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29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能容内镜穿过的阀帽主体,所述的阀帽主体内设有与其两端连通的缓冲腔,该缓冲腔内设有能够让内镜穿过并防止液体倒流的抗反流罩;所述的阀帽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管体的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具有可抗反流、可固定内镜的特点。

An anti-reflux endoscopic biopsy valve ca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reflux endoscopic biopsy valve cap. The anti-reflux endoscopy biopsy valve cap includes a main body of the valve cap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running through each other and the endoscopy passing through. The main body of the valve cap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chamber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The buff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reflux hood capable of allowing the endoscopy to pass through and preventing liquid reflux. The main body of the valve cap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endoscopy tube body. The anti-reflux endoscopy biopsy valve cap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i-reflux and fixed endosc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检阀帽,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
技术介绍
活检阀帽和活检通道是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配件通过的位置。各种内镜配件,如活检钳、圈套器、注射针等需要从活检阀帽通过活检通道从内镜头端活检口出来。现阶段的活检阀帽为全黑色、中间有通孔、可开盖的橡胶活检阀帽。在配件通过时及通过后,通孔被配件撑开后,胃内或肠内的体液,会从活检通道逆行向上反流出活检阀帽,因此有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应对方法为在活检阀帽的通孔塞棉签头。但是,在做内镜手术如POEM(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手术中需要交换多种配件且术中有出血的可能,现阶段的活检阀帽因为多次不停通过各种不同的配件,手术中的血液及体液等会逆流而上涌出活检阀帽,影响无菌操作及手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具有可抗反流、可固定内镜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能容内镜穿过的阀帽主体,所述的阀帽主体内设有与其两端连通的缓冲腔,该缓冲腔内设有能够让内镜穿过并防止液体倒流的抗反流罩;所述的阀帽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管体的夹持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阀帽主体的上部设有夹持机构安装腔,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均能容内镜穿过的压件和弹性的橡胶圈,所述的压件向下伸入至所述夹持机构安装腔内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的橡胶圈位于压件底部与夹持机构安装腔底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圈的内圈直径大于或等于内镜管体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抗反流罩的中间设有内镜通孔,内镜通孔包括相互拼合且绕抗反流罩的中心线均布的多块三角形弹性片,相邻三角形弹性片的边缘紧密贴合且其顶角均位于抗反流罩的中心线上,三角形弹性片的底边位于抗反流罩上,所述内镜通孔为其顶面能顶住缓冲腔顶部内壁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反流罩为中部向上凸起的拱形结构,所述缓冲腔的高度大于抗反流罩的高度,所述抗反流罩的外边缘顶在缓冲腔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为可相互滑动的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阀帽主体的下方设有能够将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旋转固定的连接卡扣。进一步的,所述的阀帽主体和压件均为透明的结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采用的阀帽主体内设有缓冲腔,胃内或肠内体液压力过大逆行反流时,体液先到达缓冲腔而不直接反流出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并且通过抗反流罩进一步阻止体液继续反流,从而减少检查或手术操作中因反流引起的视野不佳和破坏手术的无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设有夹持机构用于固定内镜管体,方便在需要时固定内镜;因此,本技术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具有可抗反流、可固定内镜的特点;2.