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6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包括车体和排气系统,车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分解箱和处理箱,分解箱位于处理箱的左侧,排气系统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排气系统的一端与分解箱的左侧连通,分解箱内腔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层外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解箱、处理箱、进气管、夹层外套、绝热板、夹层内套、衬板、承载板、冷却箱、连接管、气泵、过滤箱和出气管的设置,能够使蜗轮排出废气的一部分得到净化并且进行利用,达到了循环再利用的效果,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排气系统虽说能够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但是任然会残留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为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家庭的收入也日渐改善,并且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因此汽车行业也在飞速发展,随着城市中的汽车数量日益增加,给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汽车排放的尾气一直是污染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而且现有的汽车排气系统虽说能够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但是任然会残留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具备循环再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排气系统虽说能够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但是任然会残留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包括车体和排气系统,所述车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分解箱和处理箱,所述分解箱位于处理箱的左侧,所述排气系统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排气系统的一端与分解箱的左侧连通,所述分解箱内腔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层外套,所述夹层外套远离分解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热板,所述绝热板远离夹层外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层内套,所述夹层内套远离绝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衬板,所述衬板远离夹层内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处理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分解箱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贯穿冷却箱并延伸至冷却箱的外部连通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底部与处理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右端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右侧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的右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右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的外部。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材质为陶瓷,所述承载板的表面开设有微孔,且微孔的表面涂设有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主要材质为金属铂。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冷却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封,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优选的,所述制冷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制冷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石英砂过滤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分解箱、处理箱、进气管、夹层外套、绝热板、夹层内套、衬板、承载板、冷却箱、连接管、气泵、过滤箱和出气管的设置,能够使蜗轮排出废气的一部分得到净化并且进行利用,达到了循环再利用的效果,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排气系统虽说能够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但是任然会残留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催化剂的主要材质为金属铂,因为金属铂能够与汽车尾气中的CO、HC和NOx三种气体进行氧化反应,从而将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通过水封的设置,能够防止冷却液从连接管与冷却箱的连接处渗出造成浪费同时导致冷却效果降低,通过制冷箱和半导体制冷片的设置,能够对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使冷却液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通过散热扇和散热孔的设置,能够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使其制冷效果更好,通过活性炭过滤板和石英砂过滤板的设置,能够将冷却后气体中的微小颗粒,以及杂质进行过滤得到纯净的空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箱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承载板局部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制冷箱正视剖面图。图中:1车体、2排气系统、3分解箱、4处理箱、5进气管、6夹层外套、7绝热板、8夹层内套、9衬板、10承载板、11冷却箱、12连接管、13气泵、14过滤箱、15出气管、16催化剂、17水封、18制冷箱、19半导体制冷片、20散热扇、21活性炭过滤板、22石英砂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包括车体1和排气系统2,车体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分解箱3和处理箱4,分解箱3位于处理箱4的左侧,排气系统2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5,进气管5远离排气系统2的一端与分解箱3的左侧连通,分解箱3内腔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层外套6,夹层外套6远离分解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热板7,绝热板7远离夹层外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层内套8,夹层内套8远离绝热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衬板9,衬板9远离夹层内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处理箱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1,冷却箱11的内腔填充有冷却液,分解箱3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右端贯穿冷却箱11并延伸至冷却箱11的外部连通有气泵13,气泵13的底部与处理箱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气泵13的右端连通有过滤箱14,过滤箱14的右侧与处理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箱14的右端连通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右端贯穿处理箱4并延伸至处理箱4的外部,承载板10的材质为陶瓷,承载板10的表面开设有微孔,且微孔的表面涂设有催化剂16,催化剂16的主要材质为金属铂,通过催化剂16的主要材质为金属铂,因为金属铂能够与汽车尾气中的CO、HC和NOx三种气体进行氧化反应,从而将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连接管12与冷却箱11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封17,冷却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8,制冷箱18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9,通过水封17的设置,能够防止冷却液从连接管12与冷却箱11的连接处渗出造成浪费同时导致冷却效果降低,通过制冷箱18和半导体制冷片19的设置,能够对冷却箱11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使冷却液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更好,制冷箱18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20,制冷箱18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通过散热扇20和散热孔的设置,能够在半导体制冷片19工作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使其制冷效果更好,过滤箱14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板21,过滤箱14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石英砂过滤板22,通过活性炭过滤板21和石英砂过滤板22的设置,能够将冷却后气体中的微小颗粒,以及杂质进行过滤得到纯净的空气,通过分解箱3、处理箱4、进气管5、夹层外套6、绝热板7、夹层内套8、衬板9、承载板10、冷却箱11、连接管12、气泵13、过滤箱14和出气管15的设置,能够使蜗轮排出废气的一部分得到净化并且进行利用,达到了循环再利用的效果,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排气系统虽说能够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但是任然会残留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问题。使用时,汽车的电瓶能够为气泵13提供电能,并且气泵13与汽车的启停是同步的,气泵13工作的时候,通过连接管12的作用使分解箱3的内部产生负压,并且在负压作用下使进气管5将排气系统2中的一部分尾气吸入到分解箱3内部,当尾气进入到分解箱3内部的时候,尾气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包括车体(1)和排气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分解箱(3)和处理箱(4),所述分解箱(3)位于处理箱(4)的左侧,所述排气系统(2)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远离排气系统(2)的一端与分解箱(3)的左侧连通,所述分解箱(3)内腔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层外套(6),所述夹层外套(6)远离分解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热板(7),所述绝热板(7)远离夹层外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层内套(8),所述夹层内套(8)远离绝热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衬板(9),所述衬板(9)远离夹层内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处理箱(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1),所述冷却箱(11)的内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分解箱(3)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右端贯穿冷却箱(11)并延伸至冷却箱(11)的外部连通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的底部与处理箱(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3)的右端连通有过滤箱(14),所述过滤箱(14)的右侧与处理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4)的右端连通有出气管(15),所述出气管(15)的右端贯穿处理箱(4)并延伸至处理箱(4)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废气循环利用功能的汽车涡轮增压管路,包括车体(1)和排气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分解箱(3)和处理箱(4),所述分解箱(3)位于处理箱(4)的左侧,所述排气系统(2)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远离排气系统(2)的一端与分解箱(3)的左侧连通,所述分解箱(3)内腔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层外套(6),所述夹层外套(6)远离分解箱(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热板(7),所述绝热板(7)远离夹层外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层内套(8),所述夹层内套(8)远离绝热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衬板(9),所述衬板(9)远离夹层内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处理箱(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1),所述冷却箱(11)的内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分解箱(3)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右端贯穿冷却箱(11)并延伸至冷却箱(11)的外部连通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的底部与处理箱(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13)的右端连通有过滤箱(14),所述过滤箱(14)的右侧与处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起张宝新崔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翎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