削机构接触进行研磨处理;平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与该驱动组件连接驱动换向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石墨样品进行一个往复运动的磨削循环后,通过换向组件对石墨样品进行正反换向,结构换向过程中对粉尘的清理及气流冷却,石墨样品磨削过程中稳定及磨削质量的可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薄石墨样品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Ultra-thin Graphite Samp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raphite sampl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ultra-thin graphite sample, including a frame, a grinding mechanism, a guide rod, a lifting mechanism, a turnover mechanism and a translation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support component, a bearing component and an adjustment component; a reversing mechanism placement component and a reversing component; and a graphite sample on the placement component is adjusted. The whole assembly drives up and contacts with the grinding mechanism for grinding treatment;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the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component to drive the commutation component to move; after a reciprocating grinding cycle of graphite sample driven by the driving component, the graphite sample is reversed by the commutation component, and dust cleaning and airflow a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tructural commutation process. Cooling, stabilization of graphite sample grinding process and controllability of grinding quality;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at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ultra-thin graphite sample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石墨样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人造石墨生产领域,为了测试石墨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需要制作石墨样品,并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尤其对于厚度为0.5-2mm的超薄石墨样品的抛光处理成为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加工方式是通过研磨设备对其进行缓慢间断抛光打磨,即当抛光打磨时,石墨样品稳定升高后停止对其研磨,等待及自动降温后,再次研磨,由于其降温过程中需要较差时间等待,从而导致现超薄石墨样品的生产速度低下,且石墨样品在打磨过程中容易变形打卷,从而导致其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石墨样品进行一个往复运动的磨削循环后,通过换向组件对石墨样品进行正反换向,结构换向过程中对粉尘的清理及气流冷却,石墨样品磨削过程中稳定及磨削质量的可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薄石墨样品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上用于样品磨削的磨削机构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上方的支撑组件、与该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上的磨轮下方的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上且与所述机架传动连接的调整组件;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其包括用于放置石墨样品的放置组件以及驱动该放置组件翻转进行石墨样品上下换向的换向组件,所述放置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上,所述换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处于放置组件上的石墨样品经所述调整组件驱动上移与所述磨削机构接触进行研磨处理;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且与所述翻转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磨削机构的两侧,其包括驱动所述放置组件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该驱动组件连接驱动所述换向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为平板结构设置,其与所述调整组件转动连接设置,该调整组件以螺旋传动方式驱动所述支撑组件上下移动。作为改进,所述承载组件为水平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平板结构且位于所述磨轮的下方,其包括开设与其上表面且与所述放置组件配合设置的导向台,该导向台沿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方向延伸。作为改进,所述放置组件呈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上,其包括转动设置的转轴、固定安装于该转轴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同轴设置的齿轮A、呈上下对称机构且以可伸缩方式滑动插设于该转轴的端部的定位部A和定位部B以及开设于所述转轴的内部且与分别与所述定位部A和定位部B内部连通的导气管A和导气管B,该导气管A和导气管B呈上下间隔结构设置且两者内部分别通有增压气流和负压气流,石墨样品经负压气流吸附于定位部B上。其中,所述定位部A和定位部B均包括与所述导向台配合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定位板、沉设于该定位板上且与石墨样品的外形相适配的定位腔、开设于所述定位板内与所述导气管B相连通的气腔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转轴的挂钩,所述气腔位于所述定位腔的下方且两者之间为通过石墨板隔离;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与该挂钩卡合带动所述定位板沿所述导向台往复运动,所述石墨板的孔隙N与石墨样品的孔隙n之间,N>n。作为改进,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且转动设置于述支撑组件上的转辊、固定设安装该转辊的下端且与其同轴设置的齿轮B以及位于所述转辊的一侧测且与所述齿轮A间断传动连接的传动部,所述转辊经所述传动组件带动齿轮B间断旋转,同步带动放置组件摆动,该放置组件经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齿轮A旋转。其中,所述传动部为弧形结构设置,且与所述齿轮A的摆动轨迹相同,其包括支撑板、多个间隔转动设置于该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齿轮A合的板齿、分别设置于该板齿上使其弹性竖立的扭簧以及设置于该板齿一侧对其进行单向阻挡的挡块;所述板齿经该挡块格挡驱动所述齿轮A转动。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固定设置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推送部、与该推送部固定连接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沿该活塞杆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其端部的连接柱以及驱动该连接柱复位的压簧,所述连接柱为圆柱结构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作为改进,所述传动组件为齿条结构设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下方,该传动组件与所述活塞杆呈上下平行设置。