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23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属于聚氨酯制品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按重量份计,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的制备原料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50份、水1‑5份、三乙烯二胺0.1‑0.5份、辛酸亚锡0.1‑0.5份、硅油0.3‑1.5份,还可以包括纤维增强组合物18‑24份,其中,按重量份计,纤维增强组合物包括氨纶纤维11.4‑15.4份、锦纶纤维10‑14份、涤纶纤维5.2‑9.4份、竹原纤维5.6‑7.2份、偶联剂3.3‑4.2份;生产方法包括先将上述四种纤维和偶联剂于500‑600r/min下混合20‑30min,然后再与剩余组分混合发泡,制得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支撑性能和使用舒适度。

A Soft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 produc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yurethane product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weight, the raw materials for preparing soft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 produc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olyether polyol 100 parts, toluene diisocyanate 30 50 parts, water 1 5 parts, triethylenediamine 0.1 0.5 parts, stannous octanate 0.1 0.5 parts, silicon. Oil 0.3 1.5 phr, can also include 18 24 phr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ions, of which, by weigh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ions include 11.4 phr of polyurethane fiber, 15.4 phr of nylon fiber, 10 14 phr of polyester fiber, 5.2 9.4 phr of polyester fiber, 5.6 7.2 phr of bamboo raw fiber, 3 4.2 phr of coupling agent; production methods include mixing the above four fibers and coupling agents at 500 600 r/min for 20 min, of course. The soft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 prepared by foaming with the remaining components have excellent resilience, support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制品的
,特别涉及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或PU软泡,是一类具有一定弹性和柔软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也是用量最大的一类聚氨酯产品,内部呈现多孔蜂窝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吸水性、耐水性等,广泛用于沙发坐垫、沙发靠背、沙发扶手、车辆座椅、床垫等行业。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4130371B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低气味高回弹的客车座椅用海绵,由组合料与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为100:55-60的比例制成,其中组合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醚多元醇50-80份、接枝聚醚20-50份、胺类催化剂0.2-0.3份、前期凝胶催化剂0.2-0.5份、后期凝胶催化剂0.5-0.7份、发泡剂3-4份、交联剂1份、稳定剂0.5-0.7份。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体系PU软泡是指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PU软泡发泡原料制得的PU软泡,TDI体系PU软泡的表观密度相对较低,发泡体积大,手感舒适,然而,其普遍存在回弹性能欠佳的缺点,导致其支撑力度不足,使用舒适度欠佳,限制了其在沙发坐垫、沙发靠背、沙发扶手、车辆座椅、床垫等行业的应用,也限制了其本身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发泡原料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支撑性能和使用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按重量份计,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50份、水1-5份、三乙烯二胺0.1-0.5份、辛酸亚锡0.1-0.5份、硅油0.3-1.5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计,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5-40份、水2-3份、三乙烯二胺0.2-0.4份、辛酸亚锡0.2-0.3份、硅油0.5-0.7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发泡反应的主体为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水作为发泡剂,三乙烯二胺和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硅油作为稳定剂。实验发现,上述各原料组分的配比对制得的PU软泡的回弹性能、支撑性能和使用舒适度具有较大影响,当各原料组分的配比控制在上述范围时,获得的PU软泡具有较佳的回弹性能、支撑性能和使用舒适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计,还包括纤维增强组合物18-24份,其中,按重量份计,纤维增强组合物包括氨纶纤维11.4-15.4份、锦纶纤维10-14份、涤纶纤维5.2-9.4份、竹原纤维5.6-7.2份、偶联剂3.3-4.2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氨纶纤维又称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g/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的回复率),将适宜配比的氨纶加入PU软泡的制备原料中,获得的PU软泡内部分布有氨纶,能够提升PU软泡的弹性以及回弹性。