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75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灭火喷头。升降机构包括主水管、支水管、丁字形三通管、弹簧和储水箱,主水管旋转密封连接丁字形三通管横向的两端,支水管的一端连接丁字形三通管纵向的一端,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喷头,储水箱设置在支水管上,支水管通过弹簧连接装置所在空间的顶部;灭火喷头包括旋流增压模块和喷嘴模块,旋流增压模块包括切向槽单元和直射截留单元,切向槽单元在支水管内连接安装端,直射截留单元在支水管内连接切向槽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以垂直状态进行高效灭火;能够在有风的环境下也能进行高效的灭火,保证了良好的整体灭火的性能。

An automatic landing, wind-resistant and high-pressure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landing wind-resistant high-pressure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fire extinguishing sprinkler. Th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main water pipe, branch water pipe, T-shaped tee pipe, spring and water storage tank. The main water pipe rotates and seals to connect the horizontal ends of T-shaped tee pipe, one end of branch water pipe connects the longitudinal end of T-shaped tee pipe, the other end of branch water pipe connects the fire extinguishing sprinkler,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branch water pipe, and the branch water pipe fires and sprays through the top of the space where the spring connection device is located. The head includes swirl booster module and nozzle module. The swirl booster module includes tangential groove unit and direct interception unit. The tangential groove unit connects the installation end in the branch pipe, and the direct interception unit connects the tangential groove unit in the branch pip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xtinguish the fire in a vertical state when a fire occurs,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extinguish the fire in a windy environment, thus ensuring a good overall fire extinguish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为新兴的消防灭火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消防领域。细水雾喷嘴是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雾化性能是灭火效率的保证。但是在一些半开放式的大型室内空间,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强烈的侧风,使用传统的细水雾喷头传统喷头雾化角小,容易被风吹散,使得灭火性能较低。并且,对于半开放式的大型室内空间,因为其层高较高,现有的处于较高水平面的灭火喷嘴会降低灭火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灭火喷头,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主水管、支水管、丁字形三通管、弹簧和储水箱,所述主水管旋转密封连接丁字形三通管横向的两端,所述支水管的一端连接丁字形三通管纵向的一端,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喷头,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支水管上,所述主水管和支水管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水管通过弹簧连接装置所在空间的顶部;所述灭火喷头包括旋流增压模块和喷嘴模块,所述旋流增压模块包括切向槽单元和直射截留单元,所述喷嘴模块上设有一安装端,所述支水管套嵌在安装端的外圈,所述的切向槽单元在支水管内连接安装端,所述的直射截留单元在支水管内连接切向槽单元,所述切向槽单元和直射截留单元的直径均小于支水管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的切向槽单元为圆环柱形状,在圆环柱的环壁上设有多条贯通环壁的切向槽。进一步地,所述的直射截留单元包括互相连接的端盖部和嵌入部,所述的嵌入部插入切向槽单元的圆环孔,所述的端盖部覆盖切向槽单元的一个端面;直射截留单元内设有一个贯穿端盖部和嵌入部的直射截留孔,该直射截留孔通向切向槽单元的圆环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切向槽数量为三条。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嘴模块包括直射式喷嘴、旋流式喷嘴和细水雾射流喷嘴,所述细水雾射流喷嘴位于喷嘴模块的底部中央,所述直射式喷嘴和旋流式喷嘴均匀分布在细水雾射流喷嘴的四周。进一步地,三个旋流式喷嘴和三个细水雾射流喷嘴交替分布在细水雾射流喷嘴的四周。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流式喷嘴和细水雾射流喷嘴出水口,以及细水雾射流喷嘴出水口和细水雾射流喷嘴出水口形成的喷射夹角均为35~48度。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流式喷嘴内部设有螺旋型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普通状态下,升降机构的弹簧将灭火喷头收拢在室内空间的较高处,能够起到节省空间和美观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灭火装置通水,储水箱内逐渐灌满水,灭火喷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降直至垂直状态,使其能够更接近火源,并且,储水箱能够起到临时蓄水和增压的效果,提升灭火喷头的灭火效率和性能。2、在旋流增压模块中,通过切向槽单元的水流形成旋流水和通过直射截留单元的直流水混合,形成强紊流运动,为喷嘴模块增压,提升其水流喷射的压力,使喷嘴模块喷射出的水流具有更大的喷射距离,形成更大的雾化锥角,能够在有风的环境下也能进行高效的灭火,保证了良好的整体灭火的性能。3、喷嘴模块采用直射式喷嘴和旋流式喷嘴均匀分布在细水雾射流喷嘴的四周的结构,旋流式喷嘴内部呈螺旋式,水流进入喷嘴后以直径小的细雾状喷出;直射式喷嘴内部呈直线型,使水流以直径较大的细雾状喷出。