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船载雷达图像海上油膜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油膜识别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船载雷达图像的海上油膜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溢油污染是一个重大的海洋环境灾难[1],它给沿海生态系统和经济带来巨大危害[2]。在遥感传感器中,船载雷达对海上溢油的实时精确观测和跟踪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船载雷达图像中探测溢油仍处于初级阶段。自1988年以来,Tennyson与Atanasov等人已证明在适当的海洋条件下,应用船载雷达探测和跟踪来自后向散射强度图像中溢油的能力[3-4]。基于这一特性,出现了一些商业监测产品,如Miros、Seadarq、Furuno和Shira[5-7]。由于商业政策的保密性,其技术未被公开。它们的应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在大连716溢油事件发生后,Zhu、Liu、Xu等人公开发布了一些基于阈值技术的船载雷达溢油监测方法[8-10]。活动轮廓模型由于具有精确定位目标轮廓的能力,在遥感图像分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船载雷达图像的溢油检测中却鲜有应用。根据不同的轮廓表达形式,活动轮廓模型可分为参数活动轮廓模型和几何活动轮廓模型[1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船载雷达图像海上油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含有海杂波的船载雷达原始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B、应用基于区域的活动轮廓模型—LBF模型,进行油膜的初步识别;C、应用斑点噪声阈值法与最小可识别油膜面积阈值法,对海上油膜进行准确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船载雷达图像海上油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含有海杂波的船载雷达原始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B、应用基于区域的活动轮廓模型—LBF模型,进行油膜的初步识别;C、应用斑点噪声阈值法与最小可识别油膜面积阈值法,对海上油膜进行准确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A1、将船载雷达图像从极坐标系统转换至信号抽象世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A2、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对转换后的图像进行卷积运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x代表图像中的行号,y代表图像中的列号,f(x,y)代表图像中x行y列位置的灰度值;A3、对卷积处理后的图像,采用Otsu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值;A4、采用均值滤波器,对分割出的同频干扰进行降噪处理,均值滤波器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是噪声点左边最近的非噪声点与噪声之间的距离,n是右边对应的距离;A5、将降噪后的图像投影回直角坐标系统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膜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LBF活动轮廓模型在每次迭代时,定义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王海霞,张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