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17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内锅具有底壁和侧壁;发热管,设置于内锅外侧,发热管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发热管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发热管的功率不同,底壁与侧壁上均对应有至少一个发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能耗高的问题。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oking utensil,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pot, which has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a heat pip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pot, is multiple and can be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Each heat pipe has a ring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radius, and the power of different heat pipes is different, and at least one heat pipe corresponds to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sid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oking utensil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双发热管电热盘,具有两根发热管,且两根发热管是放置在电热盘内,但并没有对两根发热管的功率做出要求,在烹饪过程中,两个发热管同功率工作,浪费了大量能量。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能耗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内锅具有底壁和侧壁;发热管,设置于内锅外侧,发热管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发热管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发热管的功率不同,底壁与侧壁上均对应有至少一个发热管。进一步地,发热管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第一发热管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小于第二发热管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以使第一发热管设置在第二发热管内侧,第一发热管位于内锅的底壁处,第二发热管位于内锅的侧壁处。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内锅底部的盘体,盘体包括:底部段;由底部段的外周向上延伸的延伸圆弧段,底部段和延伸圆弧段均与内锅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且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设置在延伸圆弧段上,延伸圆弧段在盘体的开口端所在平面S上的正投影呈环形,且环形的宽度L1大于盘体的半径的二分之一,盘体是弧形盘。进一步地,第一发热管的功率小于第二发热管的功率。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内锅底部的盘体,盘体包括:底部段;由底部段的外周向上延伸的延伸圆弧段,底部段和延伸圆弧段均与内锅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且第一发热管设置在底部段上,第二发热管设置在延伸圆弧段上,延伸圆弧段在盘体的开口端所在平面S上的正投影呈环形,且环形的宽度L1小于盘体的半径的二分之一,盘体是平底盘。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检测内锅的实际压力的压力检测单元;控制部,控制部与压力检测元件和发热管均连接,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压力到达预设压力时,控制部控制部分发热管停止运行,保持运行的发热管能够维持内锅中的实际压力与预设压力持平,预设压力的大小等于烹饪器具的排气阀的开启压力。进一步地,当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实际压力到达预设压力时,控制部控制第二发热管停止运行。进一步地,第一发热管和/或第二发热管的功率大于等于500W小于等于700W。进一步地,第一发热管和/或第二发热管具有向远离内锅的方向伸出的安装段,盘体背离内锅的表面具有凸起部,安装段的端部从凸起部中穿出。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其中,锅体包括外壳、中板、保温罩和内锅,中板为环形结构并且盖设在外壳的上端,保温罩连接在中板上,内锅设置在保温罩内,内锅内部形成烹饪腔体,发热管设置在保温罩内。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发热管设置于内锅外侧,发热管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发热管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发热管的功率不同,底壁与侧壁上均对应有至少一个发热管。这样,通过在内锅的外侧设置有发热管,使得不同的发热管能够独立对内锅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锅内的食材能够产生涡流回旋,同时保证食材回旋效果,使得食材翻滚均匀,保证良好的煮饭效果;而不同位置的发热管的功率不一致,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这样有利于避免能源浪费、有效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加热盘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加热盘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加热盘的剖视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4中的加热盘的爆炸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发热管;11、第一发热管;12、第二发热管;13、安装段;20、盘体;21、底部段;22、延伸圆弧段;23、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能耗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发热管10,其中内锅具有底壁和侧壁。发热管10设置于内锅外侧,发热管10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发热管10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发热管10的功率不同。各发热管10均呈与内锅的形状相配合的环状结构,以便更好地对内锅进行加热,另外,由于不同的发热管10的功率不同,因而能够根据发热管10所处的位置不同以选择不同功率的发热管10进行加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进而达到不同的加热效果,保证煮饭效果更佳。而不同位置的发热管10的功率不一致,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烹饪,这样有利于避免能源浪费、有效降低了能耗。如图1至图3所示,发热管10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发热管11和第二发热管12,第一发热管11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小于第二发热管12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以使第一发热管11设置在第二发热管12内侧。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发热管11与第二发热管12所处的位置不同且均匀分布,因而可以在内锅的不同位置的进行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并且使得加热均匀,加热效果更好,提升烹饪效果。如图2、图3所示,第一发热管11位于内锅的底壁处,第二发热管12位于内锅的侧壁处。第一发热管11能够对位于底壁处的食材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管对侧壁处的食材进行二次加热,使得食材能进行翻滚,两个发热管10的设置减少了发热管10的数量同时保证了涡流回旋的效果,降低了烹饪器具的加工成本。如图2、图3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内锅底部的盘体20,盘体20包括底部段21和由底部段21的外周向上延伸的延伸圆弧段22,底部段21和延伸圆弧段22均与内锅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且第一发热管11和第二发热管12设置在延伸圆弧段22上,延伸圆弧段22在盘体20的开口端所在平面S上的正投影呈环形,且环形的宽度L1大于盘体20的半径的二分之一,盘体20是弧形盘。第一发热管11和第二发热管12是设置在盘体20上的,盘体20的形状与内锅的底部的形状相配合使得盘体20以及盘体20上的发热管10能够对内锅进行有效加热,其中,将延伸圆弧段22在盘体20的开口端所在平面S上的正投影的宽度L1大于盘体20的半径的二分之一,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加热效果更好,能够提升烹饪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管11的功率小于第二发热管12的功率。第一发热管11设置在延伸圆弧段22的靠近底部段21的一侧,第二发热管12设置在延伸圆弧段22的远离底部段21的一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具有底壁和侧壁;发热管(10),设置于所述内锅外侧,所述发热管(10)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所述发热管(10)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所述发热管(10)的功率不同,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上均对应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具有底壁和侧壁;发热管(10),设置于所述内锅外侧,所述发热管(10)为多个且能够独立进行控制,各所述发热管(10)均呈环状结构且半径不同,不同的所述发热管(10)的功率不同,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上均对应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10)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发热管(11)和第二发热管(12),所述第一发热管(11)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发热管(12)所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半径,以使所述第一发热管(11)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管(12)内侧,所述第一发热管(11)位于所述内锅的底壁处,所述第二发热管(12)位于所述内锅的侧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底部的盘体(20),所述盘体(20)包括:底部段(21);由所述底部段(21)的外周向上延伸的延伸圆弧段(22),所述底部段(21)和所述延伸圆弧段(22)均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发热管(11)和所述第二发热管(12)设置在所述延伸圆弧段(22)上,所述延伸圆弧段(22)在所述盘体(20)的开口端所在平面S上的正投影呈环形,且环形的宽度L1大于所述盘体(20)的半径的二分之一,所述盘体(20)是弧形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管(11)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热管(12)的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底部的盘体(20),所述盘体(20)包括:底部段(21);由所述底部段(21)的外周向上延伸的延伸圆弧段(22),所述底部段(21)和所述延伸圆弧段(22)均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发热管(11)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营丁金炬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