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小亮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22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转杆、连接弹簧、第二磁铁和通槽,所述底座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柱和右立柱,且左立柱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套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并且套杆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拉杆的顶部与连接块相连接,且拉杆与固定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磁铁安装于套杆的内壁,所述通槽设置于底座的内部,且通槽通过卡块与左立柱相连接。该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设置有3个连接块,并且3个连接块均为弧形状,这样可以通过连接块的转动对电缆进行收卷,相比于传统的收卷方式,为工作人员带来便利,也提高了电缆的收卷进度。

An assembly device for easy winding of cab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y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winding cables, including a base, a rotating rod, a connecting spring, a second magnet and a channel. The upper and left sides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eft column and a right column, and a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colum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leev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and a fixed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sleeve rod.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connected,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ie rod and the fix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nite position hole. The second magnet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rod, and the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base, and the through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column through the clamp block. The assembly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winding cable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rod and three connecting blocks are arranged outside the rotating rod, and the three connecting blocks are arc-shaped, so that the cable can be winded by rotating the connecting block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inding method, it brings convenience to the staff and improves the winding progress of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可以分为电线电缆和绝缘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信息和电磁转换的线材产品,电缆在放置时,需要对电缆进行收卷,防止电缆出现杂乱打结的现象,也为了确保后期电缆的正常使用,但是一般电缆收卷时通常由工作人员套在手腕上进行缠绕收卷,这样的收卷进度慢,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电缆的收卷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收卷时通常由工作人员套在手腕上进行缠绕收卷,这样的收卷进度慢,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电缆的收卷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转杆、连接弹簧、第二磁铁和通槽,所述底座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柱和右立柱,且左立柱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转杆贯穿左立柱和右立柱,且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磁铁,并且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并且套杆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弹簧安装于固定块的内部,且连接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拉杆,并且拉杆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拉杆的顶部与连接块相连接,且拉杆与固定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磁铁安装于套杆的内壁,所述通槽设置于底座的内部,且通槽通过卡块与左立柱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固定孔与左立柱构成拆卸结构,且转杆与右立柱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三个,且3个连接块均为弧形状,并且连接块与拉杆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拉杆通过连接弹簧与固定块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且固定块的内部为空心状。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与套杆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且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的磁极相反。