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5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33
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A柱的车辆,以用于消散载荷。

vehicl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utility model, a vehicle is provided, which includes: a first A column spanning between the roof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gun-shaped beam and bearing windshield; and a frame component, including a second A column spanning between the roof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hinge column, and a C column. The frame component defines the side entrance/exit opening of the cabin with the front seat facing the rear, and the side. The entrance/exit openings span between the second A and C pillars without B pillars.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vehicle with double A columns for dissipating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公开涉及用于自主车辆的A柱梁,其用于消散载荷。
技术介绍
当代汽车通常包括朝向车辆的前部定向的两个或多个前排座椅。出于各种原因,将一个或多个前排座椅朝向车辆的后部定位可能是有利的。例如,能够在没有人的输入的情况下感测周围环境并且导航的自主车辆或自驾汽车可以包括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因为乘员或“驾驶员”不操作车辆,所以典型的面向前方座椅可以被取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A柱的车辆,以用于消散载荷。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A柱与由铰链柱的顶部限定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A柱与平面之间的角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A柱、第二A柱、铰链柱、枪形梁和枪形梁附接支架限定封闭的结构桁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A柱安装到第一A柱。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上部连接支架,上部连接支架包括附接到第一A柱的第一凹入凸缘部分和附接到第二A柱的第二凹入凸缘部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附接到第二A柱和铰链柱的下部连接支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限定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其中第一A柱和第二A柱限定桁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舱室包括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A柱与由铰链柱的顶部限定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A柱与平面之间的角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A柱安装到第一A柱。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上部连接支架和下部连接支架,其中上部连接支架附接到第一A柱,并且下部连接支架附接到铰接柱。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舱室还包括面向前方的后排座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前支撑构件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A柱与由铰链柱的顶部限定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A柱与平面之间的角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A柱、第二A柱、铰链柱、前支撑构件和枪形梁附接支架限定封闭的结构桁架。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的第一A柱,并且包括框架组件。第一A柱可以承载挡风玻璃。框架组件可以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可以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该开口可以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第一A柱与由铰链柱的顶部限定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A柱与该平面之间的角度。第一A柱、第二A柱、铰链柱、枪形梁和枪形梁附接支架可以限定封闭的结构桁架。第二A柱可以通过上部连接支架安装到第一A柱。上部连接支架可以包括附接到第一A柱的第一凹入凸缘部分和附接到第二A柱的第二凹入凸缘部分。第二A柱可以通过下部连接支架安装到铰链柱。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的第一A柱,并且包括框架组件。第一A柱可以承载挡风玻璃。框架组件可以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框架组件可以限定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该开口可以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第一A柱和第二A柱可以限定桁架。舱室可以包括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和面向前方的后排座椅。根据本公开的又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可以包括跨越在车顶纵梁和前支撑构件之间的第一A柱,并且包括框架组件。第一A柱可以承载挡风玻璃。框架组件可以限定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该开口可以跨越在没有B柱的第二A柱和C柱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A柱的车辆,以用于消散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现有技术中典型的A柱和施加到车顶的车顶挤压载荷形式的车辆的平面图。图2是包括双A柱梁组件和施加到车顶的车顶挤压载荷形式的自主车辆框架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3截取的自主双A柱梁组件的详细视图。图4是将受驱动车辆(即具有单个A柱的自主车辆)的位移和具有第二A柱的自主车辆的位移进行比较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技术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以各种替代形式实施的本技术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缩小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使用本技术的代表性基础。参照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典型的车辆框架10的平面图。现有技术的车辆框架10包括沿着角度α设置并连接到车顶纵梁14的单个A柱12。角度α可以相对于铰链柱在从20度至45度的范围。A柱12可以从支撑构件(例如,枪形梁支架(未示出)或铰链柱18)延伸到车顶纵梁14。铰链柱18相对于铰链柱18连接到的门槛板20竖直地布置。B柱16连接车顶22和门槛板20。B柱16、A柱12和铰链柱18限定第一入口/出口开口30。B柱16和C柱35限定第二入口/出口开口32。车辆框架10限定包括第一排座椅和第二排座椅的舱室或内部部分。第一或前排面向后方的座椅60设置在由框架限定的舱室内,并且与第一入口/出口开口30对齐或邻近。如前所述,诸如自主车辆的车辆可以包括第一排面向后方的座椅,以允许第一排乘员面对坐在后排的乘员。第二或后排面向前方的座椅62设置在由框架限定的舱室内,并与第二入口/出口开口32对齐或邻近。乘员坐在第一排面向后方的座椅60内。由于A柱12的角度α,乘员的头部H延伸穿过车辆框架10的前窗24。用于静态车顶测试的载荷形式(L.F.)(有时称为压板)位于车辆框架10上方。一个示例性测试FMVSSNo.216要求将压板放置为与车辆框架10的车顶22接触,并且然后将压板向下压,从而模拟翻滚挤压期间车顶与地面的接触,其中,稳定地增加力,直到达到相当于车辆的未负载重量的3.0倍的力,并且头部合力小于50磅。FMVSSNo.216将测试板移动的距离限制为从接触点开始127mm(5英寸)。当施加载荷时,力F1从车顶通过B柱16传递,力F2通过A柱12传递,并且力F3通过铰链柱18传递。注意,载荷路径F2产生围绕铰链柱18和A柱12之间的交点的弯矩。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车辆框架10响应于17.5Kip的载荷而移位约3.75英寸。参照图2,示出了车辆框架100的平面图。车辆框架100可以用于自主车辆或传统车辆。车辆包括至少一个面向后方的第一排座椅160和至少一个面向前方的第二排座椅162。车辆框架100包括在车顶纵梁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所述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所述框架组件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所述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所述第二A柱和所述C柱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US 15/719,878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A柱,跨越在车顶纵梁和枪形梁之间,并且承载挡风玻璃;以及框架组件,包括跨越在所述车顶纵梁和铰链柱之间的第二A柱,并且包括C柱,所述框架组件限定具有面向后方的前排座椅的舱室的侧入口/出口开口,并且所述侧入口/出口开口跨越在没有B柱的所述第二A柱和所述C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柱与由所述铰链柱的顶部限定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A柱与所述平面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柱、所述第二A柱、所述铰链柱、所述枪形梁和枪形梁附接支架限定封闭的结构桁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柱安装到所述第一A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连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伊德·努希尔穆罕默德·里达·巴库什萨伊德·戴维·巴尔巴特贾梅尔·E·贝尔瓦法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