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34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辅具包括本体,该本体的侧面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第一支撑面放置在低平面上;转移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直角相对;光滑层,设于所述本体的转移面上;所述光滑层的工作面为平面或内凹的曲面;缓冲层,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光滑层与所述本体之间;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滑层、所述缓冲层集合成一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斜面将两高度不同的平面连接起来,通过拖拽床单将病人从高处转移到低处或从低处转移到高处,降低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势。

A Simple Medical Transfer Auxilia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medical transfer auxiliary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auxiliary device includes a body, the side of which contains a mutually perpendicular first suppor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pport surface. The first support surface is placed on a low plane; the transfer surface is opposite to the right angle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surface; and the smooth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working surface of the smooth layer is a plane or concave surface; the buffer layer is embed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mooth layer and the body; and the body, the smooth layer and the buffer layer are assembled into a who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wo plane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by inclined plane, transfers patients from high to low or from low to high by dragging bed sheets,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injur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
本技术涉及领域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对于手术室与一般病房的要求程度不一样,鉴于手术室内不能被病原微生物等污染,因此手术室必须要保持超洁净的状态,直接将普通病床推入手术室是不被允许的,在手术之前,需要将病人从普通病床上转移到手术床上,或将动完手术的病人从手术床上转换到普通病房的普通病床上。现在大部分的医院,在转移病人时,一般需要若干名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同时参与近来,由于病人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不同,在病人从手术床转移至病床或从病床转移至手术床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搬运方式很难保证病人不受二次伤害;而采用手抬式搬运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很强的协同性,搬运过程中的不平稳或用力不当都可能会降低病人的治疗效果,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效率低下,且对病人造成痛苦。因此,正确、快速、科学地转运病人对于提高救治效率、保证救治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普通病床、手术床的规格并不是严格同一标准的,而且市面上很多病床和手术床是不具备高度可调功能的,因此,上述问题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利用斜面将两高度不同的平面连接起来,通过拖拽床单将病人从高处转移到低处或从低处转移到高处,降低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包含本体,该本体的侧面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第一支撑面放置在低平面上;转移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直角相对;光滑层,设于所述本体的转移面上;所述光滑层的工作面为平面或内凹的曲面;缓冲层,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光滑层与所述本体之间;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滑层、所述缓冲层集合成一整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滑层的材料还具有耐酸耐碱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层为硬质橡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层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不超过2c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凹凸不平的纹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抓取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本体内还具有一空置的内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整体结构上每相邻面之间为小曲面过渡;所述小曲面的曲率半径不超过5c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整体结构上的每条棱上均内嵌设有与该本体呈一体的防撞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整体结构外涂有一抗菌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利用斜面将两高度不同的平面连接起来,通过拖拽床单将病人从高处转移到低处或从低处转移到高处,降低病人在转移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其次,当病人在转移时,一般是通过转移床单的形式,当病人躺在床单上时,其汗渍大多偏酸性,因此,与床单直接接触的光滑层采用耐酸耐碱性材料,而在光滑层下增设一缓冲层,降低了病人不适感,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缓冲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的放大图;图中:1-本体,2-第一支撑面,3-第二支撑面,4-转移面,5-光滑层,6-缓冲层,7-通孔,8-内腔,9-纹路,10-抓取部,11-小曲面,12-防撞块,13-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附图均为示例性的表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包含本体1,该本体1的侧面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面2和第二支撑面3,该第一支撑面2放置在低平面上;转移面4,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和所述第二支撑面3之间形成的直角相对;光滑层5,设于所述本体1的转移面4上;所述光滑层5的工作面为平面或内凹的曲面;缓冲层6,内嵌于所述本体1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光滑层5与所述本体1之间;其中,所述本体1与所述光滑层5、所述缓冲层6集合成一整体结构。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所述光滑层5的材料还具有耐酸耐碱性;所述缓冲层6为硬质橡胶。当病人在转移时,一般是通过转移床单的形式,当病人躺在床单上时,其汗渍大多偏酸性,因此,与床单直接接触的光滑层5采用耐酸耐碱性材料,比如,尼龙或锡箔等;而在光滑层5下增设一缓冲层6,比如弹性橡胶,利用其材料特性,提高了病人在被拖拽过程中的体验。在使用时,将该辅具放置在低病床13上,第二支撑面的顶端紧挨高病床14,拖拽床单通过该辅具将病人从高病床14转移到低病床13上,或是将病人从低病床13转移到高病床14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病人的汗渍大多偏酸性,长时间使用腐蚀床单,若直接抬动床单来转移病人,易发生床单破裂的情况,因此,提供一个转移辅助工具,将高度不同的病床连接起来,在转移面4上拖拽,避免了床单悬空破裂病人摔落的情形;其次,第一支撑面2和第二支撑面3之间形成一直角,在该辅具闲置时,将其竖直放置在房间的一角,避免造成空间的拥挤,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而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缓冲层6上分布有多个通孔7,所述通孔7的孔径不超过2cm。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所述本体1内还具有一空置的内腔8,所述内腔8的结构视具体情况而定,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该本体的侧面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第一支撑面放置在低平面上;转移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直角相对;光滑层,设于所述本体的转移面上;所述光滑层的工作面为平面或内凹的曲面;缓冲层,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光滑层与所述本体之间;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滑层、所述缓冲层集合成一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该本体的侧面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第一支撑面放置在低平面上;转移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直角相对;光滑层,设于所述本体的转移面上;所述光滑层的工作面为平面或内凹的曲面;缓冲层,内嵌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光滑层与所述本体之间;其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光滑层、所述缓冲层集合成一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层的材料还具有耐酸耐碱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硬质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简易转移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上分布有多个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