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趣儿专利>正文

医用滑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2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滑动板,其包扩板体以及铺设在板体上的滑动体;滑动体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硬质的拉动条;板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拉动条向下延伸地设置有穿过滑动体的定位柱;滑动体的一端的定位柱嵌入板体的一端的定位孔;滑动体的另一端的定位柱嵌入板体的另一端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舒适性较高,同时还具备过床的功能;结构简单、造价实惠,不会对医院造成经济负担,并且易于清洁和消毒,容易在医院各科室推广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省力省时,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使板体固定在诊床上,防止调整体位时板体在诊床上打滑、引起患者不适。

Medical slid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dical slid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enlarged plate body and a sliding body laid on the plate body; both ends of the sliding body are fixed with hard pulling bars; both ends of the plat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holes, and the pulling bars are extended downward with positioning columns passing through the sliding body; the positioning columns at one end of the sliding body are embedded with positioning columns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ing body; A positioning hole is insert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t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and comfort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need,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passing the be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no economic burden on the hospital, and is easy to clean and disinfect, and easy to be popularized in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it has simple oper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labor saving and time saving, so as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nursing workflow; The plate body can be fixed on the clinic bed to prevent the plate body from slipping on the clinic bed and causing discomfort to the patients when adjusting th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滑动板
本技术涉及医用滑动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过床板能让患者整体过床,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或不必要损伤,特别适用于麻醉后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过床板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型:通过过床板与过床板外套之间的摩擦滑动而使过床板外套循环滚动,从而使躺在过床器上的患者能轻松转移到另外一张床上(手术台、车床、病床、CT台、诊床)。国内多数医疗或康复机构都有使用,一般尺寸为:长1700x500x15mm,能对折,携带操作方便。另一种是高落差型:通常采用树脂材料制造,具备担架功能,当床与手术台、车床、病床、CT台、诊床等出现高低落差时,过床板利用自身独特的韧性、适中的弹性使患者平稳、安全地过床,并减轻其被搬运时所产生的痛苦。既避免在搬运患者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彻底解决了因此而造成的纠纷及风险,极大的地降低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的过床板能实现患者在床与床等高或不等高的平衡移动,但对于消化内镜特殊治疗时需要实现患者上下移动的要求仍没有很好的解决,目前还是依靠医护人员徒手把患者进行上下移动,因此,在手术床上下搬移患者是临床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医护人员徒手搬移一个已行静脉全麻的患者时,往往需要三人、四人或更多的人员来搬移,人员要足够,动作要求一致,但想保证步骤、动作、力量一致非常困难,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较好的体力、搬运技能和大量人力来完成这一搬移工作,不仅如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肥胖或病情重的患者,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工作风险、工作强度和力度。并且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体重较大的患者需要多名护士一起承担,因此搬移一直是护理面临的难题。另外,护理人员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下导致很多职业病的发生,特别是经常需要搬运患者,导致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脱出,静脉曲张等职业病,过床板省力省时,可以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用滑动板,可以根据诊疗或手术的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舒适性较高,同时还具备过床的功能。本技术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医用滑动板,其包扩板体以及铺设在板体上的滑动体;滑动体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硬质的拉动条;板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拉动条向下延伸地设置有穿过滑动体的定位柱;滑动体的一端的定位柱嵌入板体的一端的定位孔;滑动体的另一端的定位柱嵌入板体的另一端的定位孔。优选地,滑动体为双面绒布或者牛津布制成。以使滑动体的两面均比较光滑,容易在板体上移动滑动体、以及容易在滑动体上移动患者躯体。优选地,拉动条的断面为圆缺形。可以使躺在拉动条上时相对舒适。优选地,板体的两端的定位孔均为两排以上。可以提高便携性。进一步地,板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提手孔。便于用手握持提手孔的侧边拉动板体,同时使板体具备简易担架的功能,可以用于搬运患者。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绑带,绑带的一端分别与板体的两侧连接,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可使板体固定在诊床上,防止调整体位时板体在诊床上打滑、引起患者不适。