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32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A Microfluidic Chip for Multi-target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fluidic chip for mycotoxin multi-index det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layer, a first channel layer, a second channel layer and a bottom layer arrang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wherein the cover layer, the first channel layer, the second channel layer and the bottom plate layer are sealed and match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icrofluidic chip for multi-index detection of mycotoxin, which combines the microfluidic chip with the chromatographic strip to satisfy multi-index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the liquid after reaction is mostly inside the chip, which is more sanitary than the single strip; the liquid enters the next stage through centrifugation, and guarantees different liquids at different time through 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 and the user finishes the liquid to be measured and clears it. After washing, the centrifugal testing instrument will complete the follow-up work without waiting time and manual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检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是在芯片上对化学或生物样品进行操作和检测的一项新兴技术。微流控芯片可以把样品的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张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通过对微通道网络内流体的操纵和控制,自动完成分析过程。由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进样量小、集成度高、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高通量分析的特点,使得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生化反应操作较常规的分析样品前处理更方便、快速、成本低廉。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引起粮食作物的病害和产品的腐败变质,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几乎可以污染所有的农作物。研究较为深入的对象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大的真菌毒素,它们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包括黄曲霉毒素B1和M1、赭(棕)曲霉毒素A、杂色(柄)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如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等;目前层析试纸条是快速现场检测真菌毒素的一种方法。层析试纸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检测方法包括色度、荧光、磁检测等,取决于结合垫中的标记物,而如果定量检测,如荧光,需要在待测液反应结束后滴加清洗液,去除检测区域未结合标记物,减少干扰。常规操作中需要操作者在加入待测液反应等待一段时间后,手动加入清洗液,然后再用目视或者简单检测装置进行结果读取,自动化程度差,影响检测效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干净卫生、检测精准、操作简便的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盖板层设置有可视窗、盖板层透气口、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芯片固定孔;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Ⅰ、检测区通孔Ⅱ、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清洗液主通道、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待测液主通道、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Ⅰ与所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检测区通孔Ⅱ与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清洗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和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待测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和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Ⅰ;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Ⅱ;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Ⅲ、检测区通孔Ⅳ、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Ⅲ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Ⅰ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通孔Ⅳ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和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上设置有缓冲池Ⅲ;所述底板层设置有层析试纸条和底板芯片固定孔,其中所述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和吸收垫组成,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位于中间,所述样品垫和所述吸收垫分别位于两端;所述结合垫位于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之间;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每个所述层析试纸条分别匹配设置有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Ⅰ、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Ⅲ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可视窗、所述盖板层透气口;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与所述底板层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与所述样品垫接触,使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流到所述样品垫中,由层析作用逐步进入所述结合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所述吸收垫,进行一系列反应;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通过所述可视窗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可观察到所述层析试纸条反应状态;所述吸收垫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Ⅲ、所述检测区通孔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设置,能够发生气体流动,平衡所述层析试纸条所在空间的气压,有助于层析作用。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可视窗为敞开式通孔;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的外表面上黏附有可撕取封膜;在加液时用封膜或其他物件堵住,加完后去掉封膜,将芯片放入配套仪器离心,离心过程中裸露的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可以保证离心进样效果更好。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盖板层设置有可视窗、盖板层透气口、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芯片固定孔;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Ⅰ、检测区通孔Ⅱ、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清洗液主通道、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待测液主通道、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Ⅰ与所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检测区通孔Ⅱ与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清洗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和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待测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和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Ⅰ;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Ⅱ;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Ⅲ、检测区通孔Ⅳ、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Ⅲ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Ⅰ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通孔Ⅳ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和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上设置有缓冲池Ⅲ;所述底板层设置有层析试纸条和底板芯片固定孔,其中所述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和吸收垫组成,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位于中间,所述样品垫和所述吸收垫分别位于两端;所述结合垫位于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之间;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每个所述层析试纸条分别匹配设置有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Ⅰ、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Ⅲ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可视窗、所述盖板层透气口;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与所述底板层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与所述样品垫接触;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所述吸收垫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Ⅲ、所述检测区通孔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盖板层设置有可视窗、盖板层透气口、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芯片固定孔;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Ⅰ、检测区通孔Ⅱ、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清洗液主通道、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待测液主通道、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Ⅰ与所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检测区通孔Ⅱ与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清洗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和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待测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和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Ⅰ;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Ⅱ;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Ⅲ、检测区通孔Ⅳ、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检测区通孔Ⅲ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Ⅰ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通孔Ⅳ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和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上设置有缓冲池Ⅲ;所述底板层设置有层析试纸条和底板芯片固定孔,其中所述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和吸收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嘉明金迪琼高丽娟虞峰申炳阳孔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