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69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TAK1抗体处理肿瘤组织,然后测定肿瘤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1;同时,用TAK1抗体处理其肿瘤旁边的正常组织,再测定正常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2;(2)比较R1和R2,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能与药物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反之,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不能与药物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预测TAK1抑制剂与药物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该方法可根据肿瘤和瘤旁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预测TAK1是否能有效协同药物促进细胞凋亡,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
技术介绍
TAK1(TGF-β-activatedkinase1),是MAPK家族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TAK1参与调节一系列的细胞过程,包括发育、分化、自噬、凋亡和存活。TAK1是JNK、p38、NFκB等多个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蛋白激酶,TAK1及其结合蛋白TAB1(TGF-betaactivatedkinase1bindingprotein1)通过JNK、p38、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6]。紫杉醇可作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淋巴瘤等多种组织来源细胞,诱导DNA断裂、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细胞凋亡表现[7-8]。TAK1与紫杉醇联合作用,通过JNK、p38、NFκB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凋亡。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篇文献报导,TAK1或TAK1抑制剂影响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凋亡,包括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宫颈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肠癌、肺癌等[9-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TAK1抗体处理肿瘤组织,然后测定肿瘤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1;同时,用TAK1抗体处理其肿瘤旁边的正常组织,再测定正常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2;(2)比较R1和R2,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能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反之,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不能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并预测TAK1抑制剂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TAK1抗体处理肿瘤组织,然后测定肿瘤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1;同时,用TAK1抗体处理其肿瘤旁边的正常组织,再测定正常组织中TAK1的表达水平,得到R2;(2)比较R1和R2,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能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反之,若R1>R2差异有显著性,则预测TAK1不能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并预测TAK1抑制剂与药物协同促进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凋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肿瘤组织为肾癌、结肠癌、卵巢癌、宫颈癌或乳腺癌;步骤(1)中所述的肿瘤旁的正常组织为去除对应肿瘤后的正常组织;步骤(2)中所述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步骤(2)中所述的TAK1抑制剂为5Z-7-oxozeaenol,或使用TAK1基因编辑质粒沉默TAK1基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药物为紫杉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TAK1的表达水平的测定为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定量PCR和免疫印迹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测定;步骤(2)中所述的差异有显著性为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判断: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则使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若方差不齐则使用t’检验比较,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TAK1与药物协同影响细胞凋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进一步验证的步骤;所述的验证可通过如下任一种或两种方法实现:(a)免疫印迹法TAK1/TAB1与药物联合使用:将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的肿瘤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含有TAK1基因的质粒、以及含有TAK1和TAB1基因的质粒,然后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48或72小时后加入药物处理9~18h,裂解细胞获得全细胞抽提物,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ARP剪切;若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质粒的肿瘤细胞相比,转染含有TAK1基因的质粒以及含有TAK1和TAB1基因的质粒的肿瘤细胞的PARP剪切增强,则验证TAK1与药物协同促进细胞凋亡;反之,若与转染空载质粒的肿瘤细胞相比,转染含有TAK1基因的质粒以及含有TAK1和TAB1基因的质粒的肿瘤细胞的PARP剪切减弱,则验证TAK1不能与药物协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b)流式细胞术TAK1/TAB1与药物联合使用:将与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来源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玉玮李广华骆新兰李卓升侯铁英郑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