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65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联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与泵盖‑压盖组件(2)相连,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由相互连接的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组成,所述泵盖‑压盖组件(2)与中间支架(5)连接,中间支架(5)远离泵盖‑压盖组件(2)的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电机(6)相连,电机(6)的工作轴伸入到中间支架(5)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中,并且在电机(6)工作轴的端部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通过叶轮螺母(8)在工作轴上。

A Single Stage Horizontal Direct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stage horizontal direct connection pump,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irect connection pump comprises a pump body (1), a pump body (1) connected with a pump cover and a cover assembly (2). The pump cover and cover assembly (2)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namely, an interconnected pump cover part (3) and a cover part (4). The pump cover and cover assembly (2) is connected with an intermediate bracket (5), and is in the middle. The end of the bracket (5) is far from the pump cap cap assembly (2)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6) through a stud nut. The working shaft of the motor (6) extends into the intermediate bracket (5) and the pump cap cap assembly (2), and an impeller (7)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motor (6) working shaft. The impeller (7) is connected to the working shaft through the impeller nut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
本技术涉及泵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单级卧式离心泵已经广泛用于电厂、煤化工、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等行业。在输送一般的介质时,如果采用无联轴器的卧式直联泵的设计,在安装空间上会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直联泵的结构紧凑,而且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的优势。但是传统直联泵中的中间支架整体强度刚度相对较差;同时传统直联泵的标牌都直接焊接在泵体部分上,这样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泵体出现裂纹;并且在其泵盖内并没有设计内冲孔,影响密封的正常运行;有的叶轮背侧的背叶片高度相对较小,因此其转轴的整体轴向力平衡效果较差。综上所述,传统的直联泵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节省成本,并能够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单级卧式直联泵。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联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与泵盖-压盖组件2相连,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由相互连接的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组成,所述泵盖-压盖组件2与中间支架5连接,中间支架5远离泵盖-压盖组件2的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电机6相连,电机6的工作轴伸入到中间支架5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中,并且在电机6工作轴的端部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通过叶轮螺母8在工作轴上,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内部设有密封腔9,在泵盖-压盖组件2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腔9相连通的冲洗孔10,且冲洗孔10位于泵盖-压盖组件2的顶端,所述的中间支架5整体呈圆筒状,在中间支架5内设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支撑钢板11,所述支撑钢板11的数量为6个或8个。当所述叶轮7的公称直径≤250mm时,在所述叶轮7的背侧设置背叶片12,且所述背叶片12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间的间隙范围是0.7-2mm。当所述叶轮7的公称直径≥315mm时,在所述叶轮7上开设平衡孔,且所述平衡孔总个数的面积为口环间隙面积的4-6倍。所述中间支架5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上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外连接有标牌。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单级卧式直联泵,其中间支架中设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支撑钢板,整体刚性好,强度高,散热效果优良,同时整体用料较为节省,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且中间支架上设置的支撑板上可焊接产品标牌,不需要将产品的标牌焊接在泵体上,相比于传统的直联泵,产品标牌的设置更加方便;它内部的泵盖-压盖组件直接将泵盖与密封压盖制作成一体结构,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减少加工面,且装配精度大大提高;且泵盖-压盖组件的中密封腔的冲洗孔位于顶端,密封腔的自排气效果好;同时,它特殊的叶轮背叶片和平衡孔的设计,能够大大降低叶轮转动时残余的轴向力,从而提高轴承寿命。综上所述,可以说这种直联泵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泵盖-压盖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中间支架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中间支架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它包括泵体1,泵体1与泵盖-压盖组件2相连,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由相互连接的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组成,所述泵盖-压盖组件2与中间支架5连接,中间支架5远离泵盖-压盖组件2的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电机6相连,电机6的工作轴伸入到中间支架5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中,并且在电机6工作轴的端部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通过叶轮螺母8在工作轴上,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内部设有密封腔9,在泵盖-压盖组件2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腔9相连通的冲洗孔10,且冲洗孔10位于泵盖-压盖组件2的顶端,所述的中间支架5整体呈圆筒状,在中间支架5内设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支撑钢板11,所述支撑钢板11的数量为6个或8个。当所述叶轮7的公称直径≤250mm时,在所述叶轮7的背侧设置背叶片12,且所述背叶片12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间的间隙范围是0.7-2mm。当所述叶轮7的公称直径≥315mm时,在所述叶轮7上开设平衡孔,且所述平衡孔的面积为口环间隙面积的4-6倍。所述中间支架5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上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外连接有标牌。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级卧式直联泵,利用中间支架5来连接电机6与泵体1,整体尺寸更加紧凑,其中间支架5由两侧圆板、中间支撑板组合焊接而成,整体呈圆筒状,并在中间支架5外设置了支撑块13和支撑板14,这里的支撑板14可用于固定产品的标牌,传统的标牌以前直接焊于泵体1,使泵体1易产生裂纹;而在中间支架5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支撑钢板11,这种轮辐式的结构刚性好、强度高、散热效果优良,克服了铸铁件强度低的缺点,同时结构简单,与常规的圆筒卷制而成相比,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焊接件的强度由于这种轮辐式的特殊设计大大提高,材料重量也降了下来,减少了成本;同时它的泵盖-压盖组件2是由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固定连接形成,这种一体式的设计省去了密封压盖、密封垫或O形圈、固定用螺柱及螺母等多个零件,在减少加工面的同时,装配精度也会大大提高。并且泵盖-压盖组件2中还设置有密封腔9,与密封腔9相连通的冲洗孔10设置在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密封腔9的彻底排气;并且本直联泵根据叶轮7的不同公称直径进行设计,通过调整背叶片12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间的间隙的方式,或通过调整叶轮7上平衡孔大小的方式来尽可能的降低残余的轴向力,从而达到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联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与泵盖‑压盖组件(2)相连,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由相互连接的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组成,所述泵盖‑压盖组件(2)与中间支架(5)连接,中间支架(5)远离泵盖‑压盖组件(2)的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电机(6)相连,电机(6)的工作轴伸入到中间支架(5)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中,并且在电机(6)工作轴的端部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通过叶轮螺母(8)在工作轴上,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内部设有密封腔(9),在泵盖‑压盖组件(2)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腔(9)相连通的冲洗孔(10),且冲洗孔(10)位于泵盖‑压盖组件(2)的顶端,所述的中间支架(5)整体呈圆筒状,在中间支架(5)内设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支撑钢板(11),所述支撑钢板(11)的数量为6个或8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级卧式直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联泵包括泵体(1),泵体(1)与泵盖-压盖组件(2)相连,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由相互连接的泵盖部分(3)和压盖部分(4)两部分组成,所述泵盖-压盖组件(2)与中间支架(5)连接,中间支架(5)远离泵盖-压盖组件(2)的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电机(6)相连,电机(6)的工作轴伸入到中间支架(5)与泵盖-压盖组件(2)之中,并且在电机(6)工作轴的端部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通过叶轮螺母(8)在工作轴上,所述的泵盖-压盖组件(2)内部设有密封腔(9),在泵盖-压盖组件(2)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腔(9)相连通的冲洗孔(10),且冲洗孔(10)位于泵盖-压盖组件(2)的顶端,所述的中间支架(5)整体呈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盛李冰李丹青邢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