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32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与集水结构连通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通过送水支路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冷凝换热管中的冷凝水流回集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冷凝水,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更节能环保。

A Circulating Structure of Condensate Water and Air Conditio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ensate circulating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ing. The condensate circula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condensate heat exchanger tube, a water collecting structure for collecting condensate water, a drainage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ollecting structure, a condensate feeding branch for feeding condensate water into the condensate heat exchanger tube, and a condensate return water structure in the condensate heat exchang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full use of condensate water, improve the refrigeration efficiency of air conditioning,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室内机组在制冷过程中,在空调的管路表面会产生冷凝水,传统空调中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会通过溢流排水口或水泵直接排出,由于冷凝水通常温度较低,直接排出冷凝水的方式会造成冷量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对冷凝水进行利用的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07555853U的技术专利,其将冷凝水送回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再排出冷凝水,这种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冷凝水的冷量,但冷凝水在一次换热后即被直接排出,其冷量未被充分利用,仍然存在冷量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结构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凝水冷量浪费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及空调。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与集水结构连通的引流装置,引流装置通过送水支路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冷凝换热管中的冷凝水流回集水结构。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检测集水结构中冷凝水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与温度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连接的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根据接收到的冷凝水温度控制引流装置的工作状态。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低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优选的,引流装置通过排水支路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排出。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高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集水结构中的冷凝水排出。优选的,当冷凝水温度等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控制引流装置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优选的,引流装置包含与送水支路连接的水泵。优选的,引流装置还包含切换阀,切换阀切换水泵与送水支路连接或与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水支路连接。优选的,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带有冷媒换热管的换热器,集水结构收集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优选的,冷凝换热管设于换热器中。优选的,冷凝换热管和冷媒换热管交替间隔排布。优选的,冷凝换热管和冷媒换热管相互平行。优选的,换热器为蒸发器。优选的,集水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的下方。优选的,集水结构的顶部设有溢流排水口。优选的,集水结构为接水盘。优选的,冷凝换热管采用不锈钢管。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冷凝水从集水结构中送至冷凝换热管后,又从冷凝换热管流回集水结构,冷凝水可循环多次换热,冷凝水的冷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2、较通过检测冷凝水的温度将高温的冷凝水排出,保持冷凝换热管的冷却效果;3、冷凝换热管设于换热器中,与换热器中的冷媒换热管共同给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强化换热器的制冷效果,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更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中冷凝水循环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1、集水结构2和引流装置3,集水结构2用于收集冷凝水,引流装置3通过抽水管路7连通集水结构,引流装置3通过送水支路4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1,冷凝换热管1中的冷凝水流回集水结构2,冷凝换热管1可采用不锈钢管或其他能换热的管件。冷凝水循环结构通常应用在空调室内机组中,集水结构2收集机组制冷过程中空调管路表面产生的低温冷凝水,低温冷凝水通过引流装置3和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1后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然后从冷凝换热管1流回集水结构2,低温冷凝水可循环多次换热,冷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由于冷凝水在多次换热后温度会升高,为了保持冷凝换热管1的冷却效果,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主板5,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在集水结构2中对冷凝水温度进行检测,控制主板5与温度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3连接,控制主板5接收温度检测装置发送的冷凝水温度,并根据冷凝水温度控制引流装置3的工作状态。当冷凝水温度低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5控制引流装置将集水结构2中的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1。在优选实施例中,引流装置3还可以通过排水管路6将集水结构2中的冷凝水排出,由控制主板5根据冷凝水温度控制引流装置3将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1或排出,当冷凝水温度高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5控制引流装置3将集水结构2中的高温冷凝水排出,以避免集水结构2中的高温冷凝水与后续收集到的低温冷凝水换热,造成冷量浪费。当冷凝水温度等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控制主板5再控制引流装置3将低温冷凝水送入冷凝换热管1。其中,引流装置3包含与送水支路4连接的水泵,在优选实施例中,引流装置还包含切换阀,切换阀将水泵切换至与送水支路4连接或者与排水支路6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冷凝水循环结构还包括:带有冷媒换热管8的换热器9,集水结构2设置在换热器9的下方,收集换热器9产生的冷凝水,换热器9为蒸发器,集水结构2为接水盘。集水结构2的顶部设有溢流排水口,当集水结构2中冷凝水的水位到溢流排水口时,多余的冷凝水从溢流排水口排出。进一步的,冷凝换热管1设于换热器9中,与冷媒换热管8共同给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强化换热器9的制冷效果,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更节能环保。冷凝换热管1和冷媒换热管8交替间隔排布,并且冷凝换热管1和冷媒换热管8相互平行,使空气冷却更均匀,使用起来更舒适。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1)、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2)、与所述集水结构(2)连通的引流装置(3),所述引流装置(3)通过送水支路(4)将所述冷凝水送入所述冷凝换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管(1)中的冷凝水流回所述集水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循环结构,包括:冷凝换热管(1)、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结构(2)、与所述集水结构(2)连通的引流装置(3),所述引流装置(3)通过送水支路(4)将所述冷凝水送入所述冷凝换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管(1)中的冷凝水流回所述集水结构(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集水结构(2)中冷凝水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引流装置(3)连接的控制主板(5),所述控制主板(5)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冷凝水温度控制所述引流装置(3)的工作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凝水温度低于制冷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主板(5)控制所述引流装置(3)将所述集水结构(2)中的冷凝水送入所述冷凝换热管(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3)通过排水支路(6)将所述集水结构(2)中的冷凝水排出。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凝水温度高于所述制冷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主板(5)控制所述引流装置(3)将所述集水结构(2)中的冷凝水排出。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凝水温度等于所述制冷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主板(5)控制所述引流装置(3)将所述冷凝水送入所述冷凝换热管(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生郑志威秦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