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集中控制器和扰动装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并将数据上传到集中控制器显示;所述集中控制器与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联动,用于实时显示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监测区域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向测值过冷或过热的温湿度传感器附近的扰动装置发送运行指令;所述扰动装置按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运行指令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具有高大空间的空调房内空气温湿度的均匀性,提高空气品质;满足多种施工需求,施工周期短,控制简单,对正常运营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技术内的空气扰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设计中,高大空间场所较多,如:开敞办公室、大堂、多功能厅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的较多,已运行的工程,部分高大空间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即局部区域空调温度夏季体感较热冬季较冷。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较多,其中较普遍的原因如下:1)高大空间一般造型复杂,方案设计过于追求室内效果,暖通专业根据气流分析所需的送风形式往往无法满足,以致空调系统设计有所牺牲,如:风口射程过长、气流形式不理想等;2)高大空间设计阶段使用功能未定或后期运行功能改变,原有的气流形式无法满足现有使用功能,也会造成大空间存在冷热不均、新风不均的现象。解决高大空间冷热不均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改变空调风管位置或改变风口大小、形式,甚至增加空调设备等,但其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影响空调房间的运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扰动装置强化不同区域空气混合,促进高大空间的温湿度、新风量等参数的统一,提高了具有高大空间的空调房内空气温湿度的均匀性,提高空气品质,保证了人体的体感舒适性;同时解决了传统方案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问题;适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设计,用以弥补风口射程过长、气流形式不理想等影响,也特别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方案,施工周期短,控制简单,对正常运营影响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集中控制器和扰动装置;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组,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并将数据上传到集中控制器显示;--所述集中控制器与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联动,用于实时显示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监测区域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向测值过冷或过热的温湿度传感器附近的扰动装置发送运行指令;所述集中控制器可接收显示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且将各监测区域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与预设值对比分析;--所述扰动装置采用射程可多档调节,且风机为变频静音型的扰动装置,在每个监测区域内设有一台或多台,其按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运行指令运行,扰动装置采用变频静音型风机,静音、尺寸小,可根据不同建筑场所采取不同的静音措施,且其根据射程大小采用多档调节,射程降低减少了噪音同时降低了功率。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包括大于等于3个温湿度传感器,在每个监测区域区域内设置3个以上的温湿度传感器是考虑到传感器损坏的可能性,另温湿度传感器的数量以及位置设置主要根据房间面积、工程要求高低等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能够代表室内空气参数(如:大厅中间),不能安装在发热、制冷物体及风口周围,同时需满足良好的空气流通,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设置。优选的,所述监测区域的大小为200-300平方米。优选的,所述扰动装置的设置方式包括:在房间中间设置扰动装置、靠墙设置扰动装置、或在中间房间并列设置两个或多个扰动装置,空气扰动装置的布置和室内装饰及建筑空间有关,需结合具体工程设置,其中在房间中间设置扰动装置,可多方向可变射程的扰动空气。优选的,所述扰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为暗藏式或明装式,暗藏式即平时藏于吊顶内,使用时电动打开;装饰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明装方式安装,美观,易于与室内装饰相结合,安装方式灵活多变,因地适宜。优选的,所述扰动装置的风向为360度旋转或多个角度旋转,多个角度旋转为0°、45°、90°…360°,以适应房间中间和端部不同位置布置的使用要求选择设置,增加了气流方向的多变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室内温湿度后,向所述集中控制器传送数据;步骤二,所述集中控制器实时显示接收到的温湿度,并将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得到温湿度的差值,再向测值过冷或过热的温湿度传感器附近的扰动装置发送运行指令;步骤三,当温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附近的扰动装置不开启,当温湿度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附近的单台扰动装置开启;步骤四,所述单台扰动装置运行设定时间后,所述集中控制器将重新测量的温湿度与温湿度的预设值对比分析,当温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时,其控制所述单台扰动装置停止运行;当温湿度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集中控制器控制该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全部启动;步骤五,该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运行设定时间后,所述集中控制器将重新测量的温湿度与温湿度的预设值对比分析,当温湿度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时,其控制该监测区域的所有扰动装置停止运行;否则扰动装置继续运行。优选的,所述扰动装置的运行设定时间为5分钟。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定值为:温差等于1℃,相对湿度差等于5%。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定值为:温差等于2℃,相对湿度差等于15%。在步骤三中是否开启扰动装置是将步骤二得到的温湿度的差值与第二设定值比对,而不是与差值更小的第一设定值比对,是为了延迟开启扰动装置,减少扰动装置的启动次数,从而延长扰动装置的使用寿命;而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是否关闭扰动装置,是将重新对比分析的温湿度的差值与第一设定值比对,是因为当时扰动装置已经开启,则将温湿度差降低到更小,更能减少扰动装置的启动次数,也更能节省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由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集中控制器及多台扰动装置组成,通过扰动装置强化不同区域空气混合,促进高大空间的温湿度、新风量等参数的统一,提高了具有高大空间的空调房内空气温湿度的均匀性,提高空气品质,保证了人体的体感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适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设计,用以弥补风口射程过长、气流形式不理想等影响,也特别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强;(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施工周期短,安装施工简单,易于工程应用,控制简单,可不影响空调房间正常运营;(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空调设置方式需要布置大量风管和风口,导致的造价高,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风管占用层高较高,影响装饰效果等问题,该系统简化了空调设置,可以减少风管管材和人工成本,提高吊顶高度;(5)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组成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扰动装置采用静音型风机,噪音小,同时可多角度旋转,射程多级调节,具有美观,易于与室内装饰相结合,安装方式灵活多变,因地适宜,多变性气流方向等特点;(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适用于开敞办公室、大堂、多功能厅等高大空间,占地面积小、无运动部件、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空气扰动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集中控制器和扰动装置;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组,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并将数据上传到集中控制器显示;‑‑所述集中控制器与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联动,用于实时显示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监测区域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向测值过冷或过热的温湿度传感器附近的扰动装置发送运行指令;‑‑所述扰动装置采用射程可多档调节,且风机为变频静音型的扰动装置,在每个监测区域内设有一台或多台,其按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运行指令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集中控制器和扰动装置;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1组温湿度传感器组,用于测量室内温湿度,并将数据上传到集中控制器显示;--所述集中控制器与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扰动装置联动,用于实时显示多个监测区域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监测区域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向测值过冷或过热的温湿度传感器附近的扰动装置发送运行指令;--所述扰动装置采用射程可多档调节,且风机为变频静音型的扰动装置,在每个监测区域内设有一台或多台,其按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运行指令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包括大于等于3个温湿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区域的大小为200-300平方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装置的设置方式包括:在房间中间设置扰动装置、靠墙设置扰动装置、或在中间房间并列设置两个或多个扰动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为暗藏式或明装式。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装置的风向为360度旋转或多个角度旋转。7.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空气扰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鑫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