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dissipating member connecting rods between shells, including sleeves, energy-dissipating steel core plates and several prestressing cables, in which the energy-dissipating steel core plates and each prestressing cable pass through the sleeve, and the energy-dissipating steel core plate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and each prestressing cable is distributed in turn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sleeve is filled with energy-dissipating steel core plates and prestressing cables. Energy dissipation filling material, the end of each prestressing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connecting the shell.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nent can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shell structur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repair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中的壳体建筑领域,涉及一种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
技术介绍
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大跨度空间壳体结构是曲面型的网格结构,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固有特性,具有受力合理,覆盖跨度大,刚度大、自重轻、造型丰富美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的特点,是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有的广阔发展前景。而矩形钢管单层球壳钢结构厚度较薄,具有简洁通透、节省投资等优点。壳体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场馆建设中,场馆不仅跨度大,需高空作业,而且施工技术复杂,工期紧,要求结构轻巧。另外,从工程重要性来讲,对其壳体结构的坚固耐用也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对壳体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研究尚显不足,更缺乏能支持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与技术储备。因此,开展大跨度壳体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大跨度结构一般设计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而连接件模型简单,设计简单。耗能构件自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在日本开始兴起,并逐渐传到美国、中国台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耗能型钢芯板(3)及若干根预应力索(5),其中,耗能型钢芯板(3)及各根预应力索(5)均穿过套筒(1),且耗能型钢芯板(3)与套筒(1)之间固定连接,各根预应力索(5)沿周向依次分布,且套筒(1)与耗能型钢芯板(3)及预应力索(5)之间填充有消能填充材料(6),各根预应力索(5)的端部与连接壳体间的杆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耗能型钢芯板(3)及若干根预应力索(5),其中,耗能型钢芯板(3)及各根预应力索(5)均穿过套筒(1),且耗能型钢芯板(3)与套筒(1)之间固定连接,各根预应力索(5)沿周向依次分布,且套筒(1)与耗能型钢芯板(3)及预应力索(5)之间填充有消能填充材料(6),各根预应力索(5)的端部与连接壳体间的杆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其特征在于,耗能型钢芯板(3)与套筒(1)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壳体间杆件的耗能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璐超,常玉珍,龙彦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