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左立柱为一体式结构,且卡块通过通槽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卡块的结构与滑块的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1)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外侧设置有3个连接块,并且3个连接块均为弧形状,这样可以通过连接块的转动对电缆进行收卷,相比于传统的收卷方式,为工作人员带来便利,也提高了电缆的收卷进度;(2)转杆的外壁粘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与套杆内壁的第二磁铁的磁极相反,这样便于将套杆从转杆上拆卸,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3)连接块与拉杆为一体式结构,且拉杆通过连接弹簧与固定块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从而便于调节连接块的外直径,易于使连接块与电缆之间分离,方便对电缆的拿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块与拉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与限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立柱与卡块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左立柱;3、右立柱;4、固定孔;5、转杆;6、第一磁铁;7、连接块;8、套杆;9、固定块;10、限位块;11、拉杆;12、滑块;13、连接弹簧;14、限位孔;15、第二磁铁;16、卡块;17、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左立柱2、右立柱3、固定孔4、转杆5、第一磁铁6、连接块7、套杆8、固定块9、限位块10、拉杆11、滑块12、连接弹簧13、限位孔14、第二磁铁15、卡块16和通槽17,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左立柱2上开设有固定孔4,转杆5贯穿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转杆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磁铁6,并且转杆5的外侧设置有套杆8,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7,并且套杆8上安装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内壁固定有限位块10,连接弹簧13安装于固定块9的内部,且连接弹簧13的顶部连接有拉杆11,并且拉杆11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滑块12,拉杆11的顶部与连接块7相连接,且拉杆11与固定块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4,第二磁铁15安装于套杆8的内壁,通槽17设置于底座1的内部,且通槽17通过卡块16与左立柱2相连接;转杆5通过固定孔4与左立柱2构成拆卸结构,且转杆5与右立柱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便于对转杆5与左立柱2的拆卸,从而便于对收卷好的电缆进行拿取;连接块7设置有三个,且3个连接块7均为弧形状,并且连接块7与拉杆11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使电缆通过连接块7进行缠绕收卷,确保了电缆的正常收卷工作,相比于传统的收卷方式,更加方便;拉杆11通过连接弹簧13与固定块9的内壁构成伸缩结构,且固定块9的内部为空心状,这样可以对拉杆11进行滑动,进而易于对连接块7的外直径进行调节,方便对收卷好的电缆进行拆卸;第二磁铁15与套杆8的连接方式为粘接,且第二磁铁15与第一磁铁6的磁极相反,使得第二磁铁15与套杆8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进而保证了套杆8与转杆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对电缆收卷工作的顺利进行;卡块16与左立柱2为一体式结构,且卡块16通过通槽17与底座1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卡块16的结构与滑块12的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使左立柱2移动的更加平稳,确保了该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时,根据图1,首先工作人员将底座1固定在相应位置,然后将需要收卷的电缆的一端放在连接块7的外表面上,并且先用手按住,接着另一手摇动转杆5右端的把手,使转杆5进行转动,对电缆进行收卷,随着电缆缠绕的圈数增多,工作人员将按住电缆的手松开,另一手继续摇动把手;当电缆收卷结束后,根据图2-5,这时工作人员停止对转杆5的转动,将左立柱2通过卡块16在通槽17内向左侧移动,直到左立柱2与转杆5分离,之后工作人员将套杆8连同连接块7一起向左移动,因套杆8内壁的第二磁铁15与转杆5上的第一磁铁6为磁性连接,所以可以很容易将套杆8从转杆5上拆卸,然后工作人员将限位孔14内的固定杆取出,将连接块7和拉杆11通过连接弹簧13向下按压,因3个连接块7较小,所以工作人员可以独自一人操作完成,随着3个连接块7向套杆8中心线的放向移动,拉杆11左右两端的滑块12会沿着固定块9的内壁滑动,在保证连接块7移动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使连接块7的外直径逐渐减小,进而使连接块7的外表面与电缆进行分离,这样便使成卷的电缆很方便的从连接块7上拆卸,之后工作人员只需对电缆进行捆绑即可,整个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电缆的收卷效率,也为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并且在电缆拆卸后,拉杆11与连接块7在连接弹簧13的弹性作用下,会回到初始位置,因固定块9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10,所以拉杆11不会滑出固定块9,最后工作人员将固定杆插入限位孔14内,对拉杆11与固定块9进行固定,进行下一次的收卷工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转杆(5)、连接弹簧(13)、第二磁铁(15)和通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左立柱(2)上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转杆(5)贯穿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转杆(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磁铁(6),并且转杆(5)的外侧设置有套杆(8),所述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7),并且套杆(8)上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内壁固定有限位块(10),所述连接弹簧(13)安装于固定块(9)的内部,且连接弹簧(13)的顶部连接有拉杆(11),并且拉杆(11)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滑块(12),所述拉杆(11)的顶部与连接块(7)相连接,且拉杆(11)与固定块(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第二磁铁(15)安装于套杆(8)的内壁,所述通槽(17)设置于底座(1)的内部,且通槽(17)通过卡块(16)与左立柱(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缠绕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转杆(5)、连接弹簧(13)、第二磁铁(15)和通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左立柱(2)上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转杆(5)贯穿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且转杆(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磁铁(6),并且转杆(5)的外侧设置有套杆(8),所述套杆(8)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7),并且套杆(8)上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内壁固定有限位块(10),所述连接弹簧(13)安装于固定块(9)的内部,且连接弹簧(13)的顶部连接有拉杆(11),并且拉杆(11)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滑块(12),所述拉杆(11)的顶部与连接块(7)相连接,且拉杆(11)与固定块(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第二磁铁(15)安装于套杆(8)的内壁,所述通槽(17)设置于底座(1)的内部,且通槽(17)通过卡块(16)与左立柱(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亮刘燕峰蔺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郭小亮刘燕峰蔺晓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