作为改进,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上下贯穿开设于与其上用于所述连接柱位置限定的限位槽,所述活塞杆伸至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放置组件经所述连接柱推动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端部后对其进行压缩,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换向组件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通过翻转机构与平移机构的特殊结构设置,驱动组件经放置组件带动石墨样品以往复运动方式与磨轮接触对其进行磨削后,通过定位部A内的正压气流对石墨样品表面进行降温清理,防止其磨削过热的同时避免杂质影响磨削质量;结合传动组件与换向组件的传动连接设置,使驱动组件对定位部B推送后经换向组件驱动放置组件摆动过程中对其进行180°翻转,实现石墨样品上下表面的正反循环磨削处理,从而确保石墨样品上下面平行度的同时避免单面磨削过热而产生变形;进而实现对石墨样品磨削过程中的温度及清洁度的可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薄石墨样品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2)在本技术中通过放置组件的特殊结构设置及其运动方式,经驱动组件带动定位部B往复运动,使处于其上的石墨样品与旋转中的磨轮接触进行磨削处理,单次磨削后,定位部B移动至定位部A的下方,通过处于定位部A内的正压气流对石墨样品的磨削表面进行吹拂除尘的同时冷却处理,避免磨削过程中杂质对石墨样品表面质量影响的同时避免因多次磨削而出现稳定过高的情况,进而避免石墨样品的变形打卷,实现石墨样品磨削过程中对其温度及表面质量的准确控制,提高本技术的生产质量及合格率。(3)在本技术中通过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的联动配合设置以及换向组件与放置组件的特殊传动连接设置,驱动组件将定位部推送至限位槽的端部后,通过压缩压簧使连接柱保持静止的同时经传动组件驱动转棍旋转同步带动放置组件摆动,实现定位部的上下换位,进而实现石墨样品的反转,驱动组件复位过程中,传动组件带动转棍复位至导向台上后与连接柱卡合,再经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柱复位,同步带动石墨样品复位与磨盘接触进行研磨,实现石墨样品的自动除尘、反转及复位,进而提高本技术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机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以及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承载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承载组件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放置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放置组件正视剖视图;图8为定位部A和定位部B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一;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设置于该机架(1)上用于样品磨削的磨削机构(2)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杆(3)上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上方的支撑组件(41)、与该支撑组件(4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上的磨轮(21)下方的承载组件(42)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41)上且与所述机架(1)传动连接的调整组件(43);翻转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5)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其包括用于放置石墨样品(10)的放置组件(51)以及驱动该放置组件(51)翻转进行石墨样品(10)上下换向的换向组件(52),所述放置组件(51)转动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52)上,所述换向组件(52)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处于放置组件(51)上的石墨样品(10)经所述调整组件(43)驱动上移与所述磨削机构(2)接触进行研磨处理;平移机构(6),所述平移机构(6)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且与所述翻转机构(5)分别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的两侧,其包括驱动所述放置组件(51)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61)以及与该驱动组件(61)连接驱动所述换向组件(52)运动的传动组件(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设置于该机架(1)上用于样品磨削的磨削机构(2)及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杆(3)上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上方的支撑组件(41)、与该支撑组件(4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上的磨轮(21)下方的承载组件(42)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41)上且与所述机架(1)传动连接的调整组件(43);翻转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5)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其包括用于放置石墨样品(10)的放置组件(51)以及驱动该放置组件(51)翻转进行石墨样品(10)上下换向的换向组件(52),所述放置组件(51)转动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52)上,所述换向组件(52)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处于放置组件(51)上的石墨样品(10)经所述调整组件(43)驱动上移与所述磨削机构(2)接触进行研磨处理;平移机构(6),所述平移机构(6)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上且与所述翻转机构(5)分别位于所述磨削机构(2)的两侧,其包括驱动所述放置组件(51)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61)以及与该驱动组件(61)连接驱动所述换向组件(52)运动的传动组件(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1)为平板结构设置,其与所述调整组件(43)转动连接设置,该调整组件(43)以螺旋传动方式驱动所述支撑组件(41)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42)为水平套设于所述导向杆(3)上的平板结构且位于所述磨轮(21)的下方,其包括开设与其上表面且与所述放置组件(51)配合设置的导向台(421),该导向台(421)沿所述驱动组件(61)的运动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51)呈水平状态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52)上,其包括转动设置的转轴(511)、固定安装于该转轴(511)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同轴设置的齿轮A(512)、呈上下对称机构且以可伸缩方式滑动插设于该转轴(511)的端部的定位部A(513)和定位部B(514)以及开设于所述转轴(511)的内部且与分别与所述定位部A(513)和定位部B(514)内部连通的导气管A(515)和导气管B(516),该导气管A(515)和导气管B(516)呈上下间隔结构设置且两者内部分别通有增压气流和负压气流,石墨样品(10)经负压气流吸附于定位部B(51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石墨样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A(513)和定位部B(514)均包括与所述导向台(421)配合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定位板(5141)、沉设于该定位板(5141)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吴厚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