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50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属于精密仪器领域。子弹通过子弹发射装置发射并具有初速度,入射杆、入射管、轴衬及质量块通过左支撑轴套固定在支架上,压头通过压头支撑体紧密连接在入射杆上,左隔离板、左定位块安装在入射杆上;试件通过高温胶附着在试件支撑体上,试件支撑体安装在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右定位块、右隔离板通过右支撑轴套、轴向卡环和右端块固定在支架上。可提供在高温条件下的动态冲击压痕装置。同时具备位移和力的检测功能,可以得出压痕曲线,进而得出材料的动态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仪器领域,特别涉及高温、高应变率下的材料性能研究领域,尤指一种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用于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进行冲击压痕实验。
技术介绍
工程合金的发展,从概念到生产和最终投入使用,常常存在耗时较长和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这是因为与成分和加工路线等因素导致材料产生大量的微观结构,并且由于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材料对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构有着性能的不同。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承受着高温,高应变速率的冲击,使得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微裂纹,大大减少了其使用寿命。所以探究材料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的特性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高温、高应变速率材料测试方法是用霍普金森杆加上加热装置形成的一套测试装置。通过发射装置发射子弹撞击入射杆,将应力波传到试件和试件后的透射杆,同时,试件在加热装置下保持高温状态,通过测量装置得出材料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的特性。但由于材料在加热装置的受热不均匀以及材料自身加工的缺陷,内部组织均一性不好,导致存在一定的实验误差。所以急需一套精度高及解决上述问题的测试装置来获取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具有机电一体化、结构紧凑、测试精度高、刚度高的特点,可探究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材料的特性,以及随着不同应变率下材料的率敏感性的不同,并探究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是否会产生新现象,同时观测材料的微观形貌,损伤机理进行监测,为揭示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包括子弹发射装置2、入射杆26、压头37、压头支撑件38、加热炉8、观测窗12、高速相机15,子弹3通过子弹发射装置2发射并具有初速度,入射杆26、入射管24、轴衬4及质量块25通过左支撑轴套39固定在支架6上,压头37通过压头支撑体38紧密连接在入射杆上26,左隔离板27、左定位块28安装在入射杆26上;试件36通过高温胶附着在试件支撑体29上,试件支撑体29安装在力传感器35上,力传感器35、右定位块34、右隔离板30通过右支撑轴套31、轴向卡环32和右端块33固定在支架6上;入气口40将氦气自下而上充入加热炉8的中心区域,并从出气口11排出,试件36所处的惰性气体保护区通过下隔离板51、上隔离板45、左隔离板27、右隔离板30存留在加热工作区域,冷却水从入水口1进入,从出水口13流出,惰性气体通过隔离机构49与冷却水实现分离。加热炉8内部高温环境采用电磁线圈47进行加热,电磁线圈47通过通电口18与外界相连,并通过电磁挡板52进行隔离;高速相机15连接在位移云台16上,位移云台16放置在位移平台20上,位移平台20通过滑块21在导轨22上进行宏观移动进行调焦。整个高温冲击压痕实验中,通过左定位块28和右定位块34保证压头37、压头支撑体38、试件36全部处在电磁线圈47提供的核心高温区。所述的加热炉8表面开设方形的观测窗12,高速相机15通过观测窗12,对实验过程进行观测。通过两对电磁线圈47对加热工作区域进行加热,并从电磁线圈47外部引入电流,引线通过冷却区域处采用抗腐蚀防护套。入射杆26的观测区划分网格,高速相机15对在入射杆观测区的网格变化进行实时采集得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在高温条件下的动态冲击压痕装置。同时具备位移和力的检测功能,可以得出压痕曲线,进而得出材料的动态特性。通过传统的机械传动与电气控制结合在一起,形成机电一体化,这也是将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材料测试上,冲击压痕发展还不完善,并且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动态新能鲜有人进行研究,相信以后必定能有所突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丰富原位和促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装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开发前途。