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22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和井道,所述基础为预制的装配体,上端固设预埋件,所述井道由若干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向上层层装配而成,最下层的那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与所述预埋件通过螺栓固接。装配式电梯井道基础和上部井道框架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进行拼接安装,装配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梯井道施工的工期问题,与已有装配式电梯井道技术相比工期更短、对周围环境影响更小,工期可缩短50%。

A fully modular assembly elevator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y modular assembly elevator shaft, which comprises a foundation and a shaft. The foundation is a prefabricated assembly, and the upper end is fixed with embedded parts. The shaft i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steel structure standard module units to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lowest steel structure standard module unit and the embedded parts are fixed by bolts. The assembly elevator shaft foundation and the upper shaft frame can b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The site only needs splicing and installation. The assembly degree is high,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raditional elevator shaf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ssembly elevator shaf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smaller,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can be shortened by 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建筑物高度明显提高,电梯取代楼梯成为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必须设施。而且老旧多层建筑加装外挂电梯也成为一种潮流,能够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便利。但是传统电梯井道施工存在工期较长、现场施工质量差、占用空间大、噪音大、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等问题。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促生了电梯井道快速装配式施工,电梯井道装配式施工不仅能解决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而且对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电梯井道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申请号为ZL201420279740.9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电梯井道,该装配式电梯井道由井道本体和基础底座组成,上部电梯井道主体存在连接节点多、现场组装复杂,对构件预制和现场吊装精度要求高,基础底座存在传力不明确、预制底板和侧板间存在接缝、防水效果不好等问题。为解决外加电梯井道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申请号为ZL201710280290.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框架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该装配式电梯井道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现场灌浆拼装,较传统电梯井道现场施工快速,但是混凝土预制构件较重,构件预埋件预制较为复杂,现场仍需要灌注混凝土作业,装配化程度不高,而且井道基础没有实现装配式施工。为实现电梯基础装配式施工,申请号为ZL201720324835.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电梯井道,该装配式电梯井道由若干矩形框架结构和外围玻璃或铝塑板组成,电梯井道主体存在连接节点较多、现场组装复杂,对构件预制和现场吊装精度要求高,井道基础没有实现装配式施工。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寻找一种预制构件简单、现场装配快捷、受力合理、装配化程度高的装配式电梯井道成为推进电梯快速装配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该装配式电梯井道结构新颖独特,安装方便,装配化程度高,钢结构井道结构受力合理、传力简单明确、刚度大,下部基础接缝严密、防水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和井道,所述基础为预制的装配体,上端固设预埋件,所述井道由若干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向上层层装配而成,最下层的那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与所述预埋件通过螺栓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包括底板、柱墩,四个预制侧板,所述底板与柱墩预制为一体,所述柱墩上设有四个槽体,每个所述槽体包括两个竖向和一个横向卡槽,每个所述预制侧板三面设有企口,四个所述预制侧板通过其上的所述企口与四个所述槽体的卡槽装配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包括4根立柱、12根横梁和16根支撑,每4根横梁形成矩形框架,立柱与任一横梁垂直且固接于矩形框架的角处,立柱之间相互平行,矩形框架将所有立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支撑一端分别固接于相对两侧横梁的中点,另一端固接于两部分立柱的中点,呈菱形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厚度不小于250mm;所述槽体的壁厚不小于100mm,槽体的两个侧壁外边缘与柱墩边缘平齐;所述预制侧板厚度不小于250mm,其上的企口厚度与槽体宽度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柱墩设于底板的四个角部,所述柱墩外的边缘距所述底板的边缘不小于500mm,柱墩截面尺寸不小于400mm×400mm,槽体深度不小于300mm,柱墩顶部设置所述预埋件,预埋件的顶部上设有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侧板企口在现场插入所述槽体内并采用灌浆料将二者之间的缝隙灌实。