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64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对工件两端夹紧定位的固定装置和对固定装置上工件倒角的倒角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相互靠近一侧开设有将工件进行夹紧的夹槽,夹槽至少设置有一对;倒角机构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靠近进料端的夹槽为第一工位,靠近出料端一端的夹槽为第二工位,倒角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两侧的倒角件,倒角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位处以对工件一端倒角的第一刀具和设置在第二工位处以对工件另一端倒角的第二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对工件两端进行分步倒角,减小两端同时倒角时的相互扰动,提高倒角精度。

Head pillow chamfer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mfer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head and pillow rod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a fix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the two ends of the workpiece on the frame and a chamfering device for the chamfering of the workpiece on the fixing device, a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nd a top plat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a general engine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chamfer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eeding end and the discharging end, the chute near the feeding end is the first position, the chute near the one end of the discharging end is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chamfering device includes the chamfering parts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ing device, and the chamfering parts include the first tool set at the first position to chamfer the one end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first tool set at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second cutter is located at the chamfer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lizing step-by-step chamfering at both ends of the workpiece, reducing mutual disturbance when both ends chamfer at the same time, and improving chamfer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有涉及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汽车支架头枕杆是汽车头枕的支撑装置,随着现如今汽车头枕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对汽车头枕杆的加工制造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对汽车头枕杆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倒角,现有技术中对工件倒角的时候通常是将工件两端同时进行倒角,但是这样的话工件两端同时受力,会相互扰动使得倒角时的稳定性较差,对于工件倒角的精度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对工件两端进行分步倒角,减小两端同时倒角时的相互扰动,提高倒角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对工件两端夹紧定位的固定装置和对固定装置上工件倒角的倒角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相互靠近一侧开设有将工件进行夹紧的夹槽,所述夹槽至少设置有一对;倒角机构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靠近进料端的夹槽为第一工位,靠近出料端一端的夹槽为第二工位,倒角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两侧的倒角件,倒角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位处以对工件一端倒角的第一刀具和设置在第二工位处以对工件另一端倒角的第二刀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工位上,第一刀具对第一工位上的工件一端进行倒角,然后将一端倒角后的工件传送至第二工位上,第二刀具对第二工位上的同一工件的另一端进行倒角。实现对工件两端分步倒角的目的,相较于两端同时倒角,减小对工件倒角时的扰动性,提高倒角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固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顶板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顶板连接有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底板的第二驱动缸,所述顶板在第二驱动缸的驱动下与所述底板紧密贴合时,所述工件处于底板和顶板的夹槽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缸驱动顶板在竖直方向上滑移,进而改变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工件的夹紧或松开以方便倒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均连接有驱动其周向转动的动力件和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向着靠近或远离工件方向滑移的第一驱动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缸驱动刀具向着靠近工件的方向滑移,同时动力件驱动工件沿其周向转动,直至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与工件接触,完成对工件的倒角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角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将工件从第一工位传送至第二工位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之间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连接有若干夹持工件的夹持件,所述传动板远离所述夹持件一端连接有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滑移以靠近或远离底板的第一驱动缸和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