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95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输出轴、电机、壳体和扳机开关;输出轴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端,电机用于驱动输出轴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扳机开关用于供用户操作以启动电动工具;壳体包括:容纳部和把手部,容纳部形成有用于设置电机的容纳腔,把手部用于供用户握持;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远离输出轴的后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把手部设置在容纳部后的下侧面;扳机开关与把手部构成活动连接;下侧面向下延伸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包括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支撑用户的中指的支撑面;在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支撑面位于输出端和扳机开关之间。电动工具的结构设置合理且符合人机工程学。

Electric too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tool, which includes: an output shaft, a motor, a housing and a trigger switch; an output shaft includes an output terminal for output power, a motor is used to drive the output shaft to rotate on the first axis, and a trigger switch is used for user operation to start the electric tool; a housing includes a housing part and a handle part, which forms a housing cavity for setting up the motor, and a holding cavity for setting up the motor. The hand is used for the user to grasp; the accommodation part includes: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rear side far from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upper side and the lower sid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handle is set at the lower side behind the accommodation part; the trigger switch and the handle constitute a movable connection; the lower side extends downward to form a convex part, which includes supporting the user when the user holds the electric tool. The supporting surface of the middle finger; in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first axis, the supporting surfac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output end and the trigger switch. The structure of electric tools is reasonable and conforms to ergono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诸如电动螺丝批、电钻一类的电动工具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因此用户在握持这一类的电动工具进行操作时经常会出现不能稳定的握持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这一类的电动工具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用户需要双手操作才能实现工具的启动,或者用户握持不够舒适以至于长期操作后会感觉非常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电动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包括:输出轴、电机、壳体和扳机开关;输出轴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端,电机用于驱动输出轴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壳体用于容纳电机,扳机开关用于供用户操作以启动电动工具;其中,壳体包括:容纳部和把手部,容纳部形成有用于设置电机的容纳腔,把手部用于供用户握持;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远离输出轴的后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把手部设置在容纳部后的下侧面;扳机开关与把手部构成活动连接;下侧面向下延伸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包括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支撑用户的中指的支撑面;在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支撑面位于输出端和扳机开关之间。进一步地,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用户的中指的指尖设置在支撑面上。进一步地,左侧面形成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将拇指设置在其中的左凹槽。进一步地,右侧面形成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将食指设置在其中的右凹槽。进一步地,后侧面形成有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与用户的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相匹配的后凹槽。进一步地,电动工具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风扇;壳体形成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流入口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气流出口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在风扇转动时,壳体内产生自气流入口进入壳体然后从气流出口流出壳体的散热气流;在沿平行于第一轴线方向上,支撑面位于扳机开关和气流出口之间。进一步地,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用户的无名指和小指与扳机开关接触。进一步地,扳机开关包括在用户握持电动工具时与用户的无名指以及小指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面在一个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平面内延展。进一步地,电机还包括能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在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电机轴设置在输出轴和扳机开关之间。进一步地,电动工具还包括:开关盒组件和换向开关;开关盒组件设置在把手部所围绕而成的空间内,换向开关与开关盒组件连接;换向开关包括伸出至壳体之外以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位于凸起部的下侧。进一步地,在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操作部位于支撑面和扳机开关之间。进一步地,支撑面至少部分在一个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平面内延展。进一步地,支撑面与容纳部的下侧面构成一个台阶结构。进一步地,电机还包括能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述扳机开关之间;输出轴关于一个经过第一轴线且经过第二轴线的中分面对称设置;凸起部在沿垂直于第一轴线且平行于中分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10mm。进一步地,扳机开关与把手部构成能以第三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扳机开关相对把手部转动的第三轴线与第一轴线相互垂直。进一步地,电机轴形成或者连接有第一齿轮,电动工具还包括与第一齿轮构成啮合的第二齿轮,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离合件;输出轴还与壳体构成沿第一轴线方向的滑动连接,在输出轴沿第一轴线滑动时,离合件至少具有与第二齿轮接触的耦合状态和与第二齿轮脱离的非耦合状态。