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lfur hexafluoride degradation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which comprises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a high voltage extreme of a high voltage voltage source (11)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electrode of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a ground electrode terminal of a high voltage source connected with a ground electrode terminal (9) of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and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joint (2);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joint (10),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gas absorption tank (12) through a pipelin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only collect, purify, store and decompose sulfur hexafluoride gas, which has very low capacity and low degradation rate, and can not effectively degrade SF6 gas, and there is no tail gas after degradation. Effective recovery and other technical iss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六氟化硫降解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六氟化硫由于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优异的灭弧性能,作为绝缘介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中。此外,由于SF6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且无腐蚀性的惰性气体,它还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半导体制造、医疗、化工、大气示踪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但研究表明SF6的温室效应潜在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是CO2的23900倍,而且SF6在大气中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大约需要3200年,所以在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已将SF6气体列为六种限制性排放的温室气体之一。面对SF6对全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一直致力于降低SF6排放量。减少SF6的使用量、提高SF6的回收利用率和降解处理SF6气体,是减少SF6排放量的主要手段。近30年来,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废气处理方面。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技术如燃烧和催化热分解等相比,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技术具有方便简单、能耗低、处理彻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它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高压电压源(11)的高压电极端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外电极连接;高压电压源的地电极端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地电极接线柱(9)连接;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接头(2);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接头(10),出气口接头(10)通过管道与尾气吸收池(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它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高压电压源(11)的高压电极端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外电极连接;高压电压源的地电极端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地电极接线柱(9)连接;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接头(2);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接头(10),出气口接头(10)通过管道与尾气吸收池(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电压源(11)为交流电压源,为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提供正负幅值13kV,频率8.7kHz的高频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六氟化硫降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包括地电极支架(1)、进气口接头(2)、出气口接头(10)、左右针采样口(3)、左右密封法兰(4)、外层介质管(5)、外电极金属网(6)、内电极(7)、内层介质管(8)和地电极接线柱(9);地电极支架(1)与左右密封法兰(4)固定连接;进气口接头(2)、出气口接头(10)均为6毫米口径气管快插接口;左右针采样口(3)位于左右密封法兰上方;左右密封法兰(4)通过橡胶密封垫圈与外层介质管(5)和内层介质管(8)连接固定;左右密封法兰(4)与内电极(7)连接固定;外电极金属网(6)缠绕在外层介质管(5)的外部,中间部位引出铜线与高压电压源(11)的高压电极连接;地电极接线柱(9)位于右侧地电极支架上;外电极金属网(6)为直径1毫米的铜丝,共100匝;地电极支架(1)为不锈钢材质,用于在反应器两侧支撑介质管并作为反应器的地电极;所述的内电极(7)为金属铜棒,直径为3毫米,长度为360毫米,放置在内层介质管(8)的内部,两侧通过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牧灝,李军卫,余鹏程,张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