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接充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96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接充电插头包括母座,包括具有一容腔的金属外壳,所述容腔开口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第一端面处,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母座的定位脚,所述定位脚的底侧设有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侧的金属外壳上设有卡扣;插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母座连接的卡接件以及与导电针接触的触点,所述触电设置在卡接件的同侧,所述触点连通本体上的插头舌片;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扣上固定,使导电针与触点完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插头采用将插头单独自带Mirco母座转换,可根据充电环境任意切换为合适的接口,操作简单,所有接口内电路设计完全按照标准协议连接,可实现与原充电据线同样充电效果。

A Fast Connecting Charging Plug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 charging plug including a base, including a metal housing with a capacitive cavity, the opening of the capacitive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end face of the metal housing, and the metal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foot for fixing the base. The bottom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foo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needles arranged in the capacitive cavity, and the metal on the side of the conductive needl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 the plug includes a body,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 connector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a contact point conta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needle. The electric shock is set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lamp connector, and the contact p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g tongue of the body; the clamp connector is fixed on the clamp, so that the conductive needle and the contact are fully contacted. The charging plug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Mirco base conversion with the plug alone, and can be switched to an appropriate interface arbitrarily according to the charging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ll the circuit designs in the interface are fully connec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otocol, and the charg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as same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charging data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接充电插头
本技术涉及抽点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快接充电插头。
技术介绍
手机的使用以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手机的电池用量使用时间有限,需要及时补充电量才能继续使用,电源充电技术以及发展的非常迅速,同时出现快充技术,即能够快速为手机电池充电,在短时间内充满,保障手机顺畅使用。现有的快充技术主要来自于适配器的改进,即提高适配器的充电电流和电压,以提高充电速度,但是适配器的使用必须使用原匹配的协议充电插头,更换其他充电插头却没有响应的而效果,对于可以更换的充电插头来讲更没有快速充电的效果。现有的可更换的多头插头,即自带Type-C插头以及Iphone插头的数据线,其连接方式仅为正负连接,无协议充电线路充电效果,更无法实现快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接充电插头,用以解决现有的充电插头充电慢以及多充点插头充电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充电插头,包括母座,包括具有一容腔的金属外壳,所述容腔开口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第一端面处,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母座的定位脚,所述定位脚的底侧设有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侧的金属外壳上设有卡扣;插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母座连接的卡接件以及与导电针接触的触点,所述触点设置在卡接件的同侧,所述触点连通本体上的插头舌片;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扣上固定,使导电针与触点完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母座上设有母座舌片,以及还用于向所述母座舌片进行馈电的馈电引脚。进一步地,所述母座通过所述定位脚向所述母座舌片馈电。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针包括:一正极导电针,一地导电针以及至少两个数据导电针。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包括并不限于Type-C插头或者Iphone插头。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充电插头采用将插头单独自带Mirco母座转换,可根据充电环境任意切换为合适的接口,操作简单,所有接口内电路设计完全按照标准协议连接,可实现与原充电据线同样充电效果,一转三插头外观简洁小巧,插头类型丰富,兼容市面95%以上数码产品充电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中母座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中母座的主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座;2、金属外壳;3、定位脚;4、导电针;5、卡扣;6、插头;7、本体;8、卡接件;9、触点;10、插头舌片;11、母座舌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其示出了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6,包括母座1,包括具有一容腔的金属外壳2,容腔开口设置于金属外壳2第一端面处,与金属外壳2连接设有用于固定母座1的定位脚3,定位脚3的底侧设有设置于容腔内的多个导电针4,导电针4侧的金属外壳2上设有卡扣5;插头6,包括本体7,本体7的端面上设有与母座1连接的卡接件8以及与导电针4接触的触点9,触点9设置在卡接件8的同侧,触点9连通本体7上的插头舌片10;卡接件8卡在卡扣5上固定,使导电针4与触点9完全接触。本技术的充电插头采用将插头单独自带Mirco母座1转换,可根据充电环境任意切换为合适的接口,所有接口内电路设计完全按照标准协议连接,可实现与原充电据线同样充电效果,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母座1上设有母座舌片11,以及还用于向母座舌片11进行馈电的馈电引脚。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母座舌片11设置在了母座1上,由于母座1在连接时的非封闭式安装形式,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母座舌片11能够实现正常工作,避免了全金属后壳的设计使得母座舌片11无法实现的情况。具体的,母座1通过定位脚3向母座舌片11馈电,其目的是需要对母座舌片11进行馈电,保证母座舌片11的正常工作。更具体的,导电针4包括:一正极导电针,一地导电针以及至少两个数据导电针,主要包括:一正极导电针,一地导电针以及三个数据导电针。导电针4一端位于容腔内,另一端伸出母座1,母座1通过导电针4另一端与主板上的电路连接,母座1上的母座舌片11通过馈电引脚与母座舌片11匹配电路连接。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容腔设置于金属外壳2第一端面处的开口为矩形开口设计,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导电针4,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其他开口的设置。其中,插头6包括并不限于Type-C插头(图1)或者Iphone插头(图4),其目的是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选择,插头6类型丰富,兼容市面95%以上数码产品充电需求。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充电插头的另一种结构,即Iphone充电插头,在使用时,方便应对不同的数码产品。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接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包括具有一容腔的金属外壳,所述容腔开口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第一端面处,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母座的定位脚,所述定位脚的底侧设有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侧的金属外壳上设有卡扣;插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母座连接的卡接件以及与导电针接触的触点,所述触点设置在卡接件的同侧,所述触点连通本体上的插头舌片;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扣上固定,使导电针与触点完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接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包括具有一容腔的金属外壳,所述容腔开口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第一端面处,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母座的定位脚,所述定位脚的底侧设有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多个导电针,所述导电针侧的金属外壳上设有卡扣;插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端面上设有与母座连接的卡接件以及与导电针接触的触点,所述触点设置在卡接件的同侧,所述触点连通本体上的插头舌片;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扣上固定,使导电针与触点完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艳山刘永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慧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