而且,氨纶纤维是一种聚氨酯纤维,与同样为聚氨酯制品的PU软泡基体具有较佳的结合性能,由此进一步增强了纤维对PU软泡基体的联结功效。锦纶纤维又称聚酰胺纤维,具有较佳的弹性回复率和耐疲劳性,锦纶纤维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PU软泡的回弹性,并使得PU软泡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回弹率。涤纶纤维具有弹性高、强度高、模量高、良好的保形性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仅能够与氨纶纤维、锦纶纤维配合,共同提高PU软泡的回弹性能和抗压强度,还能够提高PU软泡的耐热性能。竹原纤维具有较佳的柔韧性、较强的强度、优异的抗紫外线功能,还具有优异的抗菌、除臭、杀菌作用。竹原纤维的加入除了能够提高PU软泡的舒适度、抗压轻度以外,还能提高PU软泡的抗紫外线功能,减轻PU软泡在使用过程中的变色现象。此外,竹原纤维的杀菌除臭功能还能有效提高PU软泡的卫生性能,用于沙发坐垫等,有利于保持坐垫的清洁度,促进人体健康。氨纶纤维、锦纶纤维、涤纶纤维和竹原纤维,四种纤维以适宜的配比加入,能够利用各自本身的纤维状的性质,互相配合并起到联结PU软泡基体的作用,从而提高PU软泡的整体性,并由此提升PU软泡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偶联剂的加入能够对上述四种纤维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从而进一步改善PU软泡的内部联结性和整体性,进一步提升PU软泡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增强组合物还包括抗氧化剂2.2-3.5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抗氧化剂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PU软泡基体的抗氧化性能,还能提高上述四种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减轻PU软泡的变色现象,还能使得PU软泡能够长期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计,纤维增强组合物包括氨纶纤维13.2份、锦纶纤维13.5份、涤纶纤维6.9份、竹原纤维6.3份、偶联剂3.7份、抗氧化剂2.8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述四种纤维的规格均为100-150D,长度均为4-6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偶联剂选用硅烷偶联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剂选用紫外线吸收剂UV-53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后经发泡反应制得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混合前的温度为25-3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三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S1,按重量份数,将纤维增强组合物的各原料组分于500-600r/min下混合20-30min,获得纤维增强组合物;S2,按重量份数,将纤维增强组合物与剩余组分混合后经发泡反应制得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混合前的温度为25-3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先采用偶联剂对上述四种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再与剩余组分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四种纤维与PU软泡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提高PU软泡的整体性,从而提高PU软泡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各原料组分的配比科学合理,获得的PU软泡具有较佳的回弹性能、支撑性能和使用舒适度;2、氨纶纤维、锦纶纤维、涤纶纤维和竹原纤维四种纤维以适宜的配比加入,能够利用各自本身的纤维状的性质,互相配合并起到联结PU软泡基体的作用,从而提高PU软泡的整体性,并由此进一步提升PU软泡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份、水1份、三乙烯二胺0.1份、辛酸亚锡0.1份、硅油0.3份;制备步骤包括: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经发泡反应制得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各原料组分混合前的温度为25℃。实施例2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5份、水2份、三乙烯二胺0.2份、辛酸亚锡0.2份、硅油0.5份;制备步骤包括: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经发泡反应制得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各原料组分混合前的温度为25℃。实施例3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0份、水2.5份、三乙烯二胺0.3份、辛酸亚锡0.25份、硅油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50份、水1‑5份、三乙烯二胺0.1‑0.5份、辛酸亚锡0.1‑0.5份、硅油0.3‑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50份、水1-5份、三乙烯二胺0.1-0.5份、辛酸亚锡0.1-0.5份、硅油0.3-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有以下组分:聚醚多元醇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5-40份、水2-3份、三乙烯二胺0.2-0.4份、辛酸亚锡0.2-0.3份、硅油0.5-0.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还包括纤维增强组合物18-24份,其中,按重量份计,纤维增强组合物包括氨纶纤维11.4-15.4份、锦纶纤维10-14份、涤纶纤维5.2-9.4份、竹原纤维5.6-7.2份、偶联剂3.3-4.2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组合物还包括抗氧化剂2.2-3.5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纤维增强组合物包括氨纶纤维13.2份、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呈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大邱庄泡沫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