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40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属于电泵领域,针对现有智能电泵中各个部件裸露在外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包括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泵体内设有叶轮,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并带动叶轮转动,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上,智能电泵还包括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围在其中,电机上设有外置的叶片,外壳包括一可拆卸的后壳,后壳上设有风口以及限位圈,叶片与风口正对,并被所述限位圈围住,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外壳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视觉效果好,限位圈与后盖一体成型以减少零件个数、降低加工难度,也有利于批量生产。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Pump with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pump with a shell,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ump.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hort service life caused by bare parts in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electric pump,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is adopted: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pump with a shell, including a pump body, a motor, a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a pressure tank, with impellers in the pump body, and an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the motor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ach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and drives the impeller to rotate. The pressure tank is set on the pump body.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pump also includes a shell, in which the pump body, motor,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pressure tank are enclosed. The outer blade of the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blade, which includes a detachable rear shell. The rea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uyere and a stop ring. The blade is directly opposite to the tuyere 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limit ring and the rear one. Shell forming in one. The outer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protection effect, good visual effect, integrative forming of the limit ring and the rear cov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s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ing,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
本技术涉及电泵领域,特别涉及种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
技术介绍
智能电泵主要包括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泵体内设有蜗壳,蜗壳内设有叶轮,泵体上开设出水口和与蜗壳连通的进水口,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带动叶轮转动。流体自进水口进入到蜗壳内,在旋转的叶轮的离心作用下增加流速并进入到泵腔内,再从出水口排出,实现流体的加速。变频器能够控制电机的启闭、调节电机运转的速度,而压力罐在该过程中起到稳定泵体内部水压的作用。但现有智能电泵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缺陷:现有智能电泵中,装配好的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全部直接裸露在室外或室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各部件的连接处易进水、易生锈,内部的电导线也易受损,严重缩减了智能电泵的使用寿命短,另外,由于各部件裸露在外,并不规整,在视觉效果上较为杂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智能电泵中各个部件裸露在外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采用的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围在其中,起到的防护效果,确保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外观视觉整齐、干净,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有利于批量生产。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包括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泵体内设有叶轮,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并带动叶轮转动,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上,所述智能电泵还包括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围在其中,所述电机上设有外置的叶片,所述外壳包括一可拆卸的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风口以及限位圈,所述叶片与风口正对,并被所述限位圈围住,所述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包覆在内,可避免这些部件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从外部观察时,可观察到整体性较好的外壳,也不会有杂乱无章的混乱感,而是整齐、干净的视觉效果,现有的智能电泵由于未设外壳进行保护,为避免叶片伤人以及保证较好的聚风效果,需要单独加工并在相邻的结构上设置匹配的连接结构,使得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而本技术将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可减少零件个数,降低了加工难度,不需其他连接结构,安装十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一侧,所述电机与变频器设置在泵体的另一侧,所述压力罐与泵体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压力罐的作用是稳定泵体内部的水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水压的冲击和破坏作用,其使用寿命往往比其他部件使用寿命短,需要在其无法工作时更换新的压力罐,现有的智能电泵结构中,压力罐、电机和变频器设置在泵体的同一侧,且彼此靠近或贴近,在更换压力罐时其他部件会部分地阻挡,使得拆装压力罐时存在干涉,造成拆装不便,本技术将压力罐与电机、变频器分置于泵体两侧,更换压力罐时对其他部件不造成影响,因此有利于快速拆装及维修。