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94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包括:催芽机构,其包括育苗盆和盆盖,所述育苗盆底部铺设第一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上竖直放置有多根甘蔗种茎,甘蔗种茎的上端铺设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盆盖盖设于所述育苗盆上,所述盆盖与所述第二吸水层之间存在水汽存储空间;培养容器,其用于盛放培养液;以及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板置于所述培养容器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管可拆卸的一一对应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内,并向所述培养容器内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培养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湿气催芽系统育苗避免土壤、基质育苗移栽后幼根上粘附的土壤或基质对后续培养溶液的污染。方便不同培养盆中植株的更换。

Cultivation device for hydroponic sugarcane seed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device for hydroponic sugarcane seedling, which comprises a germination promoting mechanism, a seedling pot and a basin cover. The bottom of the seedling pot is paved with a first water absorbing layer, a plurality of sugarcane seed stems are vertically placed on the first water absorbing layer, and a second water absorbing layer is lai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ugarcane seed stem. There is a water vapor storage space between layers; a culture container for holding culture liquid; and a fix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 fixing plate and a fixing tube, the fixing plate is placed on the culture container,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nd a detachable pair of the fixing tubes shall be placed in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fixing plate and extend to the culture container. The cultiv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eedlings are raised by wet gas germination promoting system to avoid contamination of subsequent culture solution by soil or matrix adhering to young roo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soil and matrix seedlings. It is convenient for plant replacement in different culture p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甘蔗育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甘蔗是我国重要糖料作物,我国90%以上的食糖产自甘蔗。甘蔗生产在保障我国食糖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蔗糖生产水平不高,甘蔗单产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甘蔗营养需求规律、甘蔗营养机制的认识不透是导致我国甘蔗营养管理水平进而制约我国甘蔗单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开展甘蔗水培试验研究是掌握甘蔗营养需求及根系生长规律、揭示甘蔗营养新机制、培育甘蔗营养高效新品种的重要技术手段。植物的水培需解决健康幼苗的培育问题。有性繁殖的作物幼苗培育的技术已很成熟,种子经消毒、浸种、催芽后一般播撒于紧贴营养液液面的筛网上后保湿并每天更好营养液可获得健康幼苗。常规的甘蔗繁殖均以种茎为繁殖器官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目前,甘蔗育苗多是借鉴有性繁殖的方法开展,主要方法有:(1)土壤育苗:将种茎置于土壤中育苗,种茎发芽、长根并达到一定苗龄后的幼苗用于试验;(2)基质育苗:以甘蔗渣、椰糠、蛭石、珍珠岩等基质代替土壤后育苗;(3)水育:将种茎置于浅水(或营养液)中或液面上培养幼根及幼苗。(4)筛网培育:将种茎置于底部固定有一定孔径的筛网上,容器置于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上方,液面紧贴筛网。现有的甘蔗幼苗培养方法有明显的缺陷:(1)土壤及基质育苗方法培养的幼苗根系粘附的土壤及基质无法完全清洗,移栽后必然造成培养液的污染,不能用于需要维持培养液基本组成的培养试验;清洗根系上粘附的土壤及基质过程中不可避免伤及幼根,培养的幼苗不能用于研究苗根生长特点、苗根对植物营养吸收及对不良环境的响应研究;由于移植前洗根的伤害,移植后不同植株生长、大小常常不一致,且不同植株的根系常常缠绕在一起而难以换,苗、间苗和补苗。(2)水育方法育苗时因种茎所含的蔗糖从种茎切口处大量渗出进入溶液中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水培溶液会发酵、缺氧使甘蔗幼根不可避免的收到大量微生物污染、幼根生长不良乃至缺氧死亡。(3)筛网培育的植株根系难以穿越网筛:种茎繁育的幼苗初生根密集生长在蔗茎上,同一茎节往往密集生长着数十条根。由于甘蔗的出生根较粗难以穿越育苗的筛网,同时密集根系的相互影响导致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甘蔗幼根绝大多数生长在筛网上,无法进入培养液中生长,所培养出来的幼苗不适宜用于包括种根在在内的根系生长、根构型及水分养分吸收试验研究。