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阻的装置、自换向的变流器、高压直流能量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88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阻(3)的装置(1),所述电阻布置在气密的壳体(13)中。在所述壳体(13)中还布置有用于桥接电阻(3)的桥接设备(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自换向的变流器和一种高压直流能量传输装置。

Device with resistance, self-commutating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1) with a resistance (3), which is arranged in an airtight shell (13). A bridge device (5) for bridging resistance (3)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13).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self-commutating converter and 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电阻的装置、自换向的变流器、高压直流能量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阻的装置,所述电阻布置在气密的壳体中。这种电阻由德国公开文献DE102014205256A1已知。
技术介绍
自换向变流器通常具有能量储存器(例如电容器),它们必须在变流器运行开始时被预充电至特定的电压。为了在能量储存器的这种预充电时避免不期望高的过电流(开启过电流),通常通过电阻为能量储存器预充电。在高压范围内,高压电阻用于预充电。一旦能量储存器的预充电过程结束,则有意义的是桥接高压电阻,以使在变流器运行中不会在高压电阻上出现不期望的能量损失(能量转换为热量)。电阻可以设计为气体绝缘的电阻并且因此布置在气密的壳体中。为了桥接电阻可以考虑通过桥接设备将布置在壳体中的电阻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所述桥接设备布置在独有的气密壳体中。在这种装置中,除了电阻和桥接设备还需要两个气密的壳体和至少两个气密的连接管件以及必要时需要用于两个壳体和连接管件的基座和保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成本低廉地实现的装置。该技术问题按本技术通过按照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解决。装置的有利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在此公开了具有电阻的装置,所述电阻布置在气密的壳体中,其中,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有用于(导电地)桥接电阻的桥接设备。所述桥接设备也可以称为用于将电阻(电力地)短接的短接设备。壳体能够通过电绝缘的气体填充。在此有利的是,电阻和桥接设备布置在共同的壳体中。由此对于电阻和桥接设备只需要一个唯一的壳体并且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低廉地实现所述装置。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桥接设备与电阻导电地并联连接。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壳体是旋转对称的壳体(尤其是管状的壳体),所述壳体能够在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上分别与其它壳体相连。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在此是壳体的第一轴向端侧和第二轴向端侧。旋转对称的壳体尤其在高压
是有利的,因为在此避免了角部或者棱边处的过高场强。壳体可以在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上分别与其它壳体相连并且由此例如集成在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中。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电阻由第一绝缘体保持,所述第一绝缘体使电阻相对于壳体电绝缘。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电阻由第二绝缘体保持,所述第二绝缘体使电阻相对于壳体电绝缘。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桥接设备由第一绝缘体和/或第二绝缘体保持。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分别具有双重功能:它们首先用作电绝缘体,以便使电阻和桥接设备相对于壳体电绝缘。此外,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用作保持装置,以便将电阻和桥接设备保持在壳体中,也就是用于确定电阻和桥接设备相对于壳体的相对位置。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是盘状的第一绝缘体,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是盘状的第二绝缘体。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限定壳体的第一端侧,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限定壳体的第二端侧。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装置的第一接头贯穿第一绝缘体,和/或所述装置的第二接头贯穿第二绝缘体。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桥接设备具有固定触头和运动触头。在此,固定触头和运动触头可以旋转对称地设计。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运动触头是能滑动的运动触头。借助这种能滑动的运动触头能够将装置设计得特别紧凑。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电阻是柱状的电阻,并且所述运动触头能够在平行于电阻延伸的轨迹上滑移。由此也可以实现所述装置的特别紧凑的设计。在所述装置中,第一接头可以与固定触头和第一电阻接头导电连接,并且第二接头与运动触头和第二电阻接头导电连接。所述装置可以具有用于运动触头的驱动器,尤其是电机式的驱动器。