因此,直射式喷嘴穿透力较强,细水雾雾滴直径大,在有风的情况下能起到主要的灭火作用,旋流式喷嘴起辅助作用;在无风或者风力较小时,旋流式喷嘴细水雾雾滴直径小,灭火效率高,起主要灭火作用,直射式起辅助作用,两种喷嘴类型结合可以满足各种情况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灭火喷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灭火喷头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切向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直射式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旋流式喷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升降机构,11、主水管,12、支水管,13、丁字形三通管,14、弹簧,15、储水箱,2、灭火喷头,21、旋流增压模块,211、切向槽单元,211a、切向槽,212、直射截留单元,212a、端盖部,212b、嵌入部,212c、直射截留孔,22、喷嘴模块,221、安装端,222、直射式喷嘴,223、旋流式喷嘴,224、细水雾射流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和灭火喷头2。升降机构1包括主水管11、支水管12、丁字形三通管13、弹簧14和储水箱15。主水管11通过现有的旋转密封方式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横向的两端,使得丁字形三通管13能够沿着主水管11的轴向进行旋转。支水管12的左侧一端密封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纵向的一端,支水管12的右侧一端连接灭火喷头2。储水箱15设置在支水管12上靠近灭火喷头2的一端。主水管11布置在所在半开放式空间(比如仅有顶部顶棚,四周没有墙壁的商场)的天花板下方,支水管12通过弹簧14连接在天花板上,使得主水管11和支水管12能够处于同一水平面。当发生火灾时,有压水进入主水管11,并通过支水管12流入储水箱15中,随着储水箱15中水量的增多,弹簧14在水的重力作用下被拉伸,使丁字形三通管13发生旋转,带动支水管12向下摆动直至处于垂直状态,然后进行灭火。支水管12下摆后能够让灭火喷头2能够更接近火源,并且储水箱15能够起到临时蓄水和增压的效果,提升灭火喷头2的灭火效率和性能。灭火结束后,随着储水箱15中水量的减少,水的重力不足以使弹簧14处于拉伸状态,则支水管12重新恢复为水平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灭火喷头2包括旋流增压模块21和喷嘴模块22。其中,旋流增压模块21包括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喷嘴模块22上设有一安装端221,支水管1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嵌在安装端221的外圈。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均位于支水管12内。切向槽单元211为一个圆环柱形状,其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端221的上端面。在圆环柱的环壁上设有多条贯通环壁的切向槽211a,本实施例中为三条切向槽211a。直射截留单元212包括端盖部212a和嵌入部212b,嵌入部212b向下插入切向槽单元211的圆环孔中,端盖部212a覆盖切向槽单元211的上端面。在直射截留单元212内还设有一个贯穿端盖部212a和嵌入部212b的直射截留孔212c,通向切向槽单元211的圆环孔内。同时,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的直径均小于支水管12的直径。当支水管12的水流进入灭火喷头2时,一部分的水流从切向槽单元211的切向槽211a流入圆环孔内形成旋流水,另一部分的水流通过直射截留单元212的直射截留孔212c直接进入圆环孔形成直流水,旋流水和直流水会合在圆环孔内形成强紊流运动,为喷嘴模块22增压,提升其水流喷射的压力,使喷嘴模块22喷射出的水流具有更大的喷射距离,能够形成更大的雾化锥角。如图3和图5~7所示,喷嘴模块22包括直射式喷嘴222、旋流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和灭火喷头(2),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主水管(11)、支水管(12)、丁字形三通管(13)、弹簧(14)和储水箱(15),所述主水管(11)旋转密封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横向的两端,所述支水管(12)的一端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纵向的一端,支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喷头(2),所述储水箱(15)设置在支水管(12)上,所述主水管(11)和支水管(12)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水管(12)通过弹簧(14)连接装置所在空间的顶部;所述灭火喷头(2)包括旋流增压模块(21)和喷嘴模块(22),所述旋流增压模块(21)包括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所述喷嘴模块(22)上设有一安装端(221),所述支水管(12)套嵌在安装端(221)的外圈,所述的切向槽单元(211)在支水管(12)内连接安装端(221),所述的直射截留单元(212)在支水管(12)内连接切向槽单元(211),所述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的直径均小于支水管(12)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和灭火喷头(2),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主水管(11)、支水管(12)、丁字形三通管(13)、弹簧(14)和储水箱(15),所述主水管(11)旋转密封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横向的两端,所述支水管(12)的一端连接丁字形三通管(13)纵向的一端,支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喷头(2),所述储水箱(15)设置在支水管(12)上,所述主水管(11)和支水管(12)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水管(12)通过弹簧(14)连接装置所在空间的顶部;所述灭火喷头(2)包括旋流增压模块(21)和喷嘴模块(22),所述旋流增压模块(21)包括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所述喷嘴模块(22)上设有一安装端(221),所述支水管(12)套嵌在安装端(221)的外圈,所述的切向槽单元(211)在支水管(12)内连接安装端(221),所述的直射截留单元(212)在支水管(12)内连接切向槽单元(211),所述切向槽单元(211)和直射截留单元(212)的直径均小于支水管(12)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向槽单元(211)为圆环柱形状,在圆环柱的环壁上设有多条贯通环壁的切向槽(211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起落抗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射截留单元(212)包括互相连接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石丽娜樊恩玺王庆渠韩路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