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受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366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包括十对以上的除杂轮,所述每对除杂轮均为上、下交叉的鼠笼中空式转轮,每对除杂轮的直径在保持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均匀递增0.5‑1.5mm,所述每对除杂轮表面均布几根至十几根冷拉圆钢或冷轧钢片,并分四个工作单元沿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递增均布根数,所述除杂轮的转速恒定相同,所述除杂轮上、下交叉工作区中心连线完全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把附着在棉秆皮的碎杆芯拨击掉入车肚,达到棉秆皮含杂率低于10%。

A device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on cotton stalk core sepa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for cotton stalk skin core separator, which comprises more than ten pairs of impurity removal wheels. Each pair of impurity removal wheels is a squirrel cage hollow runner with upper and lower crosses. The diameter of each pair of impurity removal wheels increases gradually by 0.5 1.5 m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rection of cotton stalk skin advancing without changing the center distance, and the surface of each pair of impurity removal wheels is distributed with several to more than a dozen cold wheels. Drawing round steel or cold rolled steel sheet and dividing into four working units, the number of evenly distributed roots increases gradually along the direction of cotton stalk peel. The speed of the impurity removal wheel is constant, and the central conne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rossing working area of the impurity removal wheel coincides completely. The broken rod core attached to the cotton stalk peel can be plucked into the truck belly, and the impurity content of the cotton stalk peel is less than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棉秆皮经脱胶后可成为纺织纤维,棉秆芯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由于棉秆剥皮难度较大,大多采用手工剥皮方式,手工剥皮的方式劳动强度高,劳动效率很低,不具有工业可行性,我国每年上千万吨的棉秆无法综合利用。同属类的植物纤维类的麻纤维自动剥制方法及设备无法直接应用于该领域,原因在于与同类的麻类韧皮对比,棉秆韧皮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棉秆皮的韧性和强度都低于麻类韧皮,尤其在干燥状态下,棉秆皮的韧性和强度变得更差,如何成功地实现皮芯分离,且保证棉秆韧皮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不被破坏,保持加工后的棉秆皮呈连续带状,含杂质少,加工后的棉秆芯为毫米级碎屑状,几乎不含果胶,成为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CN101230491A和CN200996061Y公开记载了一种棉秆皮芯分离机,由依次设置的挤压装置、垂直打击装置、换向拨击出皮装置和固定上述装置的墙板、机座组成,各装置的芯轴平行设置由传动机构驱动,挤压装置为一对以上的光压辊组成的光压辊组,垂直打击装置由给进打击板和打击轮组成,换向拨击出皮装置由换向轮和一对上下交叉鼠笼式中空转轮组成,传动机构是上交叉出皮轮由电机驱动,上交叉出皮轮用齿轮驱动下交叉出皮轮和换向轮,换向轮用齿轮驱动打击轮,打击轮用齿轮驱动光压辊组的下光压辊,下光压辊用齿轮驱动上光压辊,它可以实现棉秆皮芯的机械化分离,加工后的棉秆呈连续带状,加工后的棉秆芯为毫米级碎屑状,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但是因为棉秆皮芯分离机台时处理棉秆一吨左右,每小时有七百公斤左右的碎杆芯要从棉秆皮上清除掉,虽经过分离装置后碎杆芯同棉秆皮已经分离,但这样多的碎杆芯彻底离开棉秆皮落入车肚漏斗下方的输送皮带送走,需要较大的空间来转移,加上机器在半封闭状态下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气流又将部分碎杆芯回流附着到棉秆皮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它能把附着在棉秆皮的碎杆芯拨击掉入车肚,达到棉秆皮含杂率低于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包括十对以上的除杂轮,全部的除杂轮均安装固定在墙板上,所述每对除杂轮均为上、下交叉的鼠笼中空式转轮,每对除杂轮的直径在保持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均匀递增0.5-1.5mm,使上、下轮交叉重叠的深度也依次加深0.5-1.5mm,所述每对除杂轮表面均布几根至十几根冷拉圆钢或冷轧钢片,并分四个工作单元沿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递增均布根数,棉秆皮输出时的三对除杂轮都用圆钢表面均布的安排,有利于去除碎杆芯的同时,确保了碎杆芯及时落入车肚,并使棉秆皮顺畅输出,沿棉秆皮的前进方向分四个单元逐渐递增除杂轮表面圆钢或钢片的根数,是逐步加大对棉秆皮拨击力度,把同棉秆皮附着(粘接)力较强的碎杆芯清除掉,又对棉秆皮无损伤的必要手段;所述除杂轮的转速恒定相同,除杂轮的表面线速度也依次相应增加,所述除杂轮上、下交叉工作区中心连线完全重合,各对除杂轮之间的隔距以适当小为好。