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春锋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08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包括机箱、控制面板、送料装置、机械手、移动装置和红外传感器;送料装置包括接料平台、操作平台、传送带和传送驱动装置,操作平台与机箱固定连接,接料平台的其中一端与操作平台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操作平台上表面水平,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平台以及接料平台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传送驱动装置与机箱固定连接并与传送带传动连接,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运转;控制面板控制电源关闭,自动排线放线机停止运行,待操作人员解决堆积问题后手动启动电源继续运行,其优点是能够避免发生工件堆积后持续运行导致未经过加工的工件被传送带传送至下一道工序中,降低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Arrangement and Strin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wiring arrangement and string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control panel, a feeding device, a manipulator, a mobile device and an infrared sensor; the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eeding platform, an operation platform, a conveyor belt and a transmission drive device, and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fixed to the chassis; one end of the feeding platform is fixed to one end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is fixed to butt. Horizontally, the two ends of the conveyor belt ar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far away from the operation platform and the feeding platform respectively; the conveyor drive devic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and the conveyor drive device drives the conveyor belt to run; the control panel controls the power supply to close, the automatic wire arrangement and stringer to stop running, and the power supply to start manually after the operator solves the accumulation problem, continues to run. The advantage is that it can avoid the continuous operation after the accumulation of workpieces, which causes the unprocessed workpieces to be conveyed to the next process by conveyor belt, reduce the rate of defective products,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
技术介绍
排线机,又称排线端子压着机,是一种可以将电线定长裁断,定长剥皮,然后再打上端子的自动化设备,所生产出来的线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空调、收音机、飞机、火车等。现在为人工取放排线,自动压排机压好IDC压头排线放到箱子里面,人工去箱子拿料放到自动检测反扣机里面测试,排线机不能及时检测出产品是否合格,等人工拿去检测发现问题时,自动排线机已经做出很多不良品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用以解决现有排线机不能够及时检测出产品是否合格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包括机箱、控制面板、送料装置、机械手、移动装置和红外传感器;送料装置包括接料平台、操作平台、传送带和传送驱动装置,操作平台与机箱固定连接,接料平台的其中一端与操作平台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操作平台上表面水平,传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平台以及接料平台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传送带将工件从接料平台远离操作平台的一端传送至操作平台上;传送驱动装置与机箱固定连接并与传送带传动连接,传送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运转;机械手包括手指气缸和气缸手指,手指气缸驱动气缸手指夹取动作;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导轨、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导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导轨和左右移动驱动装置;前后移动导轨与机箱固定连接,上下移动导轨与前后移动导轨水平滑动连接且相对滑动的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与前后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与上下移动导轨传动连接,前后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导轨沿前后移动导轨运动;左右移动导轨与上下移动导轨竖直滑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与上下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与左右移动导轨传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导轨沿上下移动导轨运动;机械手与左右移动导轨水平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以与上下移动导轨滑动方向垂直,左右移动驱动装置与左右移动导轨固定连接并与机械手传动连接,左右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机械手沿左右移动导轨运动;控制面板用于控制传送驱动装置、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驱动装置以及手指气缸动作;红外传感器与机箱固定连接,红外传感器发射的光线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红外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工件遮挡红外传感器后,红外传感器将遮挡信号传送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计算遮挡的时长以及遮挡频率判断传送带上的工件是否发生堆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为前后移动气缸,前后移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前后移动导轨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机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动控制箱,前后移动气