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韦宏专利>正文

发光球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34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球体。所述发光球体包括有一球体、至少一蒙皮、至少一缝线、以及一发光装置。蒙皮包覆于球体外侧。蒙皮形成有缝线缝隙及缝线孔,缝线穿设于缝线孔中。发光装置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包含一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单元、一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以及一用于使发光单元与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的插销单元,插销单元能移除的穿出蒙皮,并在插销单元移除时,发光单元与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导通状态,使发光单元能发出光线穿透球体,并从蒙皮的缝线缝隙及缝线孔穿透到蒙皮的外侧。藉由插销单元为可移除设计,使得插销单元移除后,发光球体即可立即发光。

Luminescent sphe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uminous sphere. The luminescent sphere comprises a sphere, at least a skin, at least a suture, and a luminescent devic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phere was covered with skin. The skin forms seam gaps and seam holes, and the seams are arranged in the seam holes.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phere and comprises a light emitting unit for emitting light, a power supply unit for supplying power, and a plug unit for disconnect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the power supply unit. The plug unit can remove the penetrating skin, and when the plug unit is removed,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the power supply unit is conductive. The state enables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to emit light through the sphere and penetrate the outer side of the skin from the seam gap and seam hole of the skin. With the removable design of the pin unit, the luminous sphere can immediately emit light when the pin unit is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球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球体,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插销的发光球体。
技术介绍
为了使棒球或垒球运动能够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进行,市面上提供了一些可让球体发光的球类商品,以便让人们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然而,这些球类商品为了电池的更换,需要大幅改变球体本身结构,例如在蒙皮上预留一个符合电池出入的开口以便进行电池更换,这都会大幅改变球的本身特性跟规格,而使其外观、及手感和传统的棒球或垒球产生极大差异。综上所述,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善,潜心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球体。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球体,包括:一球体,所述球体为一透光球体;至少一蒙皮,至少一所述蒙皮的边缘相互连接形成一圆球状地包覆于所述球体外侧,所述蒙皮相互连接的位置形成至少一缝线缝隙,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两侧边的所述蒙皮的边缘设有多个缝线孔;至少一缝线,至少一所述缝线连接于多个所述缝线孔;以及一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球体内部,包含:一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单元、一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以及一用于使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的插销单元,所述插销单元能移除的穿出所述蒙皮,并在所述插销单元移除时,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导通状态,使所述发光单元能发出光线穿透所述球体,并从所述蒙皮的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及多个所述缝线孔穿透到所述蒙皮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包含至少一电路板,至少一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包含有多个相互组接的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优选地,多个所述电路板的数量为三,三个所述电路板相互组接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电源单元为一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具有一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一正极接触片及一负极接触片,所述正极接触片用于接触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负极接触片用于接触所述电池的负极。优选地,所述插销单元为一以绝缘材质所制成的绝缘体,具有一绝缘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绝缘部的拉柄部,所述绝缘部能移除的位于所述正极接触片与所述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拉柄部露出于所述蒙皮。优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含一震动计时开关,用于在所述插销单元移除时感测所述球体的震动,并在感应到所述球体震动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开启,并在计时一段预设时间后未感应到球体震动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关闭。优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含一滚珠开关及一计时开关,所述滚珠开关由一螺旋弹簧及一金属球所构成,所述螺旋弹簧套住所述金属球,且所述金属球能沿着所述螺旋弹簧来回滚动,当所述金属球接触到所述正极接触片时启动所述计时开关及所述发光单元,且所述计时开关能在计时终止后关闭所述发光单元。