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83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器(10)具备由壳体(30)保持的端子(40)以及锁定构件(50)。另外,端子(40)构成为,在将该端子(40)保持于壳体(30)的状态下将线缆(20)插入收容空间(300)内时,接触部(431)与线缆(20)抵接。另外,锁定构件(50)构成为,在将该锁定构件(50)保持于壳体(30)的状态下将线缆(20)插入收容空间(300)内时,锁定部(521、531)与线缆(20)抵接。而且,通过使接触部(431)与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线缆(20)抵接而使端子(40)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使锁定部(521、531)与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线缆(20)抵接而使锁定构件(50)发生弹性变形。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10) has a terminal (40) held by the housing (30) and a locking member (50). In addition, the terminal (40) is composed of a contact part (431) and a cable (20) when the cable (20) is inserted into the receiving space (300) while the terminal (40) is maintained in the housing (30). In addition, the locking member (50) is composed of a locking part (521, 531) and a cable (20) when the cable (20) is inserted into the receiving space (300) while the locking member (50) is maintained in the housing (30), and the locking part (521, 531)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ble (20). Furthermore,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terminal (40) occurs by connecting the contact part (431) with the cable (20) applied along the cable insertion direction, an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locking member (50) occurs by connecting the locking part (521, 531) with the cable (20) applied along the cable insertion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连接器,例如日本特开平10-125416号公报(以下,标记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具备供FPC、FFC等片状的线缆插入的壳体、以及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收容于壳体且与插入壳体内的线缆导通连接的端子的连接器。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所谓的NON-ZIF(Non-ZeroInsertionForce;非零插入力)型的连接器,即公开了通过施加有插拔方向的力的线缆使端子弹性变形从而能够进行线缆的插拔的连接器。在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NON-ZIF型的连接器)的情况下,仅将插拔方向的力施加于线缆即能够进行线缆的插拔,因此能够使线缆的插拔作业性良好。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中,插入壳体的线缆仅由端子的弹性复原力保持,因此线缆可能会从壳体简单地脱落。另外,也已知如所谓的ZIF(ZeroInsertionForce;零插入力)型的连接器那样的、使用致动器等可动构件提高线缆保持力的连接器。然而,在使用致动器等可动构件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提高线缆保持力,但在线缆的插拔时需要操作致动器等可动构件,因此线缆的插拔作业性变差。这样,根据上述现有的技术,无法以不使线缆的插拔作业性变差的方式实现线缆保持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在提高线缆保持力的同时抑制线缆的插拔作业性变差的情况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具有供片状的线缆插拔的线缆插入开口的收容空间;端子,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导体电连接的接触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以及锁定构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被锁定部卡合的锁定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另外,所述端子构成为,在将该端子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线缆抵接。另外,所述锁定构件构成为,在将该锁定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线缆抵接。而且,通过使所述接触部与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端子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使所述锁定部与沿所述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锁定构件发生弹性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获得能够在提高线缆保持力的同时抑制线缆的插拔作业性变差的情况的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的线缆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a)是从一方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a)是后视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配置有端子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图,(a)是从一方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图,(a)是后视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图9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在配置有端子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10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立体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立体图。图13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中途且线缆未与端子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4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中途且线缆与端子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完成后的状态下的配置有端子的部位的剖视图。图16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中途且线缆未与锁定构件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7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中途且线缆与锁定构件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对向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插入线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是示出线缆的插入完成后的状态下的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的剖视图。图19是对由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壳体保持的端子及锁定构件与导入至收容空间内的线缆的顶端面沿线缆插拔方向观察到的图。图20是将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锁定构件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立体图。图22是将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23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锁定构件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立体图。图24是示出在第三变形例的连接器中使用的锁定构件的图,(a)是示出第一锁定构件的侧视图,(b)是示出第二锁定构件的侧视图。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四变形例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6是将第四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端子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27是将第四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28是将第五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端子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图29是将第五变形例的连接器在配置有锁定构件的部位切断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含有相同的结构要素。因此,以下对于这些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以下,将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方向)、将在电路基板安装有连接器的状态下触头所并列设置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Y方向)、将与Z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X方向)而进行说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位于电路基板的上方的状态下的上方规定为上下方向的上方。通过像上述那样规定,从而在利用图1~图24说明的连接器中,将线缆插入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线缆厚度方向成为前后方向(X方向),连接器的长边方向成为宽度方向(Y方向),线缆插拔方向成为上下方向(Z方向)。另外,对于图1~图24所示的连接器,将线缆中的导体露出的一侧规定为线缆的前方而进行说明。从而,与在将线缆插入连接器的状态下露出的导体对置的一侧成为连接器的前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备供FPC、FFC等线缆(被连接构件)20插入的绝缘性的壳体30。需要说明的是,线缆20形成为具有表面(前表面:一面)20a以及背面(后表面:另一面)20b的片状(平板状)。并且,线缆20具有挠性,能够将线缆20在线缆厚度方向上折弯(弯曲)(参照图1)。另外,连接器10具备由壳体30保持且与线缆20导通连接的触头(端子)40、以及由壳体30保持且用于提高插入的线缆20的保持力的锁定配件(锁定构件)50。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基板(被安装构件)60,通过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内而使线缆20与触头40导通连接,从而使线缆20与电路基板6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焊料以及助焊剂作为安装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具有供片状的线缆插拔的线缆插入开口的收容空间;端子,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导体电连接的接触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以及锁定构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被锁定部卡合的锁定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所述端子构成为,在将该端子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线缆抵接,所述锁定构件构成为,在将该锁定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线缆抵接,通过使所述接触部与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端子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使所述锁定部与沿所述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锁定构件发生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4 JP 2017-232639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具有供片状的线缆插拔的线缆插入开口的收容空间;端子,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导体电连接的接触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以及锁定构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线缆的被锁定部卡合的锁定部,且由所述壳体保持,所述端子构成为,在将该端子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线缆抵接,所述锁定构件构成为,在将该锁定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线缆抵接,通过使所述接触部与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端子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使所述锁定部与沿所述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抵接而使所述锁定构件发生弹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端子保持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线缆未插入所述收容空间的状态下,在所述收容空间中的配置有所述接触部的部位,形成有使供所述线缆插入的一侧的线缆厚度方向的间隔小于所述线缆的厚度的第一间隙,所述端子以能够在通过沿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将所述第一间隙打开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式由所述壳体保持,在将所述锁定构件保持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线缆未插入所述收容空间的状态下,在所述收容空间中的配置有所述锁定部的部位,形成有使供所述线缆插入的一侧的所述线缆厚度方向的间隔小于所述线缆的厚度的第二间隙,所述锁定构件以能够在通过沿所述线缆插拔方向被施力的所述线缆将所述第二间隙打开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式由所述壳体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对保持有所述端子以及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壳体沿所述线缆插拔方向进行观察的状态下,所述接触部的一部分以及所述锁定部的一部分与被导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所述线缆的顶端面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形成为将板状的构件在板厚方向上折弯而成的形状,通过使所述端子沿板厚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体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形成为薄板状,通过使所述锁定构件沿与板厚方向交叉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被锁定部卡合。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拓哉志田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