缸与气动控制箱连接,气动控制箱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面板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前后移动气缸执行动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为上下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左右移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与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上下移动气缸执行动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操作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与所述气动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定位气缸执行动作;定位气缸伸缩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定位气缸伸长后推动传送带上的工件至传送带上预设的位置以便于所述机械手夹取工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平台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导向板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两个导向板远离所述操作平台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导向板靠近操作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与接料平台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定位气缸靠近所述接料平台的一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一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和一个所述定位气缸组成定位检测组件,定位检测组件具有三组且分别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均匀直线排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面板控制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盒体,所述手指气缸固定连接在固定盒体内部,固定盒体与所述左右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与手指气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手指气缸执行动作;所述手指气缸的伸缩方向竖直,手指气缸的活塞杆朝下且端部固定连接有匚形拨叉,匚形拨叉的开口朝下;所述气缸手指具有一对且分别与固定盒体水平滑动连接,气缸手指位于固定盒体内部,盒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衡导轨,气缸手指与平衡导轨水平滑动连接;气缸手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匚形拨叉内侧,两个气缸手指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缸手指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气缸手指的底端相互远离的一边设有楔形面,楔形面沿竖直向上的方向逐渐靠近,匚形拨叉的底端与楔形面抵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连接块,第一缓冲连接块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固定连接;第一缓冲连接块包括两个第一固定钢片和一个第一弹性钢片,第一固定钢片与上下移动导轨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钢片位于两个第一固定钢片之间,第一固定钢片和第一弹性钢片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固定钢片和第一弹性钢片之间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填料,第一弹性填料分别与第一固定钢片以及第一弹性钢片弹性抵接,第一弹性填料处于压缩状态;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固定钢片滑动连接,第一固定钢片与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连接块,第二缓冲连接块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滑动连接,第二缓冲连接块与所述左右移动导轨固定连接;第二缓冲连接块包括两个第二固定钢片和一个第二弹性钢片,第二固定钢片与上下移动导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钢片与左右移动导轨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钢片位于两个第二固定钢片之间,第二固定钢片和第二弹性钢片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固定钢片和第二弹性钢片之间的间隙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填料,第二弹性填料分别与第二固定钢片以及第二弹性钢片弹性抵接,第二弹性填料处于压缩状态;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钢片滑动连接,第二固定钢片与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点是:工作时,工件从接料平台进入传送带,导向板对工件进行导向,使工件位于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操作平台上,工件运动至遮挡红外传感器后,红外传感器将遮挡信号传送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定位气缸伸长将工件推动至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或将伸长至阻隔在传送带上方,使沿传送带传送方向的工件等间距分批传送,定位气缸完成定位工作之后,控制面板控制前后移动气缸以及上下移动气缸工作驱动机械手运动至工件正上方,控制面板控制手指气缸伸长,匚形拨叉与楔形面抵接推动两个气缸手指相互靠近夹取传送带上的工件,工件加工完成之后,手指气缸缩短,复位弹簧推动两个气缸手指相互远离松开工件,完成加工后的工件落回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当传送带上的工件发生堆积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工件遮挡信号的频率以及单次遮挡时长增大,红外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包括机箱(1)、控制面板(2)、送料装置(3)、机械手(4)、移动装置(5)和红外传感器(6);送料装置(3)包括接料平台(31)、操作平台(32)、传送带(33)和传送驱动装置(34),操作平台(32)与机箱(1)固定连接,接料平台(31)的其中一端与操作平台(32)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操作平台(32)上表面水平,传送带(3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平台(32)以及接料平台(31)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传送带(33)将工件从接料平台(31)远离操作平台(32)的一端传送至操作平台(32)上;传送驱动装置(34)与机箱(1)固定连接并与传送带(33)传动连接,传送驱动装置(34)驱动传送带(33)运转;机械手(4)包括手指气缸(41)和气缸手指(42),手指气缸(41)驱动气缸手指(42)夹取动作;移动装置(5)包括前后移动导轨(51)、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导轨(52)、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导轨(57)