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80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包括锅体(2),锅体(2)包括第一外层(203)、中间层(201)和内层(202),第一外层(203)与内层(202)之间设有中间层(201),中间层(201)包括热传递层(2012)和第一真空层(2011),第一真空层(2011)设置在热传递层(2012)的两侧。还包括盖体(1),盖体(1)设置在锅体(2)上,盖体(1)包括第二外层(102)、第二真空层(103)和密封层(104),第二外层(102)与密封层(104)之间设有第二真空层(10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锅具保温效果、能在锅内保温食物、操作简单的优点。

A kind of pot which can be heated and kept wa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kitchen articles, and discloses a heated and insulating pot, which comprises a pot body (2), a pot body (2) including a first outer layer (203), an intermediate layer (201) and an inner layer (202), an intermediate layer (201) between the first outer layer (203) and an inner layer (202), a middle layer (201) including a heat transfer layer (2012) and a first vacuum layer (2011), and a first vacuum layer (2011) arranged in a heat transfer layer (2012). Both sides. The cover body (1)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pot body (2). The cover body (1) comprises a second outer layer (102), a second vacuum layer (103) and a sealing layer (104), and a second vacuum layer (103)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outer layer (102) and the sealing layer (104).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fting the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pot, being able to heat food in the pot,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
技术介绍
锅具是厨房中常用用品,能快速加热食物,当需要将加热后的食物保温时,需要将食物转移到保温餐具中,操作麻烦,并且在转移过程中食物中的热气容易散开,导致食物的保温效果大大降低。现有的锅具只能加热食物,而无法解决锅内食物保温的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既能加热又能保温的锅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锅具无法保温食物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第一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第一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中间层,中间层包括热传递层和第一真空层,第一真空层设置在热传递层的两侧。通过热传递层加热食物,通过第一真空层使加热后的食物达到保温效果。作为优选,锅体上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为铝或铁制成;锅体上设有放置食物的空腔,热传递层为热传导材料制成。通过隔热层提升锅体的保温效果,降低食物的热传递速度,从而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作为优选,还包括盖体,盖体设置在锅体上,盖体包括第二外层、第二真空层和密封层,第二外层与密封层之间设有第二真空层。通过第二真空层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使加热后的食物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温度。作为优选,盖体上设有密封槽,锅体上设有与密封槽配合的密封块。通过密封槽和密封块配合,降低锅体内食物热气的散发,从而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作为优选,密封块包括上水平段、左一圆弧段、左竖直段、左二圆弧段、左三圆弧段、下水平段和右竖直段,上水平段、左一圆弧段、左竖直段、左二圆弧段、左三圆弧段、下水平段和右竖直段依次连接。作为优选,盖体还包括手柄,手柄设置在第二外层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热传递层加热食物,通过第一真空层使加热后的食物达到保温效果。通过隔热层提升锅体的保温效果,降低食物的热传递速度,从而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通过第二真空层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使加热后的食物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温度。本技术的锅具在加热食物后还能通过锅体和盖体保温,解决了锅内食物保温的问题,避免将食物转移到保温餐具中保温,从而降低了人力转移食物的繁琐,并且由于避免了食物转移时与空气的热传递,因此提升了保温效果。本技术具有提升锅具保温效果、能在锅内保温食物、操作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密封块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盖体、101—手柄、102—第二外层、103—第二真空层、104—密封层、105—密封槽、2—锅体、201—中间层、2011—第一真空层、2012—热传递层、202—内层、203—第一外层、204—空腔、205—密封块、2051—上水平段、2052—左一圆弧段、2053—左竖直段、2054—左二圆弧段、2055—左三圆弧段、2056—下水平段、2057—右竖直段、3—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如图1-4所示,包括锅体2,锅体2包括第一外层203、中间层201和内层202,第一外层203与内层202之间设有中间层201,中间层201包括热传递层2012和第一真空层2011,第一真空层2011设置在热传递层2012的两侧。锅体2上设有隔热层3,锅体2上设有放置食物的空腔204。还包括盖体1,盖体1设置在锅体2上,盖体1包括第二外层102、第二真空层103和密封层104,第二外层102与密封层104之间设有第二真空层103。盖体1上设有密封槽105,锅体2上设有与密封槽105配合的密封块205。密封块205包括上水平段2051、左一圆弧段2052、左竖直段2053、左二圆弧段2054、左三圆弧段2055、下水平段2056和右竖直段2057,上水平段2051、左一圆弧段2052、左竖直段2053、左二圆弧段2054、左三圆弧段2055、下水平段2056和右竖直段2057依次连接。盖体1还包括手柄101,手柄101设置在第二外层102上。当需要加热空腔204内的食物时,将锅体放在热源上,热源通过热传递层2012给食物加热。当食物加热完成时,由于中间层201含有第一真空层2011,盖体1含有第二真空层103,从而使空腔204内的食物达到保温效果;并且在食物加热完成时将隔热层3贴在锅体2,从而降低食物的热传递,提升锅具的保温效果。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包括锅体(2),其特征在于:锅体(2)包括第一外层(203)、中间层(201)和内层(202),第一外层(203)与内层(202)之间设有中间层(201),中间层(201)包括热传递层(2012)和第一真空层(2011),第一真空层(2011)设置在热传递层(201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包括锅体(2),其特征在于:锅体(2)包括第一外层(203)、中间层(201)和内层(202),第一外层(203)与内层(202)之间设有中间层(201),中间层(201)包括热传递层(2012)和第一真空层(2011),第一真空层(2011)设置在热传递层(201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其特征在于:锅体(2)上设有隔热层(3),锅体(2)上设有放置食物的空腔(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可保温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1),盖体(1)设置在锅体(2)上,盖体(1)包括第二外层(102)、第二真空层(103)和密封层(104),第二外层(102)与密封层(104)之间设有第二真空层(10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正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乐嘉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