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工作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炉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头试件示意图图中:1、入水口;2、子弹发射装置;3、子弹;4、轴衬;5、法兰紧定螺钉;6、支架;7、法兰;8、加热炉;9、加热炉门;10、隔热板Ⅰ;11、出气口;12、观测窗;13、出水口;14、把手;15、高速相机;16、位移云台;17、紧定螺钉;18、通电口;19、支撑板;20、位移平台;21、滑块;22、导轨;23、支撑平台;24、入射管;25、质量块;26、入射杆;27、左隔离板;28、左定位块;29、试件支撑体;30、右隔离板;31、右支撑轴套;32、轴向卡环;33、右端块;34、右定位块;35、力传感器;36、试件;37、压头;38、压头支撑体;39、左支撑轴套;40、入气口;41、下支撑轴套Ⅰ;42、隔板;43、炉内支撑体;44上定位块;45、上隔离板;46、下支撑轴套Ⅱ;47、电磁线圈;48、隔热板Ⅱ;49隔离机构;50、下定位块;51、下隔离板;52、电磁防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将冲击压痕试验技术与高温霍普金森杆技术进行结合,制造出一套能测试材料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的实验仪器。通过发射装置发射子弹,撞击入射杆,入射杆连接压头,在高温炉内完成冲击压痕实验,通过在长支座后的力传感器以及高速相机得出位移、力、应变率等数据。包括子弹发射装置2、入射杆26、压头37、压头支撑件38、加热炉8、观测窗12、高速相机15及各个隔离部件。子弹发射装置2将子弹3给予一定初速度,子弹撞击到连接在入射杆26上的轴衬4,将应力波传递给核心工作部件。压头37通过应力波作用到试件36上形成压痕,力传感器35测出力随时间的数据。质量块25和入射管24防止从轴衬4传来的应力波对试件36形成二次加载,这几个核心部件通过左支撑轴套39固定在支架6上,压头37通过压头支撑体38紧密连接在入射杆上26,试件36通过高温胶附着在试件支撑体29上。力传感器35、右隔离板30等部件通过右支撑轴套31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通过支撑板19固定在支撑平台23上。加热炉8用紧定螺钉17固定为一体,加热炉门9表面设有把手14可以进行对加热炉门的开启,同时加热炉8与加热炉门9中间设有隔热板Ⅰ、Ⅱ10、48。加热炉8下部通过下支撑轴套Ⅰ41、下支撑轴套Ⅱ46连接到支架6下端圆孔,并用隔板42将炉体与支架接触面积扩大,防止压强过大压坏炉体。入气口40将氦气自下而上充入加热炉8中心区域,并从出气口11排出,试件36所处惰性气体氛围由下隔离板51、上隔离板45、左隔离板27、右隔离板30保存在加热工作区域,入水口1和出水口13通入冷却水,惰性气体通过隔离机构49与冷却水实现分离。隔热板Ⅱ48对整个加热区实施隔热,防止热量分散速度太快。加热炉8内部高温环境采用电磁线圈47进行加热。电磁线圈47通过通电口18及粗线缆与外界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弹发射装置(2)、入射杆(26)、压头(37)、压头支撑件(38)、加热炉(8)、观测窗(12)、高速相机(15),子弹(3)通过子弹发射装置(2)发射并具有初速度,入射杆(26)、入射管(24)、轴衬(4)及质量块(25)通过左支撑轴套(39)固定在支架(6)上,压头(37)通过压头支撑体(38)紧密连接在入射杆上(26),左隔离板(27)、左定位块(28)安装在入射杆(26)上;试件(36)通过高温胶附着在试件支撑体(29)上,试件支撑体(29)安装在力传感器(35)上,力传感器(35)、右定位块(34)、右隔离板(30)通过右支撑轴套(31)、轴向卡环(32)和右端块(33)固定在支架(6)上;入气口(40)将氦气自下而上充入加热炉(8)的中心区域,并从出气口(11)排出,试件(36)所处的惰性气体保护区通过下隔离板(51)、上隔离板(45)、左隔离板(27)、右隔离板(30)存留在加热工作区域,冷却水从入水口(1)进入,从出水口(13)流出,惰性气体通过隔离机构(49)与冷却水实现分离;加热炉(8)内部高温环境采用电磁线圈(47)进行加热,电磁线圈(47)通过通电口(18)与外界相连,并通过电磁挡板(52)进行隔离;高速相机(15)连接在位移云台(16)上,位移云台(16)放置在位移平台(20)上,位移平台(20)通过滑块(21)在导轨(22)上进行宏观移动进行调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环境下冲击压痕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弹发射装置(2)、入射杆(26)、压头(37)、压头支撑件(38)、加热炉(8)、观测窗(12)、高速相机(15),子弹(3)通过子弹发射装置(2)发射并具有初速度,入射杆(26)、入射管(24)、轴衬(4)及质量块(25)通过左支撑轴套(39)固定在支架(6)上,压头(37)通过压头支撑体(38)紧密连接在入射杆上(26),左隔离板(27)、左定位块(28)安装在入射杆(26)上;试件(36)通过高温胶附着在试件支撑体(29)上,试件支撑体(29)安装在力传感器(35)上,力传感器(35)、右定位块(34)、右隔离板(30)通过右支撑轴套(31)、轴向卡环(32)和右端块(33)固定在支架(6)上;入气口(40)将氦气自下而上充入加热炉(8)的中心区域,并从出气口(11)排出,试件(36)所处的惰性气体保护区通过下隔离板(51)、上隔离板(45)、左隔离板(27)、右隔离板(30)存留在加热工作区域,冷却水从入水口(1)进入,从出水口(13)流出,惰性气体通过隔离机构(49)与冷却水实现分离;加热炉(8)内部高温环境采用电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徐博文王吉如王赵鑫刘思含孙一帆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