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607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包括装满水的水箱,水箱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隧道口,水箱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隧道口,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固定有隧道管,隧道管内设置有供车辆行使的行车板,隧道管外套设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撞套,防撞套之间的隧道管上设置有锚索;防撞套和隧道管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防撞套的支撑弹簧,隧道管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防撞套内部和隧道管内部的通风口。本方案能够加快隧道管内部空气流通,同时防撞套还能避免隧道管撞坏。

Suspension tunnel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xperimental model, in particular to a suspension tunnel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filled with water, a first tunnel entrance on one side wall of the water tank, a second tunnel entrance on the other side wall of the water tank, a tunnel pipe fixed between the first tunnel entrance and the second tunnel entrance, a traveling plate for vehicles in the tunnel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tunnel pipe jackets. A rubber anti-collision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chor cables on the tunnel tube between the anti-collision sleeve and the tunnel tube. A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ti-collision sleeve and the tunnel tube, and a supporting spring for supporting the anti-collision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A ventilation opening for connect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anti-collision sleev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tunnel tube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tunnel tube. The scheme can speed up the air flow inside the tunnel tube, and the collision jacket can also avoid the collision of the tunne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隧道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隧道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悬浮隧道又称阿基米德桥,是一个在水底浮动的管状隧道,依靠浮力支撑管状隧道重量。为避免影响水上交通及被天气影响,隧道建于水底,但为免承受过大水压,常建于20-50米深。为保持水中深度,隧道以钢索及浮台固定,防止太浅或太深。阿基米德桥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或圆形,长度可达几千米,宽度可达几十米,可通行汽车,也可建成多通道,同时通行汽车和火车,适用于跨度较大、水位较深等不适宜建桥、隧道的地点。由于悬浮隧道位于水中,且隧道长度可达几千米,为了避免水进入到隧道内,隧道内也没有通风口,即隧道内并不通风,内部空气质量差,而在没有车辆在隧道内行使时,隧道内部空气基本不会流动,若这时有车辆行使进入隧道,可能会给驾驶者或乘车者带来不适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隧道试验装置,以加快隧道内部空气流动。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包括装满水的水箱,水箱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隧道口,水箱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隧道口,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固定有隧道管,隧道管内设置有供车辆行使的行车板,隧道管外套设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撞套,防撞套之间的隧道管上设置有锚索;防撞套和隧道管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防撞套的支撑弹簧,隧道管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防撞套内部和隧道管内部的通风口。本技术优点在于:1、考虑悬浮隧道设置在海水中的环境因素可知,海水中常常有鱼游来游去,且海水中有海浪等,当防撞套受到海浪的冲击或者受到鱼的撞击等,防撞套内的支撑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隧道管被撞击坏。2、当防撞套受到撞击或冲击时,防撞套受到撞击或冲击处将受到挤压,使得防撞套内部空腔中的空气从通风口进入到隧道管内,加快隧道管内部空气流通,而隧道管内部空气量增加,必然会从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出去。3、当防撞套不再受到撞击或冲击时,防撞套在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下恢复膨胀,使得隧道管内部空气进入到防撞套内,隧道管中空气量减少而产生负压,进而使得外界空气从第一隧道口或第二隧道口进入到隧道管内,实现隧道管内部空气置换。4、当隧道管内有车辆行使时,隧道管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快于防撞套内空气流动速度,根据伯努利效应可知,隧道管内压强小于防撞套内压强,防撞套内的一部分空气便进入到隧道管内,防撞套克服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收缩,当隧道管内没有行驶的车辆后,隧道管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减慢,防撞套在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下恢复膨胀使,隧道管内的空气进入到防撞套内,外界的空气进入到隧道管内,实现隧道管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的置换。进一步,行车板上平面上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和行车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承压板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下与行车板之间有间隙。当车辆行使到承压板上时,承压板将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向下运动,而当车辆从承压板上下来时,承压板将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向上运动。