进一步地,在基础内表面设置防水砂浆防水层或在基础外表面设置防水卷材防水层。进一步地,立柱与横梁在工厂采用焊接连接,立柱在横梁翼缘对应位置焊接横向加劲肋。进一步地,支撑仅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柱弱轴立面上布置,两个立柱强轴立面上不布置支撑,支撑与立柱和横梁在工厂内焊接连接。进一步地,在立柱上、下端部位置设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将相邻两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固接在一起;上矩形框架的顶部和下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抗剪连接件,上、下矩形框架上的抗剪连接件的位置对应并相互啮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采用菱形支撑,不仅外形美观,有效提高了立柱弱轴稳定承载力,增加了立柱弱轴方向上的刚度,同时也便于电梯导轨固定。2、装配式电梯井道基础和上部井道框架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进行拼接安装,装配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梯井道施工的工期问题,与已有装配式电梯井道技术相比工期更短、对周围环境影响更小,工期可缩短50%。3、装配式电梯井道采用与电梯井规格和建筑物层高对应的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立柱端部螺栓连接,横梁翼缘抗剪连接件啮合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质量可靠,解决已有装配式电梯井道预制构件复杂、现场组装繁琐、整体受力困难、结构受力不合理等问题,安全可靠,经济适用。附图说明图1、全装配式电梯井道示意图图2、装配式电梯基础示意图图3、装配式电梯井道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示意图图4、装配式电梯井道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钢柱强轴立面图图5、装配式电梯井道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钢柱弱轴立面图图6、装配式电梯井道框架模块单元平面图图7、装配式电梯井道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拼接示意图图8、装配式电梯井道框架模块拼接处钢梁抗剪连接件构造示意图图中,1基础底板;2柱墩;3预制墙板;4企口;5灌浆料;6预埋件;7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8立柱;9横梁;10支撑;11加劲肋;12抗剪连接件;13螺栓孔;1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和井道,所述基础为预制的装配体,上端固设预埋件6,所述井道由若干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向上层层装配而成,最下层的那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与所述预埋件6通过螺栓固接。所述基础包括底板1、柱墩2,四个预制侧板3,所述底板与柱墩预制为一体,所述柱墩上设有四个槽体4,每个所述槽体4包括两个竖向和一个横向卡槽,每个所述预制侧板三面设有企口5,四个所述预制侧板通过其上的所述企口5与四个所述槽体的卡槽装配在一起。所述底板厚度不小于250mm。所述柱墩设于底板的四个角部,所述柱墩外的边缘距所述底板的边缘不小于500mm,柱墩截面尺寸不小于400mm×400mm,槽体深度不小于300mm,柱墩顶部设有锚栓6或预埋钢板。所述槽体的壁厚不小于100mm,槽体的两个侧壁外边缘与柱墩边缘平齐。所述预制侧板厚度不小于250mm,其上的企口厚度与槽体宽度相匹配。所述预制侧板企口在现场插入所述槽体内并采用灌浆料将二者之间的缝隙灌实。在基础内表面设置防水砂浆防水层或在基础外表面设置防水卷材防水层。所述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包括4根立柱8、12根横梁9和16根支撑10,每4根横梁形成矩形框架,立柱与任一横梁垂直且固接于矩形框架的角处,立柱之间相互平行,矩形框架将所有立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支撑一端分别固接于相对两侧横梁的中点,另一端固接于两部分立柱的中点,呈菱形布置。立柱与横梁在工厂采用焊接连接,立柱在横梁翼缘对应位置焊接横向加劲肋11。支撑仅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立柱弱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和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为预制的装配体,上端固设预埋件(6),所述井道由若干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向上层层装配而成,最下层的那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与所述预埋件(6)通过螺栓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和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为预制的装配体,上端固设预埋件(6),所述井道由若干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向上层层装配而成,最下层的那个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与所述预埋件(6)通过螺栓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包括底板(1)、柱墩(2),四个预制侧板(3),所述底板与柱墩预制为一体,所述柱墩上设有四个槽体(4),每个所述槽体(4)包括两个竖向和一个横向卡槽,每个所述预制侧板三面设有企口(5),四个所述预制侧板通过其上的所述企口(5)与四个所述槽体的卡槽装配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标准模块单元(7)包括4根立柱(8)、12根横梁(9)和16根支撑(10),每4根横梁形成矩形框架,立柱与任一横梁垂直且固接于矩形框架的角处,立柱之间相互平行,矩形框架将所有立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支撑一端分别固接于相对两侧横梁的中点,另一端固接于两部分立柱的中点,呈菱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模块装配式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厚度不小于250mm;所述槽体的壁厚不小于100mm,槽体的两个侧壁外边缘与柱墩边缘平齐;所述预制侧板厚度不小于250mm,其上的企口厚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奇杨致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茂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