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19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包括能够绕着自身铅垂线转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底端设置在底座中并与底座连接,且支撑轴能够进行铅锤方向升降,支撑轴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底座中并与底座连接,且伸缩杆能够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而且根据老人需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满足老人的移动需求,其在移动过程中重心稳定,使得移动时不会倾倒,保护老人安全。

Auxiliary Device for Semi-disabled Elderly to Move Autonomously in Emerge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semi-disabled elderly to move independently in emergencies, including a base which can rotate around its own plumb lin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haf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bas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support shaft can lift and fall in the direction of lead hammer, the top of the support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installed. A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rod. The telescopic rod is inserted into the base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telescopic rod can change its length along its axi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use cost, and can move within a certain range in an emergenc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to meet the mobile needs of the elderly.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tabl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so that it can not be dumped while moving, thus protecting the safety of the elde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占据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而很多时候,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够得到子女的有效照顾,失能老人根据其状况分为全失能和半失能,全失能老人只能依赖别人照顾,而半失能老人借助一些辅助装置能够进行一些项目上的自理,不需要完全依赖被人的照顾。因此,对于这种半失能老人的辅助装置就显得极为重要,其既要保证具备足够的功能,而且操作要简便,目前的辅助装置结构都比较复杂,使用成本较高,对于普通老人的成本较高,而且半失能老人本身移动范围有限,并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移动,现有的辅助装置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针对半失能老人移动的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其并不能满足老人紧急情况下较小范围内的移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而且根据老人需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满足老人的移动需求。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包括能够绕着自身铅垂线转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底端设置在底座中并与底座连接,且支撑轴能够进行铅锤方向升降,支撑轴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底座中并与底座连接,且伸缩杆能够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目前半失能老人由于子女上班,并不能时刻在家进行照顾,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借助辅助装置来实现处理,实际上由于身体限制,半失能老人的移动范围有效,也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移动,都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才进行移动,所以对于辅助装置的移动范围需求也不要太高,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辅助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使用成本较高,对于普通家庭的负担较重,而且其都能够进行大范围移动,这些功能对于半失能老人而言基本用不上,而本方案设计的辅助装置,则是通过设计能够绕着自身铅垂线转动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轴,在支撑轴顶部安装有支撑架,利用支撑轴能够进行铅锤方向升降实现高度上调整,底座转动实现老人小范围移动,支撑杆是用于对老人身体进行支撑,在支撑杆上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插入底座中并与底座连接,伸缩杆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来保持支撑杆的受力稳定,使得老人使用时不会摔倒,这种结构的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老人进行小范围移动,其使用成本低。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将支撑轴的数量设计为两根且相互平行,而且将支撑架同时与两根支撑轴固定,支撑架上设置有护胸垫。护胸垫采用柔软材料制成,使得老人趴在支撑架上胸口不会被挤压。