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矫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26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机构的辅助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腰椎矫正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一端设置有活动床板,固定床板上设置有第一捆绑组件,活动床板上设置有第二捆绑组件,第二捆绑组件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与活动床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绑带,固定带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一侧连通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方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放置腔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处滑动设置有挡板,挡板底部连接有顶杆,顶杆可与第一气囊相抵,挡板一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患者腰椎矫正的效果,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Lumbar Vertebral Correction B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xiliary treatment equipment of a medical institution, in particular to a lumbar vertebral correction be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bed plate on the base, a movable bed plate at one end of the fixed bed plate, a first binding component on the fixed bed plate, a second binding component on the movable bed plate, and a second binding component comprising a fixing bel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bed plate. There are several binding bands, the fixed band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airbags, one side of the first airbag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airbag,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airbag is connected with a placement chamber, the first he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placement chamber, the bottom of the placemen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outlet holes, the outlet hole is sliding with a baffle, the bottom of the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a top rod, the top rod can resist the first airbag,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irbag. A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mechanism on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lumbar vertebra correction and the discomfort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矫正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机构的辅助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腰椎矫正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上,大多采用牵引法和正骨推拿手法,相应的类似产品主要有牵引床和牵引按摩床两种。牵引床是具有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依靠添加重物产生水平的牵引力或由电动机、油压、气压等动力移动活动床板进行强力牵引。在牵引床上治疗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仰躺在床上,上半身躺在固定床板上,并在腰椎处用绑带绑住,下半身躺在活动床板上,并在骨盆处用绑带绑住;通过对活动床的牵引,作用力通过固定在人体上半身腰椎处的绑带和下半身骨盆处的绑带以及床面与人体的接触摩擦传递给人体,使得腰椎产生拉伸,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得于复位。现有的牵引床存在如下缺陷:1、活动床板只能根据患者身高拉伸,不能根据患者腰椎的具体情况改变角度,导致活动床板与患者腰部的贴合度不够,降低了治疗效果。2、单纯依靠活动床板和绑带的拉伸来牵引腰椎,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见效慢。3、通过强力牵引治疗腰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较强。4、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头部位于较低的位置,头部容易充血,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腰椎矫正床,以提高患者腰椎矫正的效果,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腰椎矫正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一端设置有活动床板,固定床板上设置有第一捆绑组件,活动床板上设置有第二捆绑组件,第二捆绑组件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与活动床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绑带,固定带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一侧连通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方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放置腔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处滑动设置有挡板,挡板底部连接有顶杆,顶杆可与第一气囊相抵,挡板一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本方案的原理为:底座用于支撑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活动床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情况,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活动床板与固定床板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治疗的需求。患者治疗时,分别用第一捆绑组件和第二捆绑组件固定患者的盆骨和腰椎,从而将患者固定在矫正床上。通过活动床板、第一捆绑组件和第二捆绑组件的牵引作用实现患者腰椎的矫正。矫正时,第一伸缩杆能够反复伸、缩带动顶杆来挤压和释放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受到挤压变瘪时,其内的气体移动至第二气囊中,第二气囊体积增大,如此反复,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体积的交替变化实现对患者腰部的按摩,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适感。