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从而克服土壤育苗、基质育苗、水育等方法培养的幼苗污染后续培养液、根系受伤、根系死亡、种茎及水育溶液发酵、根系缺氧生长不良、微生物污染等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包括:催芽机构,其包括育苗盆和盆盖,所述育苗盆底部铺设第一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上竖直放置有多根甘蔗种茎,甘蔗种茎的上端铺设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盆盖盖设于所述育苗盆上,所述盆盖与所述第二吸水层之间存在水汽存储空间;培养容器,其用于盛放培养液;以及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板置于所述培养容器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管可拆卸的一一对应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内,并向所述培养容器内延伸;其中,在培养状态下,经催芽后的每根甘蔗种茎置于所述固定管内,种茎的茎节处包覆有保护层。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空气泵,其通过管道与所述培养容器连通,所述空气泵与电源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泵与定时器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水层和所述第二吸水层为毛巾或棉布。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管为漏斗状结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层由海绵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根据研究目的灵活组装、组合,使之适合于培养不同苗数、不同苗龄、不同品种及其组合的幼苗,用于甘蔗营养规律、根系构型、根系生长、逆境胁迫等领域的研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2)本技术的培养装置,采用湿气催芽机构解决催芽期间种茎切口及培养液发酵问题。采用湿气催芽系统催芽并培育幼根,避免土培、基质培的幼苗在移植前的洗根引起的断根问题、植株生长参差不齐的问题。采用湿气催芽系统育苗避免土壤、基质育苗移栽后幼根上粘附的土壤或基质对后续培养溶液的污染。(3)早移苗,在萌芽初期根长低于5mm前即移植幼苗,有较长培养时间观察幼苗长势特别是根系生长情况,可在不同植株根系相互缠绕前及时替换弱势植株、解决种苗参差不齐问题。(4)采用悬空培养代替筛网培养解决根系难以穿越筛网的问题。采用固定管与固定板组装的便利性,可方便不同培养盆中植株的更换、替换,解决现有方法种苗参差不齐、难以调整或替换幼苗的问题,并可应用与不同品种间互作效应等研究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中催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中培养容器和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包括催芽机构1、培养容器2和固定机构3。在种植时,甘蔗种茎先置于催芽机构1中进行催芽,催芽后通过固定机构3固定,置于培养容器2内培养种苗。如图1所示,催芽机构1包括育苗盆11和盆盖12,育苗盘高100~150mm、宽205~500mm、长300~600mm;盆盖大小与育苗盘配套。所述育苗盆11底部铺设第一吸水层13,第一吸水层为毛巾或棉布,毛巾为全棉吸水巾,大小34cm×76cm或70cm×140cm。所述第一吸水层13上竖直放置有多根甘蔗种茎4,甘蔗种茎的上端铺设有第二吸水层14,第二吸水层14为毛巾或棉布。多根甘蔗种茎能支撑第二层吸水层。所述盆盖12盖设于所述育苗盆11上,所述盆盖12与所述第二吸水层14之间存在水汽存储空间。育苗后将甘蔗种茎置于培养容器2内进行育苗,培养容器2用于盛放培养液。培养容器2为培养盆,培养盆1~50L,外壁黑色。培养盆的盆口出设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和固定管32,固定板31为黑色亚克力板,厚3~8mm,大小13~30cm,固定板3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3,通孔为固定管座孔,有2~25个固定管座孔,孔茎为50mm或60mm。固定管32呈漏斗状,移栽甘蔗种茎时,在种茎的茎节处包覆保护层34,该保护层34为海绵材质制成。包覆保护层后,将种茎茎节的上部塞入固定管32的细口段,种茎节与固定管32细口端平齐。将固定管32置于通孔33处,固定管32的细口端向培养盆2内延伸,上端的粗口端正好卡在固定板31上将固定管32和固定板31固定。采用固定管与固定板组装的便利性,可方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芽机构,其包括育苗盆和盆盖,所述育苗盆底部铺设第一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上竖直放置有多根甘蔗种茎,甘蔗种茎的上端铺设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盆盖盖设于所述育苗盆上,所述盆盖与所述第二吸水层之间存在水汽存储空间;培养容器,其用于盛放培养液;以及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板置于所述培养容器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管可拆卸的一一对应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内,并向所述培养容器内延伸;其中,在培养状态下,经催芽后的每根甘蔗种茎置于所述固定管内,种茎的茎节处包覆有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甘蔗育苗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芽机构,其包括育苗盆和盆盖,所述育苗盆底部铺设第一吸水层,所述第一吸水层上竖直放置有多根甘蔗种茎,甘蔗种茎的上端铺设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盆盖盖设于所述育苗盆上,所述盆盖与所述第二吸水层之间存在水汽存储空间;培养容器,其用于盛放培养液;以及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板置于所述培养容器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管可拆卸的一一对应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通孔内,并向所述培养容器内延伸;其中,在培养状态下,经催芽后的每根甘蔗种茎置于所述固定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东灵凌桂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