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发动机是交通、工业、电力等动力机械,广泛用于空气动力汽车、空气发电等移动设备,然而,现有的空压机产气量低、空气发动机耗气量大,并且不能将压缩空气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压缩空气循环利用的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一: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和叶片式空气发动机;所述气动循环空压泵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气动循环空压泵进气口、进气储气腔、活塞回气腔、气缸Ⅰ、气缸进活塞回气腔的出气口、活塞回气口、活塞Ⅰ、密封垫Ⅰ、密封圈Ⅰ、密封圈Ⅱ、密封圈Ⅲ、气缸盖活塞、密封圈Ⅳ、密封圈Ⅴ、气缸盖、气缸盖进气口、气缸盖储气腔、密封圈Ⅵ、密封垫Ⅱ、气缸排气盖、排气盖出气口、接头Ⅰ、止回阀Ⅰ、回气管、开关、开关锁紧螺母、密封圈Ⅶ、开关气杆、压缩空气气缸、密封圈Ⅷ、压缩空气进气口、进气阀、压缩空气排气口、排气阀、接头Ⅱ、止回阀Ⅱ、输气管、储气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和叶片式空气发动机;所述气动循环空压泵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气动循环空压泵进气口、进气储气腔、活塞回气腔、气缸Ⅰ、气缸进活塞回气腔的出气口、活塞回气口、活塞Ⅰ、密封垫Ⅰ、密封圈Ⅰ、密封圈Ⅱ、密封圈Ⅲ、气缸盖活塞、密封圈Ⅳ、密封圈Ⅴ、气缸盖、气缸盖进气口、气缸盖储气腔、密封圈Ⅵ、密封垫Ⅱ、气缸排气盖、排气盖出气口、接头Ⅰ、止回阀Ⅰ、回气管、开关、开关锁紧螺母、密封圈Ⅶ、开关气杆、压缩空气气缸、密封圈Ⅷ、压缩空气进气口、进气阀、压缩空气排气口、排气阀、接头Ⅱ、止回阀Ⅱ、输气管、储气罐进气阀、空压机储气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和叶片式空气发动机;所述气动循环空压泵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气动循环空压泵进气口、进气储气腔、活塞回气腔、气缸Ⅰ、气缸进活塞回气腔的出气口、活塞回气口、活塞Ⅰ、密封垫Ⅰ、密封圈Ⅰ、密封圈Ⅱ、密封圈Ⅲ、气缸盖活塞、密封圈Ⅳ、密封圈Ⅴ、气缸盖、气缸盖进气口、气缸盖储气腔、密封圈Ⅵ、密封垫Ⅱ、气缸排气盖、排气盖出气口、接头Ⅰ、止回阀Ⅰ、回气管、开关、开关锁紧螺母、密封圈Ⅶ、开关气杆、压缩空气气缸、密封圈Ⅷ、压缩空气进气口、进气阀、压缩空气排气口、排气阀、接头Ⅱ、止回阀Ⅱ、输气管、储气罐进气阀、空压机储气罐、空压机排气阀、空压机排气管;所述叶片式空气发动机包括叶片式空气发动机壳体,所述空气发动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回气进气口、出气口;所述气动循环空压泵进气口与空气发动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进气储气腔、活塞回气腔与气缸装配连接,所述气缸Ⅰ的密封圈Ⅲ和密封垫Ⅰ与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装配连接,所述活塞Ⅰ的密封圈Ⅱ与气缸装配连接,所述活塞Ⅰ的密封圈Ⅰ与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装配连接,所述活塞Ⅰ的密封圈Ⅷ与压缩空气气缸装配连接,所述气缸上端口与气缸盖活塞、密封圈Ⅳ、密封圈Ⅴ、气缸盖、密封圈Ⅵ相配行成气缸盖储气腔,所述气缸盖储气腔与气缸排气盖通过螺丝孔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开关气杆、密封圈Ⅶ、开关锁紧螺母与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锁紧相连,所述排气盖出气口通过接头、止回阀Ⅰ与回气管相连,所述回气管另一端与叶片式空气发动机壳体的回气进气口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缸下端与进气阀和排气阀相连,所述排气阀通过接头Ⅱ、止回阀Ⅱ、输气管、储气罐进气阀与空压机储气罐相连。2.一种气动循环空压泵和空气发动机的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和活塞式空气发动机;所述气动循环空压泵包括气动循环空压泵壳体、气动循环空压泵进气口、进气储气腔、活塞回气腔、气缸进活塞回气腔的出气口、活塞回气口、密封垫Ⅰ、密封圈Ⅰ、密封圈Ⅱ、密封圈Ⅲ、气缸盖活塞、密封圈Ⅳ、密封圈Ⅴ、气缸盖、气缸盖进气口、气缸盖储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