滑移以带动工件放置在夹槽上的第二驱动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件将底板上的工件进行夹紧,通过第二驱动缸和第一驱动缸的设置实现将夹持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滑移的目标,进而将第一工位上的工件夹紧运送至第二工位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固接在传动板上若干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包括一对夹块,所述夹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槽口相对的开槽,所述夹块紧密贴合时工件夹持在开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动夹爪实现工件的夹紧和松开,进而将工件放置在模腔内进行倒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角机构还包括放料板,所述放料板设置在所述出料端一侧,且所述放料板上开设有若干放置工件的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工件倒角之后,通过传送机构将工件传送至卡槽上,然后将卡槽上的工件取走,使得工作人员取走工件的时候不需要处在倒角的工作区域内,降低危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与所述夹槽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使得传动机构将第一工位上的工件传送至第二工位上的同时,将第二工位上的工件传送至卡槽上,同步传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和变速器组合,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变速器一端固接有所述第一刀具或第二刀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道具和第二刀具转动,进而实现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对于工件的倒角作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设置实现对工件的分步倒角,减小工件两端同时倒角时的相互扰动,使得工件倒角时的稳定性更高,从而提高倒角精度;2、通过传动机构的设置实现对工件的传送,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件加工精度,而且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危险性;3、通过放料板和传动机构的设置可以将倒角完毕后的工件传送至放料板上,工作人员取料的是不不需要处于倒角的工作区域内,降低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上料结构和倒角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倒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料机构;11、上料斗;12、放料组件;121、滚板;122、限位板;123、放料槽;13、顶料装置;131、顶料件;1311、连接板;1312、滑移杆;133、导向件;1331、定位板;1332、导向板;1333、导向筒;2、倒角机构;21、固定装置;211、底板;212、顶板;213、夹槽;214、第一工位;215、第二工位;22、倒角装置;221、倒角刀具;2211、第一刀具;2212、第二刀具;222、动力件;3、传动机构;31、传动板;32、夹持件;33、气动夹爪;331、夹块;3311、开槽;34、放料板;341、卡槽;4、进料端;5、出料端;6、工件;7、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机架7设置在地面上的上料机构1和对工件6倒角的倒角机构2,上料机构1与倒角机构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3,上料机构1包括设置在传动机构3一侧用于放置工件6的上料斗11,上料斗11靠近传动机构3一侧固接有放料组件12和顶料装置13,放料组件12处于上料斗11外侧,顶料装置13处于上料斗11内侧。倒角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动机构3两端的对工件6夹紧定位的固定装置21和对固定装置21上倒角的倒角装置22。使用时,将工件6放置在上料斗11内,通过顶料装置13将上料斗11内的工件6顶出至放料组件12上,然后通过传动机构3将放料组件12上的工件6传动至固定装置21上,通过两端的倒角装置22实现对工件6的倒角作业。通过上料机构1和传动机构3的设置使得在倒角工序不需人工上料,减少人为干预,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在加工区域内上料,降低工作人员的危险性。如图1和图2所示,放料组件12包括与上料斗11靠近倒角机构2一侧固接的至少一对滚板121,滚板121远离上料斗11一端固接有限位板122,限位板122与滚板121之间形为一体连接,且两者上端面的高度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对工件(6)两端夹紧定位的固定装置(21)和对固定装置(21)上工件(6)倒角的倒角装置(22),所述固定装置(21)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底板(211)和顶板(212),底板(211)和顶板(212)相互靠近一侧开设有将工件(6)进行夹紧的夹槽(213),所述夹槽(213)至少设置有一对;倒角机构(2)包括进料端(4)和出料端(5),靠近进料端(4)的夹槽(213)为第一工位(214),靠近出料端(5)一端的夹槽(213)为第二工位(215),倒角装置(22)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两侧的倒角件,倒角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位(214)处以对工件(6)一端倒角的第一刀具(2211)和设置在第二工位(215)处以对工件(6)另一端倒角的第二刀具(2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机架(7)上对工件(6)两端夹紧定位的固定装置(21)和对固定装置(21)上工件(6)倒角的倒角装置(22),所述固定装置(21)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底板(211)和顶板(212),底板(211)和顶板(212)相互靠近一侧开设有将工件(6)进行夹紧的夹槽(213),所述夹槽(213)至少设置有一对;倒角机构(2)包括进料端(4)和出料端(5),靠近进料端(4)的夹槽(213)为第一工位(214),靠近出料端(5)一端的夹槽(213)为第二工位(215),倒角装置(22)包括设置在固定装置(21)两侧的倒角件,倒角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位(214)处以对工件(6)一端倒角的第一刀具(2211)和设置在第二工位(215)处以对工件(6)另一端倒角的第二刀具(2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11)固接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顶板(212)通过连接件(216)设置在机架(7)上,且所述顶板(212)连接有驱动其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底板(211)的第二驱动缸,所述顶板(212)在第二驱动缸的驱动下与所述底板(211)紧密贴合时,所述工件(6)处于底板(211)和顶板(212)的夹槽(21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刀具(2211)和第二刀具(2212)均连接有驱动其周向转动的动力件(222)和驱动其在水平方向上向着靠近或远离工件(6)方向滑移的第一驱动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俊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光俊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