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64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包括以T台前端的和支路端、T台左端分支的第一输入端、T台右端分支的第二输入端和T台上方分支的差支路端;所述差支路端分支方向与第二输入端相同;所述T台中位于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连线中部的后端位置内部设置有匹配膜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支路端、差支路端采用谐振缝隙耦和的方式实现差臂的信号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匹配膜片和凸台的组合,实现了各端口驻波≤1.1,端口隔离≤‑38dB,同时进一步提高平面魔T的可加工性,保证了平面魔T的可靠性;设计简单,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A Ka Band Planar Magic 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Ka-band planar magic T,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input end of the front end and branch end of the T stage, the first input end of the left branch of the T stage, the second input end of the right branch of the T stage and the difference branch end of the branch above the T stage; the branch direction of the difference branch end is the same as the second input end; and the back end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line between the first input end and the second input end of the T stage is internally arranged. The diaphragm, the first input end, the second input end, the branch end and the differential branch end are coupled by resonant slots to realize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of the differential arm. By mat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diaphragm and convex, the invention realizes standing wave of each port < 1.1, port isolation < 38dB, further improves the machinability of plane magic T,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of plane magic T, and has simple design, obvious effect and high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a频段平面魔T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Ka频段平面魔T。
技术介绍
单脉冲平板裂缝天线和差网络的性能由构成和差网络的魔T的性能决定,用于机载单脉冲平板裂缝天线和差网络的魔T除了驻波比小、隔离度好等性能要求外,还要求结构紧凑。在进行魔T设计时,通常将常规魔T的E面折叠构成平面魔T。目前波导裂缝天线的工作频率在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中的平面魔T在用于Ka波段天线设计时,往往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中的一种:1、存在匹配膜片较薄、加工易变形的缺点;2、和支路端与差支路端之间的隔离度较差,同时折叠E面存在着阻抗失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Ka频段平面魔T,该Ka频段平面魔T能在保证易加工的同时,实现阻抗匹配,确保端口隔离度满足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包括以T台前端的和支路端、T台左端分支的第一输入端、T台右端分支的第二输入端和T台上方分支的差支路端;所述差支路端分支方向与第二输入端相同;所述T台中位于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连线中部的后端位置内部设置有匹配膜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支路端、差支路端采用谐振缝隙耦和的方式实现差臂的信号传输。所述T台内和支路端的方向上的底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和支路端方向的T台中线上。所述匹配膜片位于和支路端方向的T台中线上。所述凸台高度小于T台内腔高度。所述匹配膜片高度等于T台内腔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匹配膜片和凸台的组合,实现了各端口驻波≤1.1,端口隔离≤-38dB,同时进一步提高平面魔T的可加工性,保证了平面魔T的可靠性;设计简单,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为表示清楚,图中部分被遮挡的结构以实线表示。图中:11-匹配膜片,12-凸台,21-第一输入端,22-第二输入端,23-和支路端,24-差支路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包括以T台前端的和支路端23、T台左端分支的第一输入端21、T台右端分支的第二输入端22和T台上方分支的差支路端24;所述差支路端24分支方向与第二输入端22相同;所述T台中位于第一输入端21和第二输入端22的连线中部的后端位置内部设置有匹配膜片11,第一输入端21、第二输入端22、和支路端23、差支路端24采用谐振缝隙耦和的方式实现差臂的信号传输。所述T台内和支路端23的方向上的底壁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位于和支路端23方向的T台中线上。所述匹配膜片11位于和支路端23方向的T台中线上。所述凸台12高度小于T台内腔高度。所述匹配膜片11高度等于T台内腔高度。由此,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实施时,通过调节匹配膜片11的尺寸可实现差支路的阻抗匹配,同时提高端口1和端口2之间的隔离度;调节凸台12的尺寸可实现和支路的阻抗匹配,降低和支路与端口1、2的插入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包括以T台前端的和支路端(23)、T台左端分支的第一输入端(21)、T台右端分支的第二输入端(22)和T台上方分支的差支路端(24),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支路端(24)分支方向与第二输入端(22)相同;所述T台中位于第一输入端(21)和第二输入端(22)的连线中部的后端位置内部设置有匹配膜片(11),第一输入端(21)、第二输入端(22)、和支路端(23)、差支路端(24)采用谐振缝隙耦和的方式实现差臂的信号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a频段平面魔T,包括以T台前端的和支路端(23)、T台左端分支的第一输入端(21)、T台右端分支的第二输入端(22)和T台上方分支的差支路端(24),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支路端(24)分支方向与第二输入端(22)相同;所述T台中位于第一输入端(21)和第二输入端(22)的连线中部的后端位置内部设置有匹配膜片(11),第一输入端(21)、第二输入端(22)、和支路端(23)、差支路端(24)采用谐振缝隙耦和的方式实现差臂的信号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Ka频段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