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68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打磨机构、切线机构、工作平台、控制装置、感应装置、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弹簧软管先通过牵引机构进入工作平台界面,然后切线结构感应到弹簧软管到位后进行弹簧软管的剪切,剪切后的弹簧软管由拾取机构进行抓取送至打磨机构进行弹簧内圆打磨,打磨后的弹簧软管由转移机构转移到存储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并了四个连续的操作过程,实现了对弹簧软管的自动切线打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多余劳动力的浪费。

Automatic tangential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spring hose of hemostatic forceps, biopsy forceps and foreign body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angential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the spring hose of hemostatic forceps, biopsy forceps and foreign body forceps, an automatic tangential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the spring hose of hemostatic forceps, biopsy forceps and foreign body forceps, including a traction mechanism, a grinding mechanism, a tangential mechanism, a working platform, a control device, an induction device,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pick-up mechanism. The spring hose enters the work first through a traction mechanism. Platform interface is made, and then the tangent structure is sensed to the spring hose and sheared. The sheared spring hose is grabbed by the pickup mechanism and sent to the grinding mechanism for spring inner circle grinding. The grinded spring hose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transfer mechanism to the storage area.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four continuous operation processes, realizes automatic tangential grinding of spring hose, has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greatly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waste of surplus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微创手术患处缝合夹作为医学治疗里面常用的治疗工具,用于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进行观察、取样和治疗,弹簧软管作为制备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微创手术患处缝合夹的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被要求在使用时不能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因此,弹簧软管需要做到截面光滑。传统上,弹簧软管在经过相应的绕制设备绕制成型之后,还需要有专门的机器对弹簧软管进行切线,然后工人将切好线的弹簧软管运送到下一个操作工人手中,下一个操作工人再用专门的机器对切线之后的弹簧软管逐个进行打磨,这种分开的对弹簧软管进行切线、打磨的操作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打磨机构、切线机构、工作平台、控制装置、感应装置、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打磨机构和切线机构设置在工作平台的同一侧,所述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分别安装在工作平台,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牵引机构、打磨机构、切线机构、感应装置、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打磨机构、切线机构、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上。弹簧软管先通过牵引机构进入工作平台界面,然后切线结构感应到弹簧软管到位后进行弹簧软管的剪切,剪切后的弹簧软管由拾取机构进行抓取送至打磨机构进行弹簧内圆打磨,打磨后的弹簧软管由转移机构转移到存储区。感应装置为传统的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打磨机构、切线机构、转移机构和拾取机构上,当各机构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弹簧软管到位之后,就会通过控制装置对各机构进行发送工作命令,控制装置就是传统的控制终端,由单片机和电源组成。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主体和牵引接头,所述牵引主体与牵引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主体包括牵引推动装置和运输管道,所述牵引主体的运输管道与牵引接头连通,所述牵引接头与切线机构对应。弹簧软管先人工放入运输管道,然后由牵引推动装置将弹簧软管向牵引接头端推出。牵引推动装置可以是电机或者气缸带动的推板或者夹具结构,是常用的机械结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固定柱、切线控制箱和第一剪切刀,所述切线固定柱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切线固定柱用于支撑切线控制箱,所述切线固定柱的外侧固定有切线控制箱,所述切线控制箱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切线控制箱下设置有第一剪切刀,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切线控制箱来控制第一剪切刀进行剪切,所述第一剪切刀设置在牵引接头与工作平台之间,所述第一剪切刀的刀口对应着牵引接头,当牵引接头端输送过来弹簧软管的时候,第一剪切刀上的感应装置感应到弹簧软管到位了,控制装置就控制第一剪切刀剪切从牵引接头牵引过来的弹簧软管。所述拾取机构包括第一拾取装置、连接件和第二拾取装置,所述第一拾取装置、第二拾取装置分别固定在工作平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与第二拾取装置平行,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与第二拾取装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包括机械手臂、滑块和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通过支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方,所述滑块与固定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下设置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与第二拾取装置结构相同,第一拾取装置与第二拾取装置相互配合拾取第一剪切刀剪切后的弹簧软管。第一剪切刀剪切后的弹簧软管被机械手臂上的感应装置感应到后,工作平台两端的机械手臂分别抓取弹簧软管的两端,因为弹簧软管比较的软,两端分别抓取使弹簧软管移动到打磨结构打磨的时候保持稳定。第一拾取装置与第二拾取装置结构相同,两个拾取装置的滑块通过连接件固定,从而使机械手臂滑动步调一致,滑块在固定滑槽滑动,通过机械手臂将弹簧软管移动到打磨结构进行内圆打磨。