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多块拼接板,每个拼接板上设有卡扣和/或卡槽,相邻的两块拼接板通过卡扣与卡槽配合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为了将压力罐、泵体、电机和变频器包覆,外壳会有较多的曲面以及折弯,一体成型的难度大,拼接式的壳主体降低了外壳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实现批量生产。进一步地,多块拼接板中的一块为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位于压力罐前方并正对压力罐。维修门靠近压力罐设置,在更换压力罐时,仅将维修门去掉而不必将其他拼接板拆掉,即可接触到压力罐,更换压力罐较为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维修门的外轮廓口径大于所述压力罐外轮廓的口径,为拆装压力罐提供让位空间,既便于维修人员观察安装位置同时也可避免拆装时发生干涉。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的上部设有一凹部,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凹部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朝下连接于所述凹部的底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泵体内的水压,现有智能电泵的压力传感器水平向布置,其探测头也为水平向布置,在使用时为保证检测效果,整个压力传感器需始终与水接触,横向布置的压力传感器易积水易积水、易积累水垢,易造成内部的零部件生锈,降低了使用寿命并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本技术中泵体的上部的凹部具有让位作用,压力传感器的探测头朝下设置减少积水、减少水垢积累,并防止其他部件长期浸在水中而生锈。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的底部设有一防冻排水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防冻排水口位置对应,使得所述防冻排水口与连接口能够配合使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泵体内可能有水残留,在冬季温度较低时残留的水容易在泵体内结冰,导致智能电泵无法使用,同时也影响智能电泵的使用寿命,设置防冻排水口可将泵体内的水排净,又由于设置了外壳,水也不能存留在外壳内部,需从外壳导出,设置连接口作为残留水的导出口,使得残留的水外排。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的上部设有显示屏以及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竖向布置于显示屏四周,多块拼接板中的一块为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变频器上方,其上设有限位通孔以及限位孔,所述显示屏限位于所述限位通孔处,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柱数量和位置对应,且限位孔与限位柱彼此配合使用,使得挡板与显示屏位置相对固定,防止安装限位板时发生变形。由于限位通孔的尺寸较大,挡板上缺失部分也较大,安装时挡板易变形会造成安装不到位的情况,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限位柱与连接孔将挡板易发生变形的位置相对固定,有效防止挡板过度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至少两组对称且间隔布置的支撑柱组,每组中设有两个支撑柱,以隔开并支撑变频器。现有的智能电泵中,变频器与电机之间设有两个横放的长条,实现两者的连接,这导致变频器与电机之间形成的相对密闭的空间,无法通风散热,使用时间久了会影响变频器与电机的散热,本技术设置的支撑柱彼此之间有间距,可以通过通风实现散热,避免热量积蓄造成温度过高而对零部件产生损害。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包覆在内,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并且具有整齐、干净的视觉效果,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可减少零件个数,降低了加工难度,也有利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未含外壳);图3为后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11-凹部;12-压力传感器;13-防冻排水口;2-电机;21-叶片;3-变频器;31-显示屏;32-限位柱;4-压力罐;5-外壳;51-后壳;511-风口;512-限位圈;52-维修门;53-挡板;531-限位通孔;532-限位孔;54-连接口;6-支撑柱;A-卡扣;B-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泵体1、电机2、变频器3和压力罐4,泵体1内设有叶轮,变频器3与电机2电连接以控制电机2运转,电机2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并带动叶轮转动,压力罐4设置在泵体1上,所述智能电泵还包括外壳5,将泵体1、电机2、变频器3和压力罐4围在其中,所述电机2上设有外置的叶片21,所述外壳5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包括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泵体内设有叶轮,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并带动叶轮转动,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泵还包括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围在其中,所述电机上设有外置的叶片,所述外壳包括一可拆卸的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风口以及限位圈,所述叶片与风口正对,并被所述限位圈围住,所述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包括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泵体内设有叶轮,变频器与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电机运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相连并带动叶轮转动,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泵还包括外壳,将泵体、电机、变频器和压力罐围在其中,所述电机上设有外置的叶片,所述外壳包括一可拆卸的后壳,所述后壳上设有风口以及限位圈,所述叶片与风口正对,并被所述限位圈围住,所述限位圈与后壳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设置在泵体一侧,所述电机与变频器设置在泵体的另一侧,所述压力罐与泵体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多块拼接板,每个拼接板上设有卡扣和/或卡槽,相邻的两块拼接板通过卡扣与卡槽配合实现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其特征在于,多块拼接板中的一块为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位于压力罐前方并正对压力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外壳的智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荣
申请(专利权)人:谱罗顿智控电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