本专利技术的除杂装置配有十对以上的除杂轮,是因为棉秆皮芯分离机台时处理棉秆一吨左右,每小时有七百公斤左右的碎杆芯要从棉秆皮上清除掉,虽经过分离装置后碎杆芯同棉秆皮已经分离,但这样多的碎杆芯彻底离开棉秆皮落入车肚漏斗下方的输送皮带送走,需要较大的空间来转移,加上机器在半封闭状态下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气流又将部分碎杆芯回流附着到棉秆皮上,实践证明,至少使用十几对除杂轮,才能把附着在棉秆皮的碎杆芯拨击掉入车肚,达到棉秆皮含杂率低于10%。每对除杂轮沿着棉秆皮前进的方向依次上、下交叉(重叠)深度增加0.5-1mm,并依次相应增加除杂轮表面线速度,是逐渐加大对棉秆皮拨击力度的有效措施,能及时、充分、顺畅排除碎杆芯等杂质,转移、拨直、理顺棉秆皮,又不损伤棉秆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拉圆钢的直径不大于3mm,所述冷轧钢片的厚度为2-4mm。进一步的,除杂装置紧靠前部换向装置的导控轮设置,紧靠导控轮的第一对除杂轮表面均布冷轧钢片,能提高去除碎杆芯等杂质的效率,做到杂质尽量早落多除;在棉秆皮即将从除杂装置输出的三对除杂轮表面均布冷拉圆钢,其余的各对除杂轮中均布有冷拉圆钢的转轮和均布有冷轧钢片的转轮错开布置。进一步的,除杂装置紧靠前部换向装置的上、下交叉的导控轮设置,所述除杂轮上、下交叉工作区中心连线与换向装置中导控轮上、下交叉工作区的中心连线完全重合。所有的上、下除杂轮交叉(重叠)控制区中心连线同上、下导控轮交叉(重叠)工作区中心连线完全重合,相当于转移、拨直、理顺棉秆皮的前进路线,加上相互之间的隔距在适当小的范围内,表面均布圆钢的上、下交叉除杂轮与表面均布冷轧钢片的上、下交叉除杂轮相互交替排列,都既十分有利于棉秆皮的转移,又达到分离开的棉杆芯能顺畅掉入车肚。进一步的,紧靠导控轮的第一对除杂轮的线速度大于导控轮线速度的30%以上,这是确保棉秆皮顺畅进入除杂装置的前提条件。进一步的,所述冷轧钢片的工作面为经倒角形成的圆弧面。除杂轮表面采用圆钢均布,在运转时有一定拨击去除碎杆芯的能力,不缠绕、不损伤棉秆皮,非常有利于棉秆皮的顺畅转移和碎杆芯穿过掉落车肚;除杂轮表面均布钢片,在运转时,拨击去除碎杆芯的能力强,使用不当时有缠绕棉秆皮的可能,碎杆芯从中穿过顺畅掉落车肚也稍有不如;因此,将钢片工作面倒角成圆弧面,并与前者适当相互配置,就可取长补短,达到最佳要求。进一步的,最前方上方的除杂轮通过过桥齿轮进行驱动,最前方上方的除杂轮经过桥齿轮依次驱动所有的上方的除杂轮,每个下方的除杂轮都由相对应的上方的除杂轮采用齿轮驱动。进一步的,每对除杂轮交叉重叠部分的深度为3-9mm,能达到较好的除杂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除杂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带状棉秆皮进入除杂轮上下交叉(重叠)工作区,棉秆皮瞬间产生连续正反方向的反复弯曲,弯曲变化小,一大一小,使附着在棉秆皮上的碎杆芯很容易被急速变化的弯曲力与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所分开,特别是相互重叠交叉的小圆钢或扁钢对棉秆皮进行半积极高频率的拨击,更有效地将附着在棉秆皮上的碎杆芯急速拨击掉,并拉动棉秆皮快速输入下一对除杂轮;经过十几对除杂轮的交叉拨击,将棉秆皮上的碎杆芯逐渐清除掉,最后棉秆皮高速输出被皮带运输机运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除杂装置采用十对以上的除杂轮,可以将附着在棉秆皮的碎杆芯拨击掉入车肚,达到棉秆皮含杂率低于1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除杂轮;2、冷拉圆钢;3、冷轧钢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包括十对以上的除杂轮1,每对除杂轮1均为上、下交叉的鼠笼中空式转轮,每对除杂轮1的直径在保持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均匀递增1mm,每对除杂轮1表面均布几根至十几根冷拉圆钢2或冷轧钢片3,并分四个工作单元沿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递增均布根数,除杂轮1的转速恒定相同,除杂轮1上、下交叉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对以上的除杂轮(1),所述每对除杂轮(1)均为上、下交叉的鼠笼中空式转轮,每对除杂轮(1)的直径在保持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均匀递增0.5‑1.5mm,所述每对除杂轮(1)表面均布几根至十几根冷拉圆钢(2)或冷轧钢片(3),并分四个工作单元沿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递增均布根数,所述除杂轮(1)的转速恒定相同,所述除杂轮(1)上、下交叉工作区中心连线完全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对以上的除杂轮(1),所述每对除杂轮(1)均为上、下交叉的鼠笼中空式转轮,每对除杂轮(1)的直径在保持中心距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均匀递增0.5-1.5mm,所述每对除杂轮(1)表面均布几根至十几根冷拉圆钢(2)或冷轧钢片(3),并分四个工作单元沿棉秆皮前进方向逐步递增均布根数,所述除杂轮(1)的转速恒定相同,所述除杂轮(1)上、下交叉工作区中心连线完全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拉圆钢(2)的直径不大于3mm,所述冷轧钢片(3)的厚度为2-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棉秆皮芯分离机上的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杂装置紧靠前部换向装置的导控轮设置,紧靠导控轮的第一对除杂轮(1)表面均布冷轧钢片(3);在棉秆皮即将从除杂装置输出的三对除杂轮(1)表面均布冷拉圆钢(2),其余的各对除杂轮(1)中均布有冷拉圆钢(2)的转轮和均布有冷轧钢片(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受明易争志
申请(专利权)人:凌受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