和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前后移动导轨(51)与机箱(1)固定连接,上下移动导轨(52)与前后移动导轨(51)水平滑动连接且相对滑动的方向与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垂直;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与前后移动导轨(51)固定连接并与上下移动导轨(52)传动连接,前后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导轨(52)沿前后移动导轨(51)运动;左右移动导轨(57)与上下移动导轨(52)竖直滑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与上下移动导轨(52)固定连接并与左右移动导轨(57)传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导轨(57)沿上下移动导轨(52)运动;机械手(4)与左右移动导轨(57)水平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以与上下移动导轨滑动方向垂直,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与左右移动导轨(57)固定连接并与机械手(4)传动连接,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驱动机械手(4)沿左右移动到(57)运动;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传送驱动装置(34)、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以及手指气缸(41)动作;红外传感器(6)与机箱(1)固定连接,红外传感器(6)发射的光线与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垂直且位于传送带(33)上方,红外传感器(6)与控制面板(2)电连接,工件遮挡红外传感器(6)后,红外传感器(6)将遮挡信号传送给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通过计算遮挡的时长以及遮挡频率判断传送带(33)上的工件是否发生堆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包括机箱(1)、控制面板(2)、送料装置(3)、机械手(4)、移动装置(5)和红外传感器(6);送料装置(3)包括接料平台(31)、操作平台(32)、传送带(33)和传送驱动装置(34),操作平台(32)与机箱(1)固定连接,接料平台(31)的其中一端与操作平台(32)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操作平台(32)上表面水平,传送带(3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平台(32)以及接料平台(31)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传送带(33)将工件从接料平台(31)远离操作平台(32)的一端传送至操作平台(32)上;传送驱动装置(34)与机箱(1)固定连接并与传送带(33)传动连接,传送驱动装置(34)驱动传送带(33)运转;机械手(4)包括手指气缸(41)和气缸手指(42),手指气缸(41)驱动气缸手指(42)夹取动作;移动装置(5)包括前后移动导轨(51)、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导轨(52)、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导轨(57)和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前后移动导轨(51)与机箱(1)固定连接,上下移动导轨(52)与前后移动导轨(51)水平滑动连接且相对滑动的方向与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垂直;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与前后移动导轨(51)固定连接并与上下移动导轨(52)传动连接,前后移动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导轨(52)沿前后移动导轨(51)运动;左右移动导轨(57)与上下移动导轨(52)竖直滑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与上下移动导轨(52)固定连接并与左右移动导轨(57)传动连接,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导轨(57)沿上下移动导轨(52)运动;机械手(4)与左右移动导轨(57)水平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以与上下移动导轨滑动方向垂直,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与左右移动导轨(57)固定连接并与机械手(4)传动连接,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驱动机械手(4)沿左右移动到(57)运动;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传送驱动装置(34)、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左右移动驱动装置(58)以及手指气缸(41)动作;红外传感器(6)与机箱(1)固定连接,红外传感器(6)发射的光线与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垂直且位于传送带(33)上方,红外传感器(6)与控制面板(2)电连接,工件遮挡红外传感器(6)后,红外传感器(6)将遮挡信号传送给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通过计算遮挡的时长以及遮挡频率判断传送带(33)上的工件是否发生堆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所述前后移动驱动装置为前后移动气缸(53),前后移动气缸(53)的缸体与所述前后移动导轨(51)固定连接,前后移动气缸(53)的活塞杆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52)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动控制箱,前后移动气缸(53)与气动控制箱连接,气动控制箱与所述控制面板(2)电连接,控制面板(2)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前后移动气缸(53)执行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为上下移动气缸(54),上下移动气缸(54)的缸体与所述上下移动导轨(52)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气缸(54)的活塞杆与所述左右移动导轨(57)固定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与上下移动气缸(54)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上下移动气缸(54)执行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操作平台(32)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37),定位气缸(37)与所述气动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控制气动控制箱驱动定位气缸(37)执行动作;定位气缸(37)伸缩方向与所述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垂直,定位气缸(37)伸长后推动传送带(33)上的工件至传送带(33)上预设的位置以便于所述机械手(4)夹取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其特征是:所述接料平台(3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35),导向板(35)位于所述传送带(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锋
申请(专利权)人:韩春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