第一加热机构用于给放置腔的气体加热,伸缩杆伸缩时能够带动档杆移动,从而间歇地打开放置腔的出气孔,放置腔内的热气释放出来,实现对患者腰部的热敷,能够进一步减少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杆带动顶杆挤压第一气囊,将第一气囊中的气体挤压至二气囊中,使得第二气囊体积变大,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体积的交替变化实现患者腰部的按摩,减少了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2、通过在固定带内释放热气,实现对患者腰部的热敷,进一步减少了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3、伸缩杆挤压第一气囊的同时能够带动挡板移动,使得放置腔内的气体间隙的释放,无需使用气体动力驱动挡板,节约了资源。进一步,放置腔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盖体。加料口用于给放置腔内加入药物,实现患者腰部的药物热敷,盖体用于密封放置腔,防止放置腔内的药物散发的热气溢出。进一步,活动床板转动设置,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动床板转动的第一开关。活动床板转动设置能够满足不同腰椎情况的患者的治疗需求。进一步,活动床板远离固定床板的一端设置有枕头,枕头内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枕头用于在患者治疗时支撑患者的头部,第二加热机构用于给枕头加热,以减少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进一步,枕头上设置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与第二加热机构电连接。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加热机构的功率,从而调节枕头的温度。进一步,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和支撑杆,第二伸缩杆与活动床板远离固定床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杆一端与活动床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活动床板与固定床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治疗,通过伸缩杆伸缩可以调节活动床板的角度。进一步,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开关,第三开关与第二伸缩杆电连接。第三开关用于控制第二伸缩杆伸缩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人工劳动量。进一步,固定带上设置有第四开关,第四开关与第一伸缩杆电连接。通过触发开关即可启动第一伸缩杆,操作简单。进一步,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为电热丝。采用加热丝加热,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进一步,长度调节机构为气缸。采用气缸调节活动床板,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捆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活动床板1、绑带11、第二加热机构12、枕头13、第二开关14、固定带2、第二气囊21、第一气囊22、加料口23、第一加热机构24、放置腔25、挡板26、顶杆27、第四开关28、第一伸缩杆29、气缸3、支撑杆31、第二伸缩杆32、第三开关33、第一开关34、第一捆绑组件35、固定床板36。如图1所示,本技术腰椎矫正床,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固定床板36,固定床板36上安装有第一捆绑组件35,第一捆绑组件35采用现有的拉带固定件即可。固定床板36左端转动安装有活动床板1,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活动床板1转动的第一开关34。活动床板1左端设置有枕头13,枕头13内安装有第二加热机构12。枕头13上安装有第二开关14,第二开关14与第二加热机构12电连接。活动床板1上设置有第二捆绑组件,如图2所示,第二捆绑组件包括固定带2,固定带2与活动床板1之间连接有若干绑带11,固定带2内部中空,其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囊22,第一气囊22左侧连通有第二气囊21,第一气囊22上方设置有放置腔25,放置腔25左侧壁上开设有加料口23,加料口23处设置有盖体。放置腔25内安装有第一加热机构24,第一加热机构24和第二加热机构12均为电热丝。放置腔25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处滑动设置有挡板26,挡板26底部连接有顶杆27,顶杆27穿过出气口向下延伸,顶杆27可与第一气囊22相抵,挡板26右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9,固定带2上安装有第四开关28,第四开关28与第一伸缩杆29电连接。底座上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活动床板1,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32和支撑杆31,第二伸缩杆32竖直设置且与活动床板1左端连接。支撑杆31横向设置,支撑杆31左端与活动床板1连接、右端连接有气缸3。气缸3左侧下安装有第三开关33,第三开关33与第二伸缩杆32电连接。使用本技术时,启动气缸3,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活动床板1与固定床板36之间的距离,让患者躺在矫正床上,使患者的头部放置在枕头13上,启动第二开关14,第二加热机构12给枕头13加热,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体验。患者的上半身放置在活动床板1上,下半身放置在固定床板36上。然后用第一捆绑组件35将患者的盆骨固定在固定床板36上,将固定带2固定在患者腰部,利用绑带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腰椎矫正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一端设置有活动床板,固定床板上设置有第一捆绑组件,活动床板上设置有第二捆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捆绑组件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与活动床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绑带,固定带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一侧连通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方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放置腔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处滑动设置有挡板,挡板底部连接有顶杆,顶杆可与第一气囊相抵,挡板一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腰椎矫正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床板,固定床板一端设置有活动床板,固定床板上设置有第一捆绑组件,活动床板上设置有第二捆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捆绑组件包括固定带,固定带与活动床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绑带,固定带内设置有若干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一侧连通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方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放置腔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处滑动设置有挡板,挡板底部连接有顶杆,顶杆可与第一气囊相抵,挡板一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矫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处设置有盖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矫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板转动设置,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动床板转动的第一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矫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怀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