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足浴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93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健和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治疗足浴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内底部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盆体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盆体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盘;所述盆体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外覆盖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防雾布。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缓药液变冷的速度,从而节约电能。

Treatment of foot b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足浴盆
本技术涉及保健和医疗领域,具体涉及治疗足浴盆。
技术介绍
目前,对足底的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刺激,以达到保健和治疗效果的方法,即足底反射区健康法,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保健治疗方法。为对足底反射区进行按摩和刺激,有的采用集永磁场、脉冲磁场、远红外线及热为一体的足底保健治疗仪。也有的采用足浴保健治疗法,用热水或药液泡脚,使足部的经络和穴位全面受到热的刺激和药物的皮下渗透,以达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现有的足浴盆进行药液保健治疗时,通常需要采用加热装置对药液进行加热,加热后,药液很容易变成蒸汽挥发到空气中,导致足浴盆内药液量变少,并且药液变成蒸汽蒸发后,会带走部分热量,药液极容易变冷,为了使足浴时药液保持恒温,需要加热装置持续对药液进行加热,耗费了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足浴盆,以减缓药液变冷的速度,从而节约电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治疗足浴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底部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盆体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盆体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盘;所述盆体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外覆盖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防雾布。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盆体用于盛装药液,盆体下端面的加热盘用于对盆体进行加热,对盆体加热后,盆体内的药液也随之变热,足部和小腿浸泡在被加热后的药液中,受到热的刺激和药物的皮下渗透,即达到治疗的目的。盆体内底部的按摩板用于安装按摩轮,人体足部踩在按摩轮上时,利用足部力量能够使按摩轮转动,足部的经络和穴位受到按摩轮的按摩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由于药液受热后,会有部分药液变成蒸汽向上溢出散发到空气中,带走部分热量,药液极容易变冷,盆体顶部的横梁用于支撑保护罩,保护罩用于防止蒸汽继续向上溢出,即保护罩和盆体形成一个空间,药液形成的蒸汽在此空间内流动,很少有蒸汽散发到空气中。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保护罩能防止药液受热后形成的蒸汽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带走部分热量,从而延缓了盆体内药液变冷的速度,由于药液变冷减缓,加热盘无需持续加热,因此节约了电能;2、由于加热盘加热时,加热盘与盆体内的药液是分离的,因此加热时更安全;3、防雾布能防止保护罩被水蒸气浸湿,一方面能避免吸收药液中的水分,另一方面还能避免由于保护罩被浸湿导致保护罩容易发霉腐坏。进一步,盆体内壁的中部设有能卡合按摩板的卡合部,卡合部与第一排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排水口。将按摩板卡合在卡合部之后,按摩板处于盆体的中部,此时将足部置于按摩板上的按摩轮后,能通过盆体内的药液产生的蒸汽对足底进行熏蒸。进一步,卡合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合腔,卡合腔与盆体连通,卡合腔内滑动设置有楔块,楔块与卡合腔内壁之间连有弹簧,卡合腔内底部设有一个用于控制第二排水口打开的开关。通过将按摩板向上拉,按摩板抵达楔块时,给予楔块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使楔块在卡合腔内滑动,挤压弹簧,让出按摩板运动的空间,当按摩板离开楔块后,楔块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此时将按摩板置于楔块上表面即可实现按摩板的固定。进一步,加热盘下端面设有五个滑轮,且五个滑轮沿加热盘周向均布。五个滑轮便于移动加热盘,当盆体连在加热盘上后,滑轮便于移动盆体,且盆体在加热盘上受力均匀,不容易倾倒。进一步,盆体外圆上紧箍有不锈钢桶箍。不锈钢桶箍能对盆体起到紧固的作用,防止盆体开裂,且不锈钢材质长期使用不生锈,坚固耐用。进一步,所述按摩轮为能量石按摩轮。在按摩时,能量石能够释放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养生和治疗效果。进一步,盆体高度为50cm、直径为40cm。此为优选的盆体尺寸,能轻松泡到小腿。进一步,盆底下端设有承重圈,加热盘卡设在承重圈内。承重圈能对加热盘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加热盘暴露在外烫伤人。进一步,盆底与承重圈一体成型。采用此结构能增强承重圈与盆底的整体性,提高盆底的承重能力。进一步,侧壁顶部设有把手。手握住把手便于提起盆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图3为图1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盆体1、盆底2、按摩板3、按摩轮31、卡合腔4、开关41、楔块42、弹簧43、横梁5、保护罩6、加热盘7、滑轮71、不锈钢桶箍8、第一排水口9、第二排水口10、把手10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治疗足浴盆,包括盆体1,盆体1高度为50cm、直径为40cm,盆体1包括盆底2和侧壁,侧壁顶部设有把手100便于提起盆体1,侧壁的外圆上紧箍有不锈钢桶箍8,盆体1的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9,盆底2下端一体成型有承重圈21,加热盘7卡设在承重圈21内,加热盘7下端面设有五个滑轮71,且五个滑轮71沿加热盘7周向均布,以便于移动盆体1。盆底2上设有按摩板3,按摩板3上转动连接有按摩轮31,按摩轮31采用能量石制成,盆体1顶部安装有横梁5,横梁5外覆盖有保护罩6,保护罩6为防雾布。盆体1内壁的中部设有能卡合按摩板3的卡合部,卡合部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合腔4,卡合腔4与盆体1连通,卡合腔4内滑动设置有楔块42,楔块42与卡合腔4内壁之间连有弹簧43,卡合腔4内底部设有一个用于控制第二排水口10打开的开关41。本实施例的治疗足浴盆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堵住第一排水口9,将药液倒入盆体1内,没过第二排水口10,打开加热盘7的开关,加热盘7对盆体1的底部进行加热,进而盆体1内的药液被加热,将足部和小腿伸进药液中,足底踩在按摩板3上额按摩轮31上,利用足部的力量使按摩轮31转动,通过热的刺激和药物的皮下渗透,足部的经络和穴位受到按摩轮31的按摩和刺激,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的效果。当药液受热后,部分药液变成蒸汽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使药液逐渐变冷,盆体1顶部的保护罩6和盆体1形成一个空间,蒸汽在此空间内循环,不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延缓了药液变冷的速度。当需要对足底进行蒸汽熏蒸治疗时,将按摩板3向上拉,按摩板3抵达楔块42处时,给予楔块42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使楔块42朝着远离盆体轴线的方向运动,压缩弹簧43,让出按摩板3运动的空间,当按摩板3离开楔块42后,楔块42在弹簧4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此时将按摩板3置于楔块42的上表面,即可实现按摩板3的固定,由于楔块42运动时,触碰开关41,开关41控制第二排水口10打开,药液从第二排水口10排出盆体1外,盆体1内剩余部分药液,此时将足部踩踏在按摩板3上,药液产生的蒸汽对足底进行熏蒸,达到足底熏蒸的治疗。当足浴完成后,打开排水口9,将药液排出盆体1即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治疗足浴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包括盆底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上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盆体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盆体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盘;所述盆体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外覆盖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防雾布。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足浴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包括盆底和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上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盆体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盆体下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加热盘;所述盆体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外覆盖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防雾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足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内壁的中部设有能卡合按摩板的卡合部,卡合部与第一排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排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足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合腔,卡合腔与盆体连通,卡合腔内滑动设置有楔块,楔块与卡合腔内壁之间连有弹簧,卡合腔内底部设有一个用于控制第二排水口打开的开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怀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