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8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包括电波暗室、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光纤、室内对讲机以及室外对讲机;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电波暗室的外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电波暗室的内部,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光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波暗室的墙壁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内对讲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外对讲机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波暗室内外的有效通讯,从而减少试验时间和提高试验效率。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MC Performance Test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esting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erformance, including a Radio Anechoic chamber, a first controller, a second controller, an optical fiber, an indoor walkie-talkie and an outdoor walkie-talkie; the first controller is located outside the Radio Anechoic chamber, the second controller is located inside the Radio Anechoic chamber, and one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ata end of the first controller. The other end of the optical fiber passes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anechoic chamber and connects with the data end of the second controller; the first controller includes the first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and the fir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second signal terminal of the fir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wireless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oor walkie-talkie; and the second controller includes the second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and the seco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second signal terminal of the tw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wireless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door walkie-talki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nechoic chamber, thereby reducing the test time and improving the tes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无线通讯技术,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络等等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对于无线通讯系统,如移动电话、无线网络适配卡等等产品一般通过EMC电波暗室进行测试。而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频带日益加宽,灵敏度提高,设备间的电缆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对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估,通过电波暗室进行电磁场的辐射抗干扰性实验。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波暗室在测试时保持优良的电磁环境,以及考虑到测试过程中会受到强电场和大电流的影响,一般是以有线光纤作为传输手段的检测装置,通过有线光纤采集和记录各项关注的指标。但是由于电波暗室作为一个信号屏蔽装置,导致试验人员需要频繁进出电波暗室才能取得通讯,从而增加了试验时间和操作成本,降低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波暗室需要试验人员进出室内外才能取得通讯的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电波暗室内外的有效通讯,进而减少试验时间和提高试验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包括电波暗室、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光纤、室内对讲机以及室外对讲机;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外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内部,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波暗室的墙壁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内对讲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外对讲机无线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收发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二射频收发单元,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音频信号转换单元和第一音频处理单元,所述第一音频处理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音频处理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音频信号转换单元和第二音频处理单元,所述第二音频处理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音频处理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包括第一射频发射子单元和第一射频接收子单元,所述第一射频发射子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射频接收子单元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发射子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射频接收子单元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包括第二射频发射子单元和第二射频接收子单元,所述第二射频发射子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二射频接收子单元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发射子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射频接收子单元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频率与所述室内对讲机的工作频率相同;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频率与所述室外对讲机的工作频率相同。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频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频率相同或不同。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静音区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之间通过所述光纤实现信号传输,从而使得所述电波暗室的数据通过光信号进行传输,而不会影响所述电波暗室的屏蔽效果;从而使得所述室内对讲机、所述室外对讲机能够通过所述光纤获取所述电波暗室内试验人员的声音信号和传输所述电波暗室外试验人员传递进来的声音信号;在将室内声音传递至室外时,所述室内对讲机将声音信号以无线信号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声音模拟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将声音模拟信号进行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通过所述光纤传递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最终使得所述电波暗室外的试验人员通过所述室外对讲机听到声音;在将室外声音传递至室内时,所述室外对讲机将声音信号以无线信号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声音模拟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由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将声音模拟信号进行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通过所述光纤传递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最终使得所述电波暗室内的试验人员通过所述室内对讲机听到声音;这样,即可实现所述电波暗室内外的声音信号传递,使得试验人员能够通过所述室内对讲机、所示室外对讲机进行通话,从而有效地实现电波暗室内外的有效通讯,进而减少试验时间和提高试验效率;且不会对所述电波暗室的屏蔽效果带来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的爆炸图;其中,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电波暗室;2、光纤;3、第一控制器;31、第一信号处理模块;311、第一音频处理单元;312、第一音频信号转换单元;3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321、第一射频收发单元;322、第一天线单元;4、第二控制器;41、第二信号处理模块;411、第二音频处理单元;412、第二音频信号转换单元;42、第二无线通讯模块;421、第二射频收发单元;422、第二天线单元;5、室内对讲机;6、室外对讲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包括电波暗室1、第一控制器3、第二控制器4、光纤2、室内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波暗室、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光纤、室内对讲机以及室外对讲机;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外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内部,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波暗室的墙壁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内对讲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外对讲机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波暗室、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光纤、室内对讲机以及室外对讲机;所述第一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外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波暗室的内部,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波暗室的墙壁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内对讲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室外对讲机无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收发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二射频收发单元,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收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诚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