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顶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86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顶托,包括支架立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板和顶托板,固定板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一支撑件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与支架立杆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以使顶托板的底端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固定板;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一高度调整部件,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顶托板的高度;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固定板连接,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与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一角度调整部件,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第二支撑件和顶托板的连接点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支架顶托可以在支模过程中适应各种倾斜面,采用对称设置的结构避免了偏心受力的情况,装卸方便,性能稳定,不留安全隐患。

A bracket suppor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cket top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upright pole, a first support, a second support, a fixing plate and a top bracket.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rough which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bracket upright pol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is rotated to conne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top bracket so as to make one end of the top bracket close to or fa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top bracket. Fixed plate; The first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height adjusting component,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top bracke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late; the top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is rot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top bracket; the second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n angle adjusting component,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adjust the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second support and the top bracket to the fixed p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racket top bracket can adapt to various inclined surfaces in the process of supporting the formwork. The symmetrical structure avoids eccentric force. It is convenient to load and unload, has stable performance and does not leave any hidden safety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顶托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高度与倾斜角度的支架顶托。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建设行业和立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支模用具的使用量也随之飞速的增大。在现有的建筑施工支模领域,常用的支架类型有: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门式架钢管支撑体系、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普通独立钢支撑等。这些常用的模板支撑体系中使用的顶托大多是普通的顶托,而普通的顶托如图1所示,是在一根空心顶杆24的下面设有钢板底座,其上部设有丝杆22,丝杆22上设有可以调节其顶托高度的升降调节螺母23。由于其顶托板20是直接焊接在丝杆上,且通过垂直支撑肋21加固,因而其只能托举垂直于丝杆22平面内的钢管或者方木,其可调节的范围也仅仅只局限于丝杆22高度方向。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各种异形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来多,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来说需要满足的支模条件也显得越发的苛刻。在桥梁的现浇箱梁施工中,桥梁的纵横坡度较大,其模板支撑不仅要适应高度上的变化,同时也要适应顺桥向的纵横坡度变化。同样的,桥梁结构中的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也要同时适用于高度及倾斜面的变化。常用的模板支撑体系顶托板直接焊接在丝杆上,无法直接支撑倾斜面模板,因而只能通过立杆与立杆的间隙调整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调整不便,精度难以保证,且容易导致顶托传力不好,从而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支撑体系中顶托不能适用倾斜面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支架顶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顶托,包括支架立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板和顶托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一贯通所述固定板顶面与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顶托板的底端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一高度调整部件,所述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顶托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一角度调整部件,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顶托板的连接点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主丝杆,所述高度调整部件包括所述主丝杆上的螺纹和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升降主调节螺母,所述主丝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丝杆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升降主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主丝杆上并位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整部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托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固定板底面与顶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底端位于所述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副丝杆,所述角度调整部件包括所述副丝杆上的螺纹和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升降副调节螺母,所述副丝杆贯穿过所述滑槽,所述升降调节副螺母设置于副丝杆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整部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副丝杆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托板之间,所述副丝杆的底端与所述滑槽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数量为偶数,且安装位置关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圆孔轴线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数量与滑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立杆、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顶托板为刚性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架顶托中,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高度调节部件,用于调节顶托高度;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角度调节部件,用于调节顶托倾斜角度。同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滑槽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顶托板之间可转动连接,便于人员调整顶托的高度与角度,使可调节高度与角度的支架顶托的结构更加稳定,适用于各种倾斜面。而且第二支撑件对称安装避免了偏心受力的情况,使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支架顶托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支架顶托的结构图;图3为图2所示的支架顶托中主调节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副调节螺母类似于主调节螺母,附图不做展示);图4为图2所示的支架顶托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支架顶托中主铰支座与主连接板连接示意图(副铰支座与副连接板连接类似于主铰支座与主连接板连接,附图不做展示);图6为实施例二的支架顶托的结构图;图7为图6所示的支架顶托中副丝杆的角度调整部件结构图(该角度调整部件为千斤顶结构);图8为实施例三的支架顶托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20-顶托板,21-垂直支撑肋,22-丝杆,23-升降调节螺母,24-空心顶杆;图2-8中,01-立杆,02-第一支撑件,03-主调节螺母,04-固定板,05-圆孔,06-滑槽,07-第二支撑件,08-副调节螺母,09-主铰支座,10-副铰支座,11-主连接板,12-副连接板,13-顶托板,14-千斤顶支架,15-伸缩螺栓,16-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现有支撑体系中顶托支架不能适用于倾斜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与高度的支架顶托,用于建筑施工中异形结构的支撑。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支架顶托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顶托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支架顶托,包括支架立杆01、第一支撑件02、第二支撑件07、固定板04和顶托板13,所述固定板04具有一贯通所述固定板顶面与底面的第一通孔05;所述第一支撑件02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05与所述支架立杆0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02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13的底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顶托板13的底端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04,从而达到顶托板13在竖直平面内上下转动,其结构类似于跷跷板;所述第一支撑件02上设有一高度调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02为主丝杆,所述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顶托板的高度,所述高度调整部件包括所述第一支撑件02上的螺纹和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升降主调节螺母03,所述第一支撑件02的底端与所述支架立杆0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02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05,所述升降主调节螺母03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02上并位于支架立杆01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件07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04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07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13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07上设有一角度调整部件,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顶托板的连接点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支撑件07为副丝杆,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件07和所述顶托板13的连接点与所述固定板04之间的距离,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由所述第二支撑件07上的螺纹和与其螺纹相匹配的升降副调节螺母08构成。所述固定板04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固定板04底面与顶面的滑槽06,所述滑槽0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顶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立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板和顶托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一贯通所述固定板顶面与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顶托板的底端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一高度调整部件,所述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顶托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一角度调整部件,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顶托板的连接点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顶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立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板和顶托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一贯通所述固定板顶面与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顶托板的底端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一高度调整部件,所述高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顶托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顶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一角度调整部件,所述角度调整部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顶托板的连接点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主丝杆,所述高度调整部件包括所述主丝杆上的螺纹和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升降主调节螺母,所述主丝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主丝杆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升降主调节螺母安装在所述主丝杆上并位于所述支架立杆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部件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托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洋杨博戴峰胡晨胡金华李小辉王威俞峥轶何众鞠京航淦何浩李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成都市新津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