而支撑杆的数量也设计为两根且相互平行,两根支撑杆均与支撑架固定,每根支撑杆分别连接一根伸缩杆,在支撑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同时与两根支撑杆固定,安装架上设置有靠背垫,安装架上设置有两根固定带,且固定带分别与一根支撑杆对应设置。利用这种结构设计,使用时老人位于支撑杆之间,支撑杆分别位于老人腋下,将固定带套在老人肩膀上,靠背垫对老人背部进行保护,利用支撑轴升降达到舒适角度,通过底座转动,实现老人360°小范围移动,从而达到移动需求。为了实现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底座转动的功能,在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为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结构,支撑座的空腔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槽,底座设置支撑座的空腔中,在底座的侧壁凸出形成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与环形槽结构相互匹配,既在纵向上实现了底座的稳定性,也在横向上实现了底座不会晃动,同时利用环形导轨与环形槽的匹配结构,环形导轨设置在环形槽中并能够在环形槽中移动使得底座绕着其自身铅锤线转动,即底座能够在支撑座中转动,在老人小范围移动时更加方便和安全。而为了提供升降动力,在底座中设置有主动力机构和辅动力机构,主动力机构和辅动力机构都是现有结构,将支撑轴底部与主动力机构连接,伸缩杆底部与辅动力机构连接,一般主动力机构是电动机为动力,辅动力机构采用液压动力,主动力机构和辅动力机构由同一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其支撑轴和伸缩杆能够进行同步运动,保持结构的稳固性。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底座和支撑座之间,影响底座转动,在支撑座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盖板能够完全封闭支撑座的开口,且支撑轴和伸缩杆穿过盖板,盖板固定在底座顶面上。同时还在支撑座的外壁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均与支撑座外壁固定,支撑脚绕着支撑座的中心均匀分布,且支撑脚的底面与支撑座的底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中,进一步增加了支撑座的稳定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而且根据老人需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满足老人的移动需求,其在移动过程中重心稳定,使得移动时不会倾倒,保护老人安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撑脚,2-支撑座,3-伸缩杆,4-固定带,5-安装架,6-靠背垫,7-支撑杆,8-护胸垫,9-开关,11-把手,12-支撑架,13-支撑轴,14-环形导轨,15-盖板,16-主动力机构,17-辅动力机构,18-底座,19-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支撑座2,支撑座2的空腔中设置有底座18,支撑座2的空腔内壁设置有两个环形槽19,环形槽19沿着支撑座2的纵向设置,在底座18的侧壁凸出形成环形导轨14,环形导轨14设置在环形槽19中,在底座18受力时利用环形导轨14与环形槽19的配合,使得底座18在在支撑座2中转动,实现底座18转动的稳定性。为了实现高度调节,满足不同身高和状态的老人需求,在底座18中设置有主动力机构16和辅动力机构17,主动力机构16为电动机作为动力,辅动力机构17采用液压系统作为动力,而在底座18上设置有两根支撑轴13,支撑轴13相互平行,支撑轴13底部均与主动力机构16连接,支撑轴13在主动力机构16作用下沿着铅锤方向进行升降,在支撑轴13顶部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同时与两根支撑轴13固定,且支撑架12上设置有护胸垫8用于对老人胸部进行保护,而支撑架12的侧壁上安装有两根支撑杆7,两根支撑杆7均与支撑架12侧壁垂直固定,每根支撑杆7分别连接一根伸缩杆3,伸缩杆3远离支撑杆7的一端插入底座18中并与辅动力机构17连接,伸缩杆3在辅动力机构17作用下能够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在支撑杆7远离支撑架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架5同时与两根支撑杆7固定,安装架5上设置有靠背垫6,安装架5上设置有两根固定带4,且固定带4分别与一根支撑杆7对应设置。而为了防止灰尘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绕着自身铅垂线转动的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设置有支撑轴(13),支撑轴(13)底端设置在底座(18)中并与底座(18)连接,且支撑轴(13)能够进行铅锤方向升降,支撑轴(13)顶部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远离支撑杆(7)的一端插入底座(18)中并与底座(18)连接,且伸缩杆(3)能够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绕着自身铅垂线转动的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设置有支撑轴(13),支撑轴(13)底端设置在底座(18)中并与底座(18)连接,且支撑轴(13)能够进行铅锤方向升降,支撑轴(13)顶部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远离支撑杆(7)的一端插入底座(18)中并与底座(18)连接,且伸缩杆(3)能够沿着其轴向改变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3)的数量为两根且相互平行,支撑架(12)同时与两根支撑轴(13)固定,且支撑架(12)上设置有护胸垫(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数量也为两根且相互平行,两根支撑杆(7)均与支撑架(12)固定,每根支撑杆(7)分别连接一根伸缩杆(3),在支撑杆(7)远离支撑架(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架(5)同时与两根支撑杆(7)固定,安装架(5)上设置有靠背垫(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半失能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移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上设置有两根固定带(4),且固定带(4)分别与一根支撑杆(7)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再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黄再军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