采用的夹持机构包括均能容内镜穿过的压件和弹性的橡胶圈,可通过压件对橡胶圈的压力调整橡胶圈的内圈直径大小,从而使其能够与各种直径不同的内镜配件相适配进行固定内镜操作,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使胃腔、肠腔注气保持注气状态利于手术视野并减少手术中反流的产生;3.采用包括多块相互拼合的三角形的弹性片的内镜通孔,并且,内镜通孔为其顶面能顶住缓冲腔顶部内壁的结构,即内镜通孔的弹性片可向下弹性弯曲通过内镜而向上因顶住缓冲腔不能打开,可以在不影响手术配件通过抗反流罩的前提下对从胃内或肠内体液反流进行可靠的阻挡;4.采用能够将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旋转固定的连接卡扣,与原有的活检阀帽直接套在活检通道相比,不容易脱落,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5.采用阀帽主体和压件为透明的结构,便于手术中的观察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配件通过时的剖视图。其中:1-阀帽主体、2-抗反流罩、3-压件、4-橡胶圈、5-连接卡扣、10-缓冲腔、20-内镜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能容内镜穿过的阀帽主体1,阀帽主体1内设有与其两端连通的缓冲腔10,该缓冲腔10内设有能够让内镜穿过并防止液体倒流的抗反流罩2;阀帽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管体的夹持机构。采用的阀帽主体1内设有缓冲腔10,胃内或肠内体液压力过大逆行反流时,体液先到达缓冲腔10而不直接反流出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并且通过抗反流罩2进一步阻止体液继续反流,从而减少检查或手术操作中因反流引起的视野不佳和破坏手术的无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设有夹持机构用于固定内镜管体,方便在需要时固定内镜。因此,本技术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具有可抗反流、可固定内镜的特点。本技术中,阀帽主体1的上部设有夹持机构安装腔,夹持机构包括均能容内镜穿过的压件3和弹性的橡胶圈4,压件3向下伸入至夹持机构安装腔内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橡胶圈4位于压件3底部与夹持机构安装腔底部之间。可通过压件3对橡胶圈4的压力调整橡胶圈4的内圈直径大小,从而使其能够与各种直径不同的内镜配件相适配进行固定内镜操作,具有气密性好的特点,使胃腔、肠腔注气保持注气状态利于手术视野并减少手术中反流的产生。本技术中,橡胶圈4的内圈直径大于或等于内镜管体的直径。橡胶圈4的内圈直径大小能够根据压件3的安装高度调整,即压件3旋入阀帽主体1的夹持机构安装腔内越深,橡胶圈4被压件3和阀帽主体1挤压的越薄,橡胶圈4的内圈直径越小。本实施例中,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的整体高度为2.2cm~3cm、直径为1.5cm~2cm,上下两端相互贯通阀帽主体1的孔位圆柱形的孔,其直径为3mm~4mm,橡胶圈4内圈的最大直径与上下两端相互贯通阀帽主体1的孔的直径相同、厚度为0.4cm~0.6cm。本技术中,抗反流罩2的中间设有内镜通孔20,内镜通孔20包括相互拼合且绕抗反流罩2的中心线均布的多块三角形弹性片,相邻三角形弹性片的边缘紧密贴合且其顶角均位于抗反流罩2的中心线上,三角形弹性片的底边位于抗反流罩2上,内镜通孔20为其顶面能顶住缓冲腔10顶部内壁的结构。内镜通孔20为其顶面能顶住缓冲腔10顶部内壁的结构,即内镜通孔20的弹性片可向下弹性弯曲通过内镜而向上因顶住缓冲腔10不能打开,可以在不影响手术配件通过抗反流罩的前提下对从胃内或肠内体液反流进行可靠的阻挡。本技术中,抗反流罩2为中部向上凸起的拱形结构,缓冲腔10的高度大于抗反流罩2的高度,抗反流罩2的外边缘顶在缓冲腔10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为可相互滑动的密封配合。本技术中,阀帽主体1的下方设有能够将该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旋转固定的连接卡扣5,与原有的活检阀帽直接套在活检通道相比,不容易脱落,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本技术中,阀帽主体1和压件3均为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能容内镜穿过的阀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主体(1)内设有与其两端连通的缓冲腔(10),该缓冲腔(10)内设有能够让内镜穿过并防止液体倒流的抗反流罩(2);所述的阀帽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管体的夹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能容内镜穿过的阀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主体(1)内设有与其两端连通的缓冲腔(10),该缓冲腔(10)内设有能够让内镜穿过并防止液体倒流的抗反流罩(2);所述的阀帽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管体的夹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主体(1)的上部设有夹持机构安装腔,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均能容内镜穿过的压件(3)和弹性的橡胶圈(4),所述的压件(3)向下伸入至所述夹持机构安装腔内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的橡胶圈(4)位于压件(3)底部与夹持机构安装腔底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4)的内圈直径大于或等于内镜管体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内镜活检阀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流罩(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莹莹王莉慧金兵兵黄颖王震程凤平刘盼盼陶冉奚忆忆邹莉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