所述拾取机构与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拾取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拾取装置电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剪切槽、滑轨和存储区,所述剪切槽设置在第一剪切刀的一侧,所述剪切槽为长凹槽,剪切槽是为了放置被第一剪切刀剪切后弹簧软管,拾取机构从剪切槽中将剪切后的弹簧软管拾取并送至打磨机构的夹具手中等待打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与滑轨滑动连接,用于后期转移机构转移弹簧软管。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件、连接板、滑动板、打磨固定板、夹具固定板、夹具手和第二剪切刀,所述打磨固定板与工作平台固定,所述打磨固定板上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可以在打磨固定板上进行滑动,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打磨件,当滑动板打磨固定板上向弹簧软管滑动靠近时,带动打磨针一起靠近弹簧软管并对弹簧软管进行打磨,所述打磨件、滑动板都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打磨针进行打磨,通过气缸控制滑动板进行前进或者后退,所述夹具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夹具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夹具手,所述夹具手夹紧弹簧软管到打磨件上进行弹簧软管内壁打磨,所述第二剪切刀设置在工作平台边缘,所述第二剪切刀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二剪切刀剪切打磨后的弹簧软管。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固定板和转移机械手臂,所述转移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用于支撑转移机械手臂802,所述转移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转移机械手臂,所述转移机械手臂抓取夹具手上打磨后的弹簧软管到存储区,存储区可以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也可以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侧面,用于存储剪切、打磨好的弹簧软管。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设置在第一剪切刀上,所述第二感应器设置在机械手臂上,所述第三感应器设置在夹具手上,所述第四感应器设置在第二剪切刀上,所述第五感应器设置在转移机械手臂上,所述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和第五感应器都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一步骤的时候,弹簧软管6是否到位,一旦到位红外传感器就会给控制装置发送命令,控制装置会发送工作命令。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数转换电路、51单片机、数模转换电路、控制键和显示器,感应装置将模拟信号传送至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至51单片机,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数据,51单片机接收控制键的指令,然后将数字信号传送至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传送至运作模块,所述运作模块包括牵引机构、打磨件、切线控制箱、驱动机构、转移机构、第二剪切刀、夹具手。所述打磨机构有两个相同的打磨机构,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两端,用于打磨弹簧软管的两端;所述转移机构有两个相同转移机构,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两端,用于转移整根弹簧软管。两端打磨机构的设置可以同时开始弹簧软管两端的打磨,节省人力物力。本技术通过切线机构对牵引机构内的弹簧软管进行自动切线,之后通过拾取机构将弹簧软管传送到打磨机构进行弹簧软管内侧壁打磨,打磨后的弹簧软管通过转移机构转移到存储区,实现整个弹簧软管从牵引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工作平台(4)、控制装置、感应装置、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所述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和切线机构(3)设置在工作平台(4)的同一侧,所述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分别安装在工作平台(4),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感应装置、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工作平台(4)、控制装置、感应装置、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所述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和切线机构(3)设置在工作平台(4)的同一侧,所述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分别安装在工作平台(4),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牵引机构(1)、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感应装置、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打磨机构(2)、切线机构(3)、转移机构(8)和拾取机构(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牵引主体(101)和牵引接头(102),所述牵引主体(101)与牵引接头(10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主体(101)包括牵引推动装置和运输管道,所述牵引主体(101)的运输管道与牵引接头(102)连通,所述牵引接头(102)与切线机构(3)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3)包括切线固定柱(301)、切线控制箱(302)和第一剪切刀(303),所述切线固定柱(301)设置在工作平台(4)上,所述切线固定柱(301)的外侧固定有切线控制箱(302),所述切线控制箱(30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切线控制箱(302)下设置有第一剪切刀(303),所述第一剪切刀(303)设置在牵引接头(102)与工作平台(4)之间,所述第一剪切刀(303)的刀口对应着牵引接头(102),第一剪切刀(303)剪切从牵引接头(102)牵引过来的弹簧软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机构(9)包括第一拾取装置(901)、连接件(902)和第二拾取装置(903),所述第一拾取装置(901)、第二拾取装置(903)分别固定在工作平台(4)的两端,所述第一拾取装置(901)与第二拾取装置(903)平行,所述第一拾取装置(901)与第二拾取装置(903)通过连接件(9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拾取装置(901)包括机械手臂(9011)、滑块(9012)和固定滑槽(9013),所述固定滑槽(9013)通过支架固定在工作平台(4)上方,所述滑块(9012)与固定滑槽(901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012)与连接件(90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012)下设置有机械手臂(9011),所述机械手臂(9011)与滑块(90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拾取装置(901)与第二拾取装置(903)结构相同,第一拾取装置(901)与第二拾取装置(903)相互配合拾取第一剪切刀(303)剪切后的弹簧软管(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的弹簧软管自动切线、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机构(9)与驱动机构(11)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1)包括第一电机(1101)和第二电机(1102),所述第一电机(1101)与第一拾取装置(90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02)与第二拾取装置(903)电连接;所述工作平台(4)上设置剪切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忠刘超娟刘义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宏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