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泪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7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泪管,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膨胀体安装在检测主体上;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本公开的人工泪管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可方便有效地检测到泪小管的断口。而且,支撑件的两端可分别由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和引导件引入泪道,使得支撑件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有效降低了植入人工泪管的操作难度。

An artificial lacrimal du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lacrimal duct, which comprises successively connected lacrimal canalicular fracture detection parts, support parts and guide parts; lacrimal canalicular fracture detection parts include detection body and expansion body; detect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detection fluid inlet, detection fluid channel, detection fluid outlet, expansion fluid inlet and expansion fluid channel, and expansion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detection body; To support the broken lacrimal canaliculus, the guide is set to guide one end of the support into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fracture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artificial lacrimal duct can conveniently and effectively detect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fracture. Moreover,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can be introduced into the lacrimal duct by the lacrimal canalicular fracture detection piece and the guide piece respectively, which makes the support support support the broken lacrimal canaliculus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of the artificial lacrimal duct im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泪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泪小管修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工泪管。
技术介绍
泪小管是泪道的一部分。人体的眼泪从泪腺产生,经过眼球表面润滑后,从分别位于上眼睑和下眼睑上的上泪点和下泪点进入分别位于上眼睑和下眼睑的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然后依次流经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自鼻泪管开口排出人体。上述鼻泪管开口是指泪道位于鼻腔下鼻道上的口。由于眼部外伤等情况,泪小管断裂时有发生。断裂的泪小管可通过人工泪管的植入来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需要先采用猪尾钩找到泪小管的断口,操作过程如下:将猪尾钩的头端先通过位于未受伤的泪小管的端部的泪点旋转进入泪囊,再逆行以使得猪尾钩的头端依次自泪总管和断裂的泪小管邻近泪囊的断口伸出,从而找到泪小管的断口。泪小管的断口找到后,将人工泪管植入断裂的泪小管内,使得人工泪管支撑断裂的泪小管。待瘢痕修复期结束,再将人工泪管拆除,即完成了断裂的泪小管的修复。这种泪小管修复方式的泪小管断口检测工具和人工泪管为两个独立的器件,在泪小管修复的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而且,上述泪小管断口检测工具容易造成未受伤的泪小管的损伤,并不能适用于上下眼睑中的泪小管都断裂的情况。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方便有效地检测泪小管断口,并降低泪小管修复的操作难度的人工泪管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有效地检测泪小管断口,并降低泪小管修复的操作难度的人工泪管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泪管。该人工泪管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其中,所述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所述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检测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检测流体进口和所述检测流体出口,所述膨胀体安装在所述检测主体上,且所述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体和所述膨胀流体进口;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所述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可选的,所述检测流体出口设有多个。可选的,所述人工泪管的两端具有椭球形状或圆球形状。可选的,所述膨胀体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膨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膨胀流体通道和第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流体进口和所述第一膨胀体,所述第二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膨胀体和所述第二膨胀体。可选的,所述第二膨胀体相较于所述第一膨胀体邻近所述检测主体的检测端,且所述第二膨胀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膨胀体的体积。可选的,所述检测流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膨胀体和所述第二膨胀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人工泪管。该人工泪管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所述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检测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检测流体进口和所述检测流体出口,所述膨胀体安装在所述检测主体上,且所述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体和所述膨胀流体进口;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且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泪小管断口检测件的端部设有限位部。可选的,所述膨胀体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膨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膨胀流体通道和第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流体进口和所述第一膨胀体,所述第二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膨胀体和所述第二膨胀体。可选的,所述第二膨胀体相较于所述第一膨胀体邻近所述检测主体的检测端,且所述第二膨胀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膨胀体的体积。可选的,所述检测流体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膨胀体和所述第二膨胀体之间。本公开的人工泪管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的检测主体可自未断裂的泪小管的泪点或鼻泪管开口进入泪道,膨胀体在检测主体进入泪道后可被注入流体而膨胀,使得膨胀体堵塞泪道。通过检测主体的检测流体出口,流体可被导入泪道并自断裂的泪小管的断口流出,从而方便有效地检测到泪小管的断口。而且,支撑件的两端可分别由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和引导件引入泪道,使得支撑件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有效降低了植入人工泪管的操作难度。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公开的人工泪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的人工泪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泪小管断口检测件-1,检测主体-11,检测流体进口-111,检测流体通道-112,检测流体出口-113,膨胀流体进口-114,第一膨胀流体通道-115,第二膨胀流体通道-116,检测端-117,第一膨胀体-12,第二膨胀体-13,支撑件-2,限位部-20,引导件-3。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人工泪管可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1、支撑件2和引导件3。泪小管断口检测件1、支撑件2和引导件3之间可通过注塑或胶粘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泪小管断口检测件1包括检测主体11和膨胀体12。检测主体11可具有管状结构或杆状结构等。膨胀体12可例如为球囊或局部具有柔性可伸缩膜的块状结构等。当流体进入或排出膨胀体12时,膨胀体12可膨胀或收缩。检测主体11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111、检测流体通道112、检测流体出口113、膨胀流体进口114和膨胀流体通道。检测流体通道112连接检测流体进口111和检测流体出口113。流体可通过检测流体进口111进入检测流体通道112,并自检测流体出口113排出检测主体11。膨胀体安装在检测主体1上,且膨胀流体通道连接膨胀体和膨胀流体进口114。流体可通过膨胀流体进口114进入膨胀流体通道,并进入膨胀体内,使得膨胀体膨胀。当需要膨胀体收缩时,可将膨胀体内的流体自膨胀流体进口114抽出,使得膨胀体收缩。根据膨胀体的结构不同,膨胀体在检测主体1上的安装方式可不同。例如,当膨胀体具有球囊状结构时,膨胀体可嵌固在检测主体1上,膨胀体上可设有与膨胀流体通道连通的开口。又例如,当膨胀体为局部具有柔性可伸缩膜的块状结构时,膨胀体可与检测主体1一体成形,上述柔性可伸缩膜位于膨胀体面对外界的区域处。需特别注意的是,本公开中的流体可例如为空气或生理盐水。检测流体通道112和膨胀流体通道内流通的流体可相同或不同。流体可通过注射器或导管等导入检测流体进口111或膨胀流体进口114。支撑件2可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引导件3可用于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其中,所述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所述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检测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检测流体进口和所述检测流体出口,所述膨胀体安装在所述检测主体上,且所述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体和所述膨胀流体进口;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所述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相连的泪小管断口检测件、支撑件和引导件;其中,所述泪小管断口检测件包括检测主体和膨胀体,所述检测主体上设有检测流体进口、检测流体通道、检测流体出口、膨胀流体进口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检测流体通道连接所述检测流体进口和所述检测流体出口,所述膨胀体安装在所述检测主体上,且所述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体和所述膨胀流体进口;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为用于支撑断裂的泪小管;所述引导件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导入泪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流体出口设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泪管的两端具有椭球形状或圆球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膨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膨胀流体通道和第二膨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膨胀流体进口和所述第一膨胀体,所述第二膨胀流体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膨胀体和所述第二膨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泪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体相较于所述第一膨胀体邻近所述检测主体的检测端,且所述第二膨胀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膨胀体的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吉超张纯李涛魏滨田彦杰周辰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