进一步地,输出轴内部形成有用于插入工作附件的插槽;电动工具还包括:第一偏压元件、球、衬套和第二偏压元件;第一偏压元件产生一个驱动输出轴向前运动的偏压力,球用于将工作附件锁定在插槽内,衬套套装在输出轴的外侧并与输出轴构成沿第一轴线方向的滑动连接,衬套还在沿第一轴线方向滑动时至少能滑动至使球锁定工作附件的锁定位置和使球释放工作附件的释放位置,第二元件产生一个驱动衬套朝向锁定位置运动的偏压力;其中,第一偏压元件施加至输出轴的偏压力大于第二偏压元件施加至衬套的偏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电动工具的结构设置合理且符合人机工程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的右视图;图4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去除部分壳体后的左视图;图5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的剖面图;图6是用户在握持图1中的电动工具时的左视图;图7是用户在握持图1中的电动工具时的右视图;图8是用户在握持图1中的电动工具时的俯视图;图9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在去除扳机开关时的立体图;图10是图2中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11是图1中的部分壳体与风扇的立体图;图12是图4中的气流通道的示意图;图13是图5所示结构在去除深度调节装置时的结构图;图14是图1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15是图1中的扳机开关、开关盒组件以及换向开关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的电动工具100具体为一种电动螺丝批,该电动工具100可以用于将螺钉等紧固件打入至水泥、木料中。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工具100也可以为电钻、电锤等工具。如图1至图5所示,电动工具100具体包括:壳体10、电机51、传动组件20、输出轴52和开关系统30。其中,输出轴52能以第一轴线101为轴转动以输出动力。对于电动螺丝批而言,电动工具100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螺钉打入深度的深度调节装置53。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侧、下侧、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壳体10包括:容纳部11和把手部12,容纳部11形成有用于设置电机51的容纳腔11a,把手部12用于供用户握持。容纳部11在沿第一轴线101方向上还包括远离把手部12的前端11b和与把手部12连接的后端11c。容纳部11具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111和右侧面112、远离输出轴52设置的后侧面113、相对设置的上侧面114和下侧面115。其中,把手部12设置在容纳部11的下侧面115处,把手部12自容纳部11斜向下延伸而成。电机51设置在容纳部11所形成的容纳腔11a内,电机51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电机轴511,电机轴511相对壳体10能以第二轴线102为轴转动,电机轴511转动的第二轴线102还与输出轴52转动的第一轴线101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511转动的第二轴线102与输出轴52转动的第一轴线101平行且不重合,也可以理解成,输出轴52大致设置在电机51的上侧。传动组件20用于在电机51和输出轴52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传动组件2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和离合件23。其中,第一齿轮21与电机轴51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二齿轮22套装在输出轴52上且与输出轴52构成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二齿轮22还与第一齿轮21构成啮合且能相对输出轴52转动。离合件23与输出轴52构成固定连接,输出轴52与离合件23构成的整体能够相对第二齿轮22沿第一轴线101方向滑动。当输出轴52相对第二齿轮22沿第一轴线101方向滑动时,离合件23能随输出轴52移动至与第二齿轮22接触的位置,此时离合件23处于与第二齿轮22构成耦合的耦合状态,从而这时电机51能够驱动输出轴52转动。当输出轴52相对第二齿轮22沿第一轴线101滑动时,离合件23还能随输出轴52移动至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输出轴,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端;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机;扳机开关,用于供用户操作以启动所述电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纳部,形成有用于设置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把手部,用于供用户握持;所述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远离所述输出轴的后侧面;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把手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后的下侧面;所述扳机开关与所述把手部构成活动连接;所述下侧面向下延伸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支撑用户的中指的支撑面;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扳机开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输出轴,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端;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壳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机;扳机开关,用于供用户操作以启动所述电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纳部,形成有用于设置所述电机的容纳腔;把手部,用于供用户握持;所述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远离所述输出轴的后侧面;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把手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后的下侧面;所述扳机开关与所述把手部构成活动连接;所述下侧面向下延伸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支撑用户的中指的支撑面;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扳机开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用户的中指的指尖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形成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将拇指设置在其中的左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形成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将食指设置在其中的右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形成有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与用户的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相匹配的后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风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形成有:气流入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气流出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在所述风扇转动时,所述壳体内产生自所述气流入口进入所述壳体然后从所述气流出口流出所述壳体的散热气流;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扳机开关和所述气流出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用户的无名指和小指与所述扳机开关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开关包括在用户握持所述电动工具时与用户的无名指以及小指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在一个与所述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平面内延展。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能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的电机轴;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电机轴设置在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扳机开关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开关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强吹拔正敏姜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