优选地,所述拉柄部由所述缝线孔露出。优选地,所述球体为采用透明弹性材料所制成的球体。优选地,所述球体具有至少两层具有不同弹性系数的弹性层,至少两层所述弹性层彼此包覆组合成所述球体。优选地,所述球体内部具有一用于调配所述球体的重量及弹力的中空部。优选地,所述蒙皮为透光的合成皮。优选地,所述缝线缝隙、所述缝线、所述缝线孔为仿造的外型并一体成型在所述蒙皮。优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有一感应线圈,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单元,并用于无线连接于无线充电器的一发射线圈,以无线接收电力并传输至所述电源单元储存。基于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发光球体,设置有插销单元,可使发光单元与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并在插销单元移除后,可使发光单元与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导通状态,因此当电池的电力耗尽时,发光球体即可当作普通棒球来使用。再者,本技术的发光球体无需在蒙皮上预留一个符合电池出入的开口以进行电池更换,因此本技术的发光球体其蒙皮更具有和传统硬式棒球或垒球近似的硬度、摩擦力、蒙皮张力等特性,因此使得本技术的发光球体具有和传统硬式棒球或垒球更近似的外观以及使用的手感。关于本技术的优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0为本技术第八实施例使用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11为本技术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2为本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3为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发光球体”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等,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以下所描述之实施例有提及数量或其类似者,除非另作说明,否则本技术的应用范畴应不受其数量或其类似者之限制。另外,本技术提及的方向用语,例如:左、右、上或下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球体1,主要包括有:一球体10、至少一包覆于球体10外侧的蒙皮20、以及一设置于球体10内部的发光装置30。球体10可以但不限定采用透明弹性材料制成,而为了维持本技术的发光球体1和传统硬式棒球或垒球具有近似的手感与击球感,球体10设计成和传统硬式棒球或垒球的球体具有近似的直径,同时可通过选用球体10材质的方式,使得球体10具有和传统硬式棒球或垒球的内球体近似的重量以及弹性系数。参见例如图2所示。另外,球体10也可以采用软性材料制成而近似安全球。至少一蒙皮20形成至少一缝线缝隙21及至少一缝线22。缝线缝隙21及缝线22的分布路径为一棒球缝线的分布路径。缝线22将蒙皮20位于缝线缝隙21两侧边缘缝合在一起,使蒙皮20包覆固定于球体10的外表面。蒙皮20位于缝线缝隙21两侧的边缘被缝线22穿过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缝线孔23。参见例如图1所示。发光装置30包含有:一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单元31、一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32、以及一用于使发光单元31与电源单元32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的插销单元33。参见例如图2、3所示。发光单元31可包含有多个电路板311及多个发光二极管D,以及可用于控制该些发光二极管D的电路。较佳地,发光单元31可包含有三个形状相同的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体,所述球体为一透光球体;至少一蒙皮,至少一所述蒙皮的边缘相互连接形成一圆球状地包覆于所述球体外侧,所述蒙皮相互连接的位置形成至少一缝线缝隙,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两侧边的所述蒙皮的边缘设有多个缝线孔;至少一缝线,至少一所述缝线连接于多个所述缝线孔;以及一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球体内部,包含:一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单元、一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以及一用于使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的插销单元,所述插销单元能移除的穿出所述蒙皮,并在所述插销单元移除时,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导通状态,使所述发光单元能发出光线穿透所述球体,并从所述蒙皮的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及多个所述缝线孔穿透到所述蒙皮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4 TW 106210834;2017.12.08 TW 1062182641.一种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体,所述球体为一透光球体;至少一蒙皮,至少一所述蒙皮的边缘相互连接形成一圆球状地包覆于所述球体外侧,所述蒙皮相互连接的位置形成至少一缝线缝隙,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两侧边的所述蒙皮的边缘设有多个缝线孔;至少一缝线,至少一所述缝线连接于多个所述缝线孔;以及一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球体内部,包含:一用于发出光线的发光单元、一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以及一用于使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断开状态的插销单元,所述插销单元能移除的穿出所述蒙皮,并在所述插销单元移除时,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电性连接呈导通状态,使所述发光单元能发出光线穿透所述球体,并从所述蒙皮的至少一所述缝线缝隙及多个所述缝线孔穿透到所述蒙皮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含至少一电路板,至少一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含有多个相互组接的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路板的数量为三,三个所述电路板相互组接成一个三角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为一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具有一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一正极接触片及一负极接触片,所述正极接触片用于接触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负极接触片用于接触所述电池的负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球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韦宏
申请(专利权)人:林韦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