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修复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72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生物化石修复刀,包括塑料把、刻刀片和锉刀片,所述塑料把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所述刻刀片通过燕尾形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的前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刻刀片的右侧设置有单面刀刃,刻刀片的左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刻刀片的左侧前端设置有朝向左前方延伸的针式尖头,所述锉刀片的宽度由端头向根部逐渐增加,锉刀片的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的后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集刻刀、剔针和锉刀功能于一体,并能确保不会在修复的古生物化石上留下划痕,整体光滑度一致,功能齐备,携带方便。

Paleontological Fossil Repair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leontological fossil repair knife, which comprises a plastic handle, a cutting blade and a file blade. The plastic handle adopts a two-piece locking structure. The cutting blade is embedded into the front end of the plastic handle through a swallow-tail root and is locked and fixed by a screw. A one-sided cutting edg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utting blade, and an arc protrusion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middle side of the cutting blade. The left front end of the file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like pointed head extending to the left front. The width of the file blade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end to the root. The root of the file blade is embedded in the back end of the plastic handle and is locked and fixed by a screw. It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cutting knife, picking needle and file, and ensures that no scratches are left on the restored fossils. It has the same overall smoothness, complete functions and is easy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生物化石修复刀
本技术涉及古生物化石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古生物化石的修复刀具。
技术介绍
古生物化石的修复是一个技术活,清理古生物化石上的围岩通常有三种方法:1、手工剥离。用刻刀、剔针小心翼翼地将围岩一点点清除干净;2、喷砂法。对于一些坚硬的岩石,如果化石部分不容易破坏,可以用喷砂一层一层清除围岩;3、酸咬。利用强酸能腐蚀岩石的特性,但这种方法往往会毁掉化石,使得化石失去研究意义,多是一些商业行为。因此,多选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古生物化石的修复。现有刻刀采用双面刀刃,刻刀使用时与古生物化石表面行成锐角,容易在古生物化石上留下轻微的划痕。对于古生物化石表面粘固的多余点状杂质或勾缝里的砂砾,通常需要使用剔针剔除,但点状杂质粘固的部位不及其它部位光滑,影响古生物化石的展示效果。刻刀和剔针分开设置,需要配备两种修复工具,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古生物化石的修复刀,集刻刀、剔针和锉刀功能于一体,并能确保不会在修复的古生物化石上留下划痕,整体光滑度一致,功能齐备,携带方便。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古生物化石修复刀,包括塑料把、刻刀片和锉刀片,所述塑料把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所述刻刀片通过燕尾形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的前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刻刀片的右侧设置有单面刀刃,刻刀片的左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刻刀片的左侧前端设置有朝向左前方延伸的针式尖头,所述锉刀片的宽度由端头向根部逐渐增加,锉刀片的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的后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塑料把内设置有与刻刀片燕尾形根部匹配的型腔,与锉刀片根部匹配的型腔。刻刀片、锉刀片与塑料把手采用螺钉并结合匹配的型腔连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进一步,所述刻刀片、锉刀片采用2mm的高碳工具钢制成,碳素工具钢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进一步,所述塑料把靠近前端、靠近后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滚花,方便握持,防止修复过程中握持部分滑动而在古生物化石上留下划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刻刀片的单面刀刃替代传统刻刀的双面刀刃,使用时单面刀刃垂直于古生物化石的表面,能确保在清除围岩的同时,不会在古生物化石表面留下划痕;(2)针式尖头替代传统的剔针,但在设置方式上朝向左前方,使用时正好与塑料把形成锐角,操作更加方便;(3)弧形凸起用于将剥离的围岩刮拢进行统一清理,同时弧形凸起增加了刻刀片的宽度,相应地增加了刻刀片的整体强度,能提高单面刀刃的使用寿命、剔针的防断效果;(4)针式尖头剔除古生物化石表面粘固的多余点状杂质后,再由锉刀进行局部的轻轻打磨,以确保整体光滑度一致;(5)塑料把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方便刻刀片、锉刀片磨损严重时的及时更换,降低使用成本;(6)集刻刀、剔针和锉刀功能于一体,功能齐备,一刀多用,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古生物化石修复刀,主要由塑料把1、刻刀片2和锉刀片3三部分组成。塑料把1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刻刀片2通过燕尾形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1的前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刻刀片2的右侧设置有单面刀刃2a,替代传统的双面刀刃。刻刀片2的左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2b,弧形凸起2b用于将剥离的围岩刮拢进行统一清理。刻刀片2的左侧前端设置有朝向左前方延伸的针式尖头2c,替代传统的剔针。锉刀片3的宽度由端头向根部逐渐增加,锉刀片3的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1的后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最好是,塑料把1内设置有与刻刀片2燕尾形根部匹配的型腔,与锉刀片3根部匹配的型腔。由于锉刀3使用时多采用横向用力(即与塑料把1长度垂直的方向用力),且自身厚度相比刻刀片2的厚度大,因此安装时不需要像刻刀片2根部采用燕尾结构。另外,刻刀片2、锉刀片3采用2mm的高碳工具钢制成。塑料把1靠近前端、靠近后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滚花4用于防止握持时的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生物化石修复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把(1)、刻刀片(2)和锉刀片(3),所述塑料把(1)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所述刻刀片(2)通过燕尾形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1)的前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刻刀片(2)的右侧设置有单面刀刃(2a),刻刀片(2)的左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2b),刻刀片(2)的左侧前端设置有朝向左前方延伸的针式尖头(2c),所述锉刀片(3)的宽度由端头向根部逐渐增加,锉刀片(3)的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1)的后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生物化石修复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把(1)、刻刀片(2)和锉刀片(3),所述塑料把(1)采用上下两片扣合结构,所述刻刀片(2)通过燕尾形根部嵌入安装到塑料把(1)的前端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刻刀片(2)的右侧设置有单面刀刃(2a),刻刀片(2)的左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凸起(2b),刻刀片(2)的左侧前端设置有朝向左前方延伸的针式尖头(2c),所述锉刀片(3)的宽度由端头向根部逐渐增加,锉刀片(3)的根部嵌入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辉胡旭峰熊璨胡海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