进一步地,绑带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板体的底端面开设有绑带槽以及与绑带槽联通的固定柱槽,绑带槽从板体外露,固定柱槽的宽度大于绑带槽的宽度,固定柱嵌入固定柱槽,绑带穿过绑带槽。可以提高便携性;并且不会妨碍板体作为简易担架使用。优选地,固定柱槽与板体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倾斜角β,则满足倾斜角β为一百二十度至一百五十度。可以保证绑带与板体的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绑带槽的底端的设置有限位块。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绑带与板体的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绑带上设置有调节扣。以便于调整绑带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舒适性较高,同时还具备过床的功能;2、结构简单、造价实惠,不会对医院造成经济负担,并且易于清洁和消毒,容易在医院各科室推广使用;3、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省力省时,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工作流程;4、可使板体固定在诊床上,防止调整体位时板体在诊床上打滑、引起患者不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医用滑动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医用滑动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医用滑动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Ⅰ处的放大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医用滑动板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Ⅱ-Ⅱ剖面的示意图。图7是图5的Ⅲ-Ⅲ剖面的示意图。图8是绑带31的另一端【绑带31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32的另一端】的立体示意图。板体1;定位孔11;提手孔12;绑带槽131;固定柱槽132;倾斜角β;限位块133;滑动体2;拉动条21;定位柱22;固定装置3;绑带31;卡扣311;调节扣312;固定柱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其包扩板体1以及铺设在板体1上的滑动体2。滑动体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硬质的拉动条21。通常,板体1为1900mm*500mm*15mm,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尺寸。通常,板体1、拉动条21均为硬质材料制成,比如ABS、PP等。滑动体2为柔性材料制成,滑动体2为双面绒布【即两面均为绒毛面的绒毛布】制成。以使滑动体2的两面均比较光滑,容易在板体1上移动滑动体2、以及容易在滑动体2上移动患者躯体。滑动体2也可以为牛津布制成,可防水并且易清洁。板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11,拉动条21向下延伸地设置有穿过滑动体2的定位柱22;滑动体2的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一端的定位孔11;滑动体2的另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另一端的定位孔11。拉动条21的断面为圆缺形。可以使躺在拉动条21上时相对舒适。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放置在诊床上,使患者躺在滑动体2上并将患者双手自然放在其下腹部;如患者因配合诊疗需要调整体位【沿板体1长度方向的体位】时,用手握持拉动条21并将拉动条21抬起,使滑动体2的两端的定位柱22均从定位孔11中抽出,然后双手拉动拉动条21使患者随着滑动体2移动,即可调整患者的体位【沿板体1长度方向的体位】。需要将躺在滑动体2上患者转移到诊床时,用手拉动板体1使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以患者移动到诊床上,用手握持拉动条21并将拉动条21抬起,使滑动体2的两端的定位柱22均从定位孔11中抽出,然后拉动滑动体2【从滑动体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将滑动体2从患者身下拉出,将患者转移到诊床上,即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具备过床功能。对于两床【转移前的可移动的床、转移后的诊床】之间存在高落差(超15cm)的情况,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可以用于减少落差,实现安全、平稳、省力地过床,减轻患者被搬运时所产生的痛苦。在松手拉动拉动条21的过冲中,滑动体2的一端整体受到拉动条21的拉力,滑动体2的一端的中部不会滞后,滑动体2也不会在患者的身下起皱、引起患者不适;即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舒适性较高,同时还具备过床的功能。使得患者完成诊疗后,能快速调整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降低压疮风险,从而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可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避免了医疗纠纷及风险。由上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医用滑动板,结构简单、造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医用滑动板,其包扩板体(1)以及铺设在板体(1)上的滑动体(2);其特征在于:滑动体(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硬质的拉动条(21);板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11),拉动条(21)向下延伸地设置有穿过滑动体(2)的定位柱(22);滑动体(2)的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一端的定位孔(11);滑动体(2)的另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另一端的定位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滑动板,其包扩板体(1)以及铺设在板体(1)上的滑动体(2);其特征在于:滑动体(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硬质的拉动条(21);板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11),拉动条(21)向下延伸地设置有穿过滑动体(2)的定位柱(22);滑动体(2)的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一端的定位孔(11);滑动体(2)的另一端的定位柱(22)嵌入板体(1)的另一端的定位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滑动板,其特征在于:滑动体(2)为双面绒布或者牛津布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滑动板,其特征在于:拉动条(21)的断面为圆缺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滑动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的两端的定位孔(11)均为两排以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滑动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提手孔(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滑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趣儿黄俏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趣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