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83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包括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吸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反馈供电电路、泄放电路、驱动电路、主控电路和接收负载信息电路,当泄放电路接入负载时,主控电路从接收负载信息电路获取电流变化信息后,通过驱动电路快速升高泄放电路的输出电压,提高充电功率,减少充电时间,当泄放电路没有负载时,泄放电路消耗部分输出电压,从而降为低压输出,自动调节输出电压,更智能,更安全,减少待机功耗,另外,同步整流电路整流后更准确获取电子设备充电接口所需的电压信息并通过吸收电路反馈给主控电路,从而主控电路控制泄放电路输出更准确的电压,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和充电器充电速率低。

A Fast Charger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Output Volt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 charger which automatically adjusts the output voltage, including a bridge rectifier filter circuit, an absorption circuit,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a feedback power supply circuit, a discharge circuit, a driving circuit, a main control circuit and a load information receiving circuit. When the discharge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load,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obtains the current chang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ceiving load information circuit and drives through the drive. When the discharge circuit is not loaded, the discharge circuit consumes part of the output voltage, which can be reduced to low-voltage output,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output voltage. It is more intelligent, safer and reduces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after the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rectifies, it can more accurately obtain the charging interfac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Voltage information is fed back to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through the absorption circuit, so that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can control the discharge circuit to output more accurate voltage,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amag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the charging rate of charger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产品,特别是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其耗电量也随着增大,通常需要使用充电器对其充电,传统的充电方案中,充电器对所接入的移动终端采用固定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如恒压充电,但是这样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比较长,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移动终端充电完成了以后,充电器继续保持恒压输出,待机功耗高,安全性低。另外,当充电器为电子设备充电时,充电器需要先检测获取电子设备充电接口所需要的电压反馈给充电器内的主控电路,再由主控电控调节充电器,输出与电子设备接口相匹配的电压,但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电路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影响,主控电路接收到电压信息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所需要的电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最终导致充电器输出的电压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所需的电压不一致,一方面会对充电器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效率高和使用安全的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包括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有吸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吸收电路连接有反馈供电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电路接有泄放电路,所述吸收电路和反馈供电电路之间依次连接有驱动电路、主控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主控电路之间接有接收负载信息电路。所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D1、保险丝F1和热敏电阻NTC1、电感L1、电阻R1、极性电容EC1、极性电容EC2、电阻L2A、电感L2和极性电容EC3;所述整流桥BD1的交流输入端1依次通过所述热敏电阻NTC1、保险丝F1接火线L;所述整流桥BD1的交流输入端2接零线N;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1接所述吸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2接地;所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接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1的负极接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和电感L2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2的正极接所述吸收电路的输入端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2的负极接所述电感L2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所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感L1和极性电容EC2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L2A的一端接所述极性电容EC1的负极和电感L2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L2A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感L2和极性电容EC2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3的正极接所述电感L1和吸收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3的负极接所述电感L2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5和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1引脚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2引脚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接所述电感L1和极性电容EC2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变压器T1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另一路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5引脚接所述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6引脚接所述泄放电路;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1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9、热敏电阻NT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另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3、电阻R19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12和电容C5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5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芯片U1的2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5、热敏电阻NTC2接所述电容C5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接所述接收负载信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依次通过所述接所述电阻R8、电阻R7接所述电感L1和变压器T1的3引脚之间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和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4和主控芯片U1的8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芯片U1的型号是IW1780H22。所述反馈供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1、NPN型三极管Q2、电阻R11、稳压二极管ZD1、电容C13、电阻R10、电容C12、电阻R28、二极管D7和电阻R29;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和电容C4之间的节点;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0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9、电阻R13接所述电容C5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27接所述变压器T1的2引脚;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19和二极管D7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2接所述电阻R10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10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10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1、电容C6、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0和二极管D6;所述MOS管Q1的漏极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和变压器T1的4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17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所述接收负载信息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和电阻R17之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20接所述接收负载信息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MOS管Q1的源极之间的节点;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6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和电阻R17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一端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和电阻R17之间的节点。所述接收负载信息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所述电阻R18;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20和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包括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有吸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吸收电路连接有反馈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整流电路接有泄放电路,所述吸收电路和反馈供电电路之间依次连接有驱动电路、主控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主控电路之间接有接收负载信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包括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依次连接有吸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吸收电路连接有反馈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整流电路接有泄放电路,所述吸收电路和反馈供电电路之间依次连接有驱动电路、主控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主控电路之间接有接收负载信息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BD1、保险丝F1和热敏电阻NTC1、电感L1、电阻R1、极性电容EC1、极性电容EC2、电阻L2A、电感L2和极性电容EC3;所述整流桥BD1的交流输入端1依次通过所述热敏电阻NTC1、保险丝F1接火线L;所述整流桥BD1的交流输入端2接零线N;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1接所述吸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感L2接地;所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接所述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1的负极接所述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和电感L2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2的正极接所述吸收电路的输入端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2的负极接所述电感L2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所述极性电容EC1的正极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感L1和极性电容EC2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L2A的一端接所述极性电容EC1的负极和电感L2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L2A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感L2和极性电容EC2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3的正极接所述电感L1和吸收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极性电容EC3的负极接所述电感L2和地之间的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5和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1引脚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2引脚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接所述电感L1和极性电容EC2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变压器T1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另一路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5引脚接所述同步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T1的6引脚接所述泄放电路;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引脚和电感L1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1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电阻R7、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9、热敏电阻NTC2、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1引脚,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另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3、电阻R19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12和电容C5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5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芯片U1的2引脚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5、热敏电阻NTC2接所述电容C5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主控芯片U1的5引脚接所述接收负载信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主控芯片U1的6引脚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分两路,一路依次通过所述接所述电阻R8、电阻R7接所述电感L1和变压器T1的3引脚之间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和反馈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4和主控芯片U1的8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7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快速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供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1、NPN型三极管Q2、电阻R11、稳压二极管ZD1、电容C13、电阻R10、电容C12、电阻R28、二极管D7和电阻R29;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8引脚和电容C4之间的节点;所述二极管D11的正极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0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两路,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9、电阻R13接所述电容C5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27接所述变压器T1的2引脚;所述电阻R28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19和二极管D7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12接所述电阻R10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引脚和地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10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容吴享林周孚忠徐佳兴彭建红陶伟元吴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宝利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