承压板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增加隧道管内部空气流动。进一步,行车板上平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上方的承压板上均开设有与凹槽配合使用的通电接触片,凹槽内壁上设置有通电导体,通电接触片上还连接有电源,每一个承压板上方对应设置一个照明灯,每一个承压板对应的通电接触片、通电导体、电源和照明灯构成一个回路。由于悬浮隧道设置在水中,隧道管内部光线不太好,为了便于观察车辆在行车板上的行使情况而设置照明灯,且由于悬浮隧道一般都比较长,在车流量较少的时候若照明灯一直亮着将导致电能的浪费,而本方案中只有车辆行使的对应的承压板上时,承压板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复位弹簧被压缩,进而使得通电接触片和通电导体接触,进而使得该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亮,当车辆不再在该承压板上时,承压板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使得通电接触片和通电导体之间分离,该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灭,避免电能的浪费。另外,本方案中每一个承压板对应一个照明灯,在进行试验时也能便于观察到车辆在隧道管内的位置。进一步,通电接触片设置在承压板中心位置,复位弹簧设置在通电接触片四周,承压板之间相邻设置。在承压板上没有车辆时,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下,承压板处于平衡状态,当车辆在承压板一端时,该承压板有遥控小车一侧的复位弹簧便会被压缩,即靠近车辆一侧的通电接触片便会和通电导体接触,使得与该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亮,同理,当车辆完全脱落承压板进入下一个承压板时,该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才熄灭,下一个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亮,当车辆车尾和车头在不同的承压板上时,两个承压板对应的照明灯均亮,避免车辆在黑暗中行使。进一步,所述承压板呈等腰梯形状。承压板呈等腰梯形状,与承压板呈长方形形状相比,车辆到承压板上将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承压板之间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在行车板上,衔接板上平面与承压板上平面齐平。衔接板的设置,使得行车路面更加平整,避免了承压板之间的间隙过大而不利于行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悬浮隧道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隧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水箱1、锚索2、防撞套3、第一隧道口4、第二隧道口5、隧道管6、行车板7、支撑弹簧8、通风口9、照明灯10、承压板11、复位弹簧12、通电接触片13、凹槽14。实施例如图1所示,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包括:装满水的水箱1和水箱1上固定的隧道管6,隧道管6左右两端和水箱1侧壁粘接,隧道管6左端的水箱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隧道口4,隧道管6右端的水箱1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隧道口5,隧道管6外均匀套设有多个防撞套3,相邻两个防撞套3之间的隧道管6上套有锚索2。如图2所示,隧道管6内设置有行车板7,行车板7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承压板11,承压板11呈等腰梯形状,承压板11之间相邻设置,两个承压板11之间的行车板7上设置有衔接板,衔接板呈倒梯形固定在行车板7上,承压板11和行车板7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2,常态下承压板11在复位弹簧12的支撑作用下与行车板7之间存在间隙,衔接板上平面和承压板11上平面齐平;行车板7上平面上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正上方的承压板11上均粘接有用于和凹槽14配合使用的通电接触片13,通电接触片13设置在承压板11中心位置,复位弹簧12设置在通电接触片13四周。凹槽14内壁上均设置有通电导体,通电导体和通电接触片13之间连接有电源以及照明灯10,照明灯10设置在隧道管6内壁上且每一个承压板11对应设置一个照明灯10,每一个承压板11对应的通电导体、通电接触片13、电源以及照明灯10构成一回路。防撞套3采用橡胶材质,防撞套3和隧道管6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支撑弹簧8,支撑弹簧8一端和防撞套3内壁粘接,支撑弹簧8另一端和隧道管6外表面粘接,隧道管6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防撞套3内部和隧道管6内部的通风口9,通风口9设置在照明灯10旁。具体实施时,可以选用遥控小车充当行车板7上行使的车辆,控制遥控小车从第一隧道口4或第二隧道口5进入到隧道管6内,当遥控小车进入到隧道管6内后将在承压板11上表面行使,当遥控小车行使到承压板11上后,承压板11在小车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复位弹簧12受到压缩,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包括装满水的水箱,水箱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隧道口,水箱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隧道口,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固定有隧道管,隧道管内设置有供车辆行使的行车板,其特征在于:隧道管外套设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撞套,防撞套之间的隧道管上设置有锚索;防撞套和隧道管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防撞套的支撑弹簧,隧道管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防撞套内部和隧道管内部的通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包括装满水的水箱,水箱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隧道口,水箱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隧道口,第一隧道口和第二隧道口之间固定有隧道管,隧道管内设置有供车辆行使的行车板,其特征在于:隧道管外套设有多个橡胶材质的防撞套,防撞套之间的隧道管上设置有锚索;防撞套和隧道管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防撞套的支撑弹簧,隧道管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防撞套内部和隧道管内部的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车板上平面上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和行车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承压板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作用下与行车板之间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隧道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博林陈杨皮映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