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28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于箱体顶部,且与箱体之间配合卡接,所述箱盖顶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设置有一级过滤网,所述一级过滤网一端向上倾斜设有挡板以及了另一端向下倾斜设有导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多级过滤网对中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级处理,并利用多重活性炭吸附板对中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对中水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抽拉式的二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板,可利用把手将二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板抽出进行除渣或更换,操作简单,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中水处理是将不可直接引用的水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后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社会条件下,对雨水、含沙量多的河水等无法直接引用的水资源进行处理后再利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但现有的中水回用装置对水的处理效果不是很好,且清理十分麻烦。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中水回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装置,通过利用多级过滤网对中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级处理,并利用多重活性炭吸附板对中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对中水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抽拉式的二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板,可利用把手将二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板抽出进行除渣或更换,操作简单,清理方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于箱体顶部,且与箱体之间配合卡接,所述箱盖顶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设置有一级过滤网,所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于箱体顶部,且与箱体之间配合卡接,所述箱盖顶部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底部设置有一级过滤网(6),所述一级过滤网(6)一端向上倾斜设有挡板(7)以及了另一端向下倾斜设有导料板(8),所述挡板(7)以及导料板(8)两端分别与一级过滤网(6)和其对应侧的箱体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箱体一侧贯穿设有排渣口(9),所述导料板(8)底端与排渣口(9)底端相贴合,所述一级过滤网(6)底部设置有二级过滤网(10),所述箱体内腔一侧固定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于箱体顶部,且与箱体之间配合卡接,所述箱盖顶部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底部设置有一级过滤网(6),所述一级过滤网(6)一端向上倾斜设有挡板(7)以及了另一端向下倾斜设有导料板(8),所述挡板(7)以及导料板(8)两端分别与一级过滤网(6)和其对应侧的箱体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箱体一侧贯穿设有排渣口(9),所述导料板(8)底端与排渣口(9)底端相贴合,所述一级过滤网(6)底部设置有二级过滤网(10),所述箱体内腔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插槽(11)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插孔,所述二级过滤网(10)套设于插孔内部,且二级过滤网(10)一端插接于第一插槽(11)内,所述二级过滤网(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门(12),所述第一封门(12)表面设置有第一把手(13),所述二级过滤网(10)底部倾斜设有引流板(16),所述引流板(16)顶端与箱体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引流板(16)底部一端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对应位置的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插槽(21),所述第二插槽(21)与引导槽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17),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7)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置在引导槽和第二插槽(21)内部,所述活性炭吸附板(1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封门(18),所述第二封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