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62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属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其铅垂线保护套管底部的端口处套设有导水槽,导水槽为圆环形,包括内环、外环以及封底,封底处设置有排水孔,铅垂线保护套管套设在导水槽的所述内环、外环之间,并与封底相抵接;铅垂线穿过所述内环。外环上还可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并拧紧顶在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外表面。导水槽上还可设置有一缺口,用以穿过铅垂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中冷凝水的问题,能及时将冷凝水及时导走,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于测试设备表面以及阻尼筒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属于土木工程中的结构监测

技术介绍
铅垂线变位测量方法是一种大型结构试验或测试中变位监测方法,在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变位监测中广泛应用,示意图见图1所示,测量点通过一根铅垂线进行传递,有效传递水平变位或者竖向变位,在安全壳结构的基础(不动点)安装测量装置用于监测铅垂线传递的测量点变位数据,这些铅垂线沿筒状安全壳表面均匀布置。我国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多采用单层混凝土结构,变位测量点处于安全壳结构不同标高处,为保证铅垂线不受风、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气流的干扰,需要设置保护套管,形成相对密闭环境,目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均采用镀锌钢管。测量装置安装于安全壳基础筏板侧面,处于安全壳周边厂房内部,这些厂房内部湿度很大,而且厂房内外温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水汽进入铅垂线保护管后形成冷凝水,落在测量装置以及阻尼筒上。目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存在的问题:由于铅垂线保护管下部端口所处的温湿度与其他不同,导致铅垂线保护管内形成的冷凝水,沿管壁内部流落至测量设备以及阻尼筒上,特别是对光学电子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测试精度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均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核电厂多采用光学垂线坐标仪对铅垂线的变动进行监测,冷凝水容易滴落或者溅在垂线坐标仪镜头视窗上,导致垂线坐标仪无法正常工作。在很多核电厂,冷凝水滴入阻尼通,导致阻尼液体外流,对厂房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现有的防水装置是直接将设备进行保护,增加设备保护盒,以及在阻尼筒上设置洒水雨盖,长期在冷凝水的作用下,保护盒存在潮湿腐蚀问题,导致误认为设备受到冷凝水的侵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其能够有效的导出铅垂线保护套管内壁上的冷凝水,解决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中冷凝水的问题,及时将冷凝水及时导走,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于测试设备表面以及阻尼筒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设置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以及基础底板外侧,铅垂线保护套管内设置有铅垂线,所述铅垂线的底部设置有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底部的端口处套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为圆环形,包括内环、外环以及封底,所述封底处设置有排水孔,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套设在导水槽的所述内环、外环之间,并与封底相抵接;所述铅垂线穿过所述内环;所述外环上还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并拧紧顶在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沿外环圆周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上设置有一缺口,从而形成有一预留缝隙,用以穿过铅垂线,所述缺口两侧设置有挡板,从而将圆环形的导水槽隔断。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处连接设置有排水软管,用于将冷凝水及时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采用铁板、钢板、合金、PVC材料制作;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为镀锌钢管。进一步地,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通过上端支架和固定支架固定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以及基础底板外侧,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的上端以及上端支架均设置在保护箱内。进一步地,所述重锤浸没在阻尼桶内;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的下部、铅垂线的下部、重锤以及阻尼桶均设置在安全壳周边厂房内;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的下部和重锤之间还设置有垂线坐标仪,垂线坐标仪通过读数仪支架设置在基础底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之间通过套管接头连接为一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直接将冷凝水直接导走,容易被人接受,且从根本上解决冷凝水对设备自身侵扰问题,特别是避免冷凝水滴落在垂线坐标仪的镜头视窗上。其巧妙的解决了冷凝水对测试装备的侵蚀与测试干扰问题,并能消除工作人员对冷凝水对设备形成干扰的直观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设置示意图;图2为铅垂线保护套管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俯视图;图4为铅垂线保护套管与导水槽整体装配侧视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图6为铅垂线保护套管与导水槽整体装配立体图;图7为图4俯视图;图8为带有缺口的铅垂线保护套管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8俯视图;图10为带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的整体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现有的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设置示意图。其中,铅垂线保护套管1设置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2以及基础底板3外侧,规格为DN150,铅垂线保护套管1内设置有铅垂线4,铅垂线4的底部设置有重锤5,铅垂线保护套管1为镀锌钢管。铅垂线保护套管1通过上端支架7和固定支架8固定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2以及基础底板3外侧,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上端以及上端支架7均设置在保护箱9内。重锤5浸没在阻尼桶10内。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下部、铅垂线4的下部、重锤5以及阻尼桶10均设置在安全壳周边厂房11内。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下部和重锤5之间还设置有垂线坐标仪12,垂线坐标仪12通过读数仪支架13设置在基础底板3外侧。铅垂线保护套管1之间通过套管接头14连接为一体。如图1所示,图中15为上端测点,16为潮湿温热空气遇冷形成的冷凝水。本实施例中,为了及时将冷凝水及时导走,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于测试设备表面以及阻尼筒上,采用在铅垂线保护套管1底部的端口处套设置导水槽6的方式,如图2-7以及图10所示,其中,导水槽6为圆环形,采用钢板制作,包括内环61、外环62以及封底63,封底63处设置有排水孔64,参见图2-3。排水孔64处连接设置有排水软管69,见图10,用于将冷凝水及时排出。图4-7中,铅垂线保护套管1套设在导水槽6的内环61、外环62之间,并与封底63相抵接。铅垂线4穿过内环61。为了便于固定,外环62上还设置有螺栓孔65,螺栓66穿过螺栓孔65并拧紧顶在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外表面。螺栓孔65沿外环62圆周均匀分布的3个。或者可将导水槽6直接焊接在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端口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导水槽6上还设置有一缺口67,从而形成有一预留缝隙,缝隙为3mm,用以安装时穿过铅垂线4,缺口67两侧设置有挡板68,从而将圆环形的导水槽6隔断。同时在对应的铅垂线保护套管端口上也有相应的缺口。其它结构及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此处不再详述。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变通亦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总之,上述实施例仅为列举,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设置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2)以及基础底板(3)外侧,铅垂线保护套管(1)内设置有铅垂线(4),所述铅垂线(4)的底部设置有重锤(5),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底部的端口处套设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为圆环形,包括内环(61)、外环(62)以及封底(63),所述封底(63)处设置有排水孔(64),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套设在导水槽(6)的所述内环(61)、外环(62)之间,并与封底(63)相抵接;所述铅垂线(4)穿过所述内环(61);所述外环(62)上还设置有螺栓孔(65),螺栓(66)穿过所述螺栓孔(65)并拧紧顶在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设置在核电厂安全壳筒壁(2)以及基础底板(3)外侧,铅垂线保护套管(1)内设置有铅垂线(4),所述铅垂线(4)的底部设置有重锤(5),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底部的端口处套设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为圆环形,包括内环(61)、外环(62)以及封底(63),所述封底(63)处设置有排水孔(64),所述铅垂线保护套管(1)套设在导水槽(6)的所述内环(61)、外环(62)之间,并与封底(63)相抵接;所述铅垂线(4)穿过所述内环(61);所述外环(62)上还设置有螺栓孔(65),螺栓(66)穿过所述螺栓孔(65)并拧紧顶在铅垂线保护套管(1)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65)沿外环(62)圆周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保护套管的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6)上设置有一缺口(67),从而形成有一预留缝隙,用以穿过铅垂线(4),所述缺口(67)两侧设置有挡板(68),从而将圆环形的导水槽(6)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铅垂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东申彤高璐徐海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