在此,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驱动器安装在地电势上,并且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将驱动运动传递至运动触头的电绝缘的构件。驱动运动借助电绝缘的构件从驱动器传递至运动触头。将驱动器安装在地电势上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所述驱动器随即能够以较低的耗费(并且因此成本低廉地)被控制并且被供应驱动所需的电能。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纳电绝缘气体的气体空间,并且所述电阻和桥接设备布置在(共同的)气体空间中。将电阻和桥接设备布置在共同的气体空间中能够特别节省空间并且成本低廉地实现所述装置。所述装置也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电阻是气体绝缘的电阻,尤其是气体绝缘的高压电阻。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电阻具有盘状的电阻元件的串联电路。借助所述盘状的电阻元件能够尤其实现具有各不相同的电阻值的高压电阻,方式为对于不同的高压电阻将不同数量的电阻元件导电地串联连接。所述装置可以是用于为自换向的变流器的能量存储器预充电的预充电装置。此外,公开了一种自换向的变流器,其具有按前述变型方案之一所述的装置。这种变流器可以例如是高压直流能量传输装置的组成部分。附图说明以下根据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为此在附图中:图1示出具有气体绝缘的电阻和桥接设备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图2示出具有这种装置的高压直流能量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以示意图示出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其具有电阻3和用于电阻3的桥接设备5。电阻3在本实施例中是气体绝缘的电阻3,尤其是气体绝缘的高压电阻3。(高压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尤其理解为﹥40kV的电压范围。但所述装置也可以在低压中使用。)柱状的高压电阻3具有多个盘状的电阻元件10,它们导电地串联连接。电阻3和桥接设备5处于壳体13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壳体13旋转对称地设计并且是管状的壳体13。壳体13是气密的。壳体13的内部空间可以填充电绝缘的气体(例如六氟化硫SF6)并且因此也称为气体空间16。壳体13是压力容器,其限定气体空间16。电阻3和桥接设备5处于共同的气体空间16中。壳体13包围气体空间16并且因此也称为封装壳体13。在壳体的第一端侧19上并且在壳体的第二端侧22上,壳体可以分别与其它壳体相连,例如借助法兰。在此,所述其它壳体可以分别具有与壳体13相同或者不同的构造。第一端侧19形成壳体13的第一轴向端侧;第二端侧22形成壳体13的第二轴向端侧。盘状的第一绝缘体25(盘状绝缘体,支撑绝缘体)限定壳体13的第一端侧19;盘状的第二绝缘体28(盘状绝缘体,支撑绝缘体)限定壳体13的第二端侧22。第一绝缘体25使电阻3和桥接设备5相对于壳体13电绝缘。此外,第一绝缘体25承载电阻3和桥接设备5并且由此确定电阻和桥接设备5在壳体13中的位置。第二绝缘体28同样(与第一绝缘体25相同地)具有用于电阻和桥接设备的绝缘功能和保持功能。第一绝缘体25和第二绝缘体28可以气密或者透气地设计。桥接设备5具有固定触头33(不动的接触件33)和运动触头36(可移动的接触件36)。固定触头33形成运动触头36的配合触头。固定触头33和运动触头36旋转对称地设计。固定触头33和运动触头36例如由铜或者铝构成。桥接设备5与电阻3导电地并联连接。导电的并联连接设计为,使得固定触头33与电阻3的第一接头39(第一电阻接头39)导电连接。固定触头33和第一电阻接头39与装置1的第一接头42导电连接。此外,运动触头36与电阻3的第二接头45(第二电阻接头45)导电连接。运动触头36和第二电阻接头45与装置1的第二接头48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电阻(3)的装置(1),所述电阻(3)布置在气密的壳体(1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3)中布置有用于桥接所述电阻(3)的桥接设备(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电阻(3)的装置(1),所述电阻(3)布置在气密的壳体(13)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3)中布置有用于桥接所述电阻(3)的桥接设备(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设备(5)与电阻(3)导电地并联连接。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是旋转对称的壳体,所述壳体能够在第一端侧(19)和第二端侧(22)上分别与开关设备的其它壳体相连。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3)由第一绝缘体(25)保持,所述第一绝缘体使电阻(3)相对于壳体(13)电绝缘。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3)由第二绝缘体(28)保持,所述第二绝缘体使电阻(3)相对于壳体(13)电绝缘。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设备(5)由第一绝缘体(25)和/或第二绝缘体(28)保持。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25)是盘状的第一绝缘体,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28)是盘状的第二绝缘体。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25)限定壳体(13)的第一端侧(19),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28)限定壳体(13)的第二端侧(22)。9.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的第一接头(42)贯穿第一绝缘体(25),和/或-所述装置(1)的第二接头(48)贯穿第二绝缘体(28)。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阻(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贝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