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45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4~0.7mm,厚度为0.2~0.5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的最大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簧管由弹簧扁丝螺旋绕制而成,相比传统的弹簧圆丝绕制,在同等外径的情况下,弹簧管内部空间更大,柔韧性好,表面平整光滑,摩擦阻力小。

Rotating and repeatedly opening and closing of soft tissue clip with variable diameter flat wire spr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
技术介绍
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微创手术患处缝合夹作为医学治疗里面常用的治疗工具,用于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进行观察、取样和治疗,弹簧软管作为制备止血钳、活检钳、异物钳、微创手术患处缝合夹的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微创手术用弹簧管,是采用不锈钢丝线生产的小外径光滑平整的弹簧管。此种弹簧管是取样钳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取样钳产品广泛用于医疗器械中的胃镜和肠镜检查和治疗中,主要作用是对人体消化道内病变组织的夹取,以便对组织进行化验,同时也可以对消化道内的息肉或者异物进行取出。弹簧管在使用时需要满足一定的弯曲柔韧度以及旋转度,以满足消化道内不同部位组织的取样。传统弹簧管的缺点是需要加工连接件去连接小弹簧管和大弹簧管,连接的方式是焊接。1、连接管的加工制作要求比较高,精度要求在0.01毫米,加工就比较困难,从而加工费用很高;2、焊接都需要人工,人工长时间操作焊接,伤眼睛;3、焊接需要四个端面进行配合,配合不好就会出现歪斜,歪斜就会报废,报废就会导致所以零件都不能用,正品率不高,成本增加。弹簧管具有表面不光滑,弹簧管插入胃肠镜钳道的时候阻力大,摩擦力大的问题,不能满足保护异物夹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弹簧管表面光滑,柔韧度好,进入消化道的摩擦阻力小,且对异物夹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由于弹簧扁丝4绕着硬质芯棒螺旋绕制,紧贴硬质芯棒外壁的一侧弹簧扁丝受到挤压,相邻的弹簧扁丝侧面的间隙变小,使得弹簧管更加牢固,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4~0.7mm,厚度为0.2~0.5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的最大外径。优选地,所述大直径段长度为30~50mm。优选地,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优选地,所述大直径段长度为40mm。优选地,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优选地,所述大直径端的外径为2.54~2.56mm,所述小直径端的外径为1.99~2.01mm。优选地,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优选地,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所述操作线一端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优选地,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弹簧管由弹簧扁丝螺旋绕制而成,相比传统的弹簧圆丝绕制,在同等外径的情况下,弹簧管内部空间更大。2、弹簧管从小直径到大直径的过渡为弹簧扁丝绕制时的绕制直径的平滑过渡,比起传统的将小直径段和大直径段分开绕制后焊接连接的方式能够使得弹簧管外表面更加美观,简化工艺,并且弹簧管外观整体顺畅,增加了柔韧度。3、弹簧管的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的最大外径,这样在不使用异物夹的时候,通过操作手柄拉动操作线,可以将异物夹收纳在弹簧管内,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延长异物夹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弹簧扁丝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宽度和厚度适宜既保证了强度,又保证了整个弹簧管的柔韧度,对内部的操作线起到了保护作用。5、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夹适用于医用止血夹、异物夹,可根据人体结构,对消化道不同部位进行取样,配合内窥镜过弯沒有摩擦阻力,减少内窥镜管道强行过弯对人体损伤,更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详细准确定位止血、缝合、取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与异物夹、操作手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小直径段端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大直径段端面示意图。附图标号:小直径段1、过渡段2、大直径段3、弹簧扁丝4、异物夹5、操作手柄6、操作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4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由于弹簧扁丝4绕着硬质芯棒螺旋绕制,紧贴硬质芯棒外壁的一侧弹簧扁丝受到挤压,相邻的弹簧扁丝侧面的间隙变小,使得弹簧管更加牢固,所述弹簧扁丝4宽度为0.4~0.7mm,厚度为0.2~0.5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3和小直径段1,所述小直径段1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2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30~50mm。所述弹簧扁丝4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4~2.56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1.99~2.01mm。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弹簧管轴向两端端面平整,光洁无毛刺,无突出手感。弹簧扁丝的材质为304H不锈钢材质。实施例一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4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由于弹簧扁丝4绕着硬质芯棒螺旋绕制,紧贴硬质芯棒外壁的一侧弹簧扁丝受到挤压,相邻的弹簧扁丝侧面的间隙变小,使得弹簧管更加牢固,所述弹簧扁丝4宽度为0.4mm,厚度为0.2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3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3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靠近所述异物夹5,所述大直径段3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5的最大外径。所述大直径段3长度为30mm。所述弹簧扁丝4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所述弹簧管的直线度在自由状态下误差<25mm。所述大直径端3的外径为2.54mm,所述小直径端1的外径为1.99mm。所述弹簧管外表面包覆有保护膜。所述弹簧管的中空腔体内穿设操作线7,所述操作线7一端连接操作手柄6,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4~0.7mm,厚度为0.2~0.5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的最大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管由弹簧扁丝围绕硬质芯棒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4~0.7mm,厚度为0.2~0.5mm,所述弹簧管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至大直径段的过渡段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弹簧管一段连接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靠近所述异物夹,所述大直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异物夹的最大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长度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扁丝宽度为0.6mm,厚度为0.3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变径扁丝弹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忠刘超娟刘义鹏肖一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宏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