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15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封装的制冷压缩机的抽吸消音器(1),其具有‑入口(5),‑出口(6),‑将入口(5)与出口(6)相互连接的用于消音的消音腔(7)和‑与消音腔(7)相连的用于消音腔(7)的压力平衡的均压腔,其中,抽吸消音器(1)在运行位置中设置用于容纳在制冷压缩机的压缩机壳体(20)中,所述压缩机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油池(26)的底部区域(21)。为了在制冷压缩机启动时也能够确保在消音腔(7)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连续压力平衡,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所述均压腔设计为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一开口(9)的第一均压腔(11)并且抽吸消音器(1)具有另外的、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二开口(10)的第二均压腔(14)。

Aspiration muffl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ction muffler (1) for a packaged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which has an inlet (5), exit (6), muffler cavity (7) for muffling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6) and a pressure equalizing cavity for muffling cavity (7) connected with a muffler cavity (7), in which the suction muffler (1)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for accommodating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in a running position. In the compressor housing (20), the compressor housing has a bottom area (21) for accommodating an oil tank (26). In order to ensure continuous pressure balance between the muffler chamber (7)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hen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is started,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pressure equalizing chamber is designed as a first pressure equalizing chamber (11) with a first opening (9) for pressure balance and a second pressure equalizing chamber (14) with a second opening (10) for pressure bal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抽吸消音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封装的制冷压缩机的抽吸消音器,其具有-入口,以便能够使制冷剂流入抽吸消音器中,-出口,以便能够使制冷剂从抽吸消音器朝制冷压缩机的活塞气缸单元的方向流出,-将入口与出口相互连接的用于消音的消音腔和-与消音腔相连的并且与周围环境连通的用于消音腔与周围环境的压力平衡的均压腔,其中,抽吸消音器在运行位置中设置用于容纳在制冷压缩机的压缩机壳体中,所述压缩机壳体具有设计为盆状的用于容纳油池的底部区域,以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抽吸消音器的制冷压缩机。
技术介绍
封装的、尤其是密封地封装的制冷压缩机长期已知并且主要使用在冷却器具、如冷却柜或者冷却架中。这种制冷剂工艺同样长期已知。制冷剂在此通过从蒸发器中的待冷却空间中吸收能量被加热并且最终过热并且借助具有活塞气缸单元的制冷压缩机被泵送至更高的压力水平,在所述更高的压力水平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放热并且经由节流阀再次被输送回蒸发器中,在所述节流阀中实现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和冷却。(气态的)制冷剂的抽吸在活塞气缸单元的进气冲程期间通过直接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管路实现。在已知的密封封装的制冷压缩机中,制冷剂输入管路通常通入密封封装的压缩机壳体中,大多靠近抽吸消音器(英语也称为Muffler)的入口,从该处制冷剂流入抽吸消音器并且通过所述抽吸消音器流向活塞气缸单元的吸入阀。抽吸消音器首先用于在抽吸过程中将制冷压缩机的噪声水平保持得尽可能低。已知的抽吸消音器通常由消音腔组成,其例如可以通过中间壁或者分隔壁划分为多个相互连接的消音容积。消音容积基于已知的亥姆霍兹原理消除声波,也就是消音腔中的消音容积用作吸收声波的共振器。此外,已知的抽吸消音器除了使制冷剂流入抽吸消音器内部的入口还具有出口,所述出口密封地贴靠在活塞气缸单元的吸入阀上并且通过所述出口将制冷剂在进气冲程中吸入气缸中。如果制冷剂输入管路的出口不直接通入抽吸消音器的入口或者入口开口中,则可能按照以下的方式方法导致升温以及导致来自吸入管的冷的制冷剂与已经处于压缩机壳体中并且通过活塞气缸单元的废热加热的制冷剂不期望地混合。一方面,活塞气缸单元的吸入阀在每个循环中只在进气冲程中在约180°的曲轴转角范围上是敞开的,并且因此只能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将制冷剂吸入制冷压缩机的活塞气缸单元的气缸中。另一方面,冷的制冷剂在吸入阀封闭时也从制冷剂输入管路溢流(亦称“随动流动”或“续流”)到压缩机壳体中。由此导致进入压缩机壳体的制冷剂升温,因为制冷剂在压缩机壳体中冷却被运行废热加热的活塞气缸单元及其构件,并且导致与已经处于压缩机壳体中的较热的制冷剂混合。为了避免从制冷剂输入管路溢流出的制冷剂的升温并且附加地进一步降低制冷压缩机的噪声水平,由现有技术已知,将制冷剂输入管路尽可能直接地与抽吸消音器的入口开口相连,从而使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几乎完全直接地导入抽吸消音器中并且只有可忽略的较少部分制冷剂从制冷剂输入管路进入压缩机壳体的内部并且在该处升温。在最佳地设计的压缩机中,进入的全部制冷剂被直接进一步导引到抽吸消音器中,然而这个状态由于实践中的略微不密封性而非常难实现。然而由于以下阐述的情况,即,冷的制冷剂即便在吸入阀关闭时–从现在起通过直接的连接–也流入抽吸消音器中,所以必要的是,在抽吸消音器中设置与消音腔和周围环境连接的均压腔,以便实现抽吸消音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压力平衡,也就是在运行位置中实现与压缩机壳体内部的压力平衡。在进气冲程期间,由活塞吸入比通过制冷剂输入管路在相同的时间段中溢流到抽吸消音器中的制冷剂更多的制冷剂。制冷剂之差一方面通过处于消音腔中的制冷剂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处于均压腔中的制冷剂补偿。如果均压腔不与压缩机壳体内部连通(该连通会使气态的制冷剂从压缩机壳体溢流到均压腔中以及通过均压腔溢流到消音腔中),则可能在吸入时导致消音腔中的强烈压降,由此使更少的制冷剂被吸入活塞气缸单元的气缸中。由于与周围环境的压力平衡,可以明显减少抽吸消音器中的压降并且改善制冷压缩机的效率。在活塞气缸单元接下来的压缩冲程中,制冷剂从制冷剂输入管路溢流到抽吸消音器中,这一方面由抽吸消音器与制冷剂输入管路之间的压力差实现,并且另一方面(较少部分地)由制冷剂的动能实现。溢流的制冷剂通过消音腔和均压腔流入制冷压缩机的内部。由于制冷剂的前述流动性能,在制冷压缩机运行期间导致处于均压腔中的气柱发生持续的振荡,所述气柱具有来自制冷剂输入管路的冷的制冷剂和来自压缩机壳体内部的热的制冷剂,所述冷的制冷剂和热的制冷剂的份额根据曲轴角改变。当例如液态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输入管路进入抽吸消音器,液态的制冷剂通常由于抽吸消音器中的较高温度水平而蒸发,所述较高的温度水平例如由于电力驱动单元和活塞气缸单元的废热形成。由于蒸发而使容积增加,所以如果不通过均压腔进行压力平衡,则可能在抽吸消音器中形成过压,其可能导致抽吸消音器受损,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抽吸消音器损坏,和/或导致制冷剂输入管路与入口之间的连接受损。为了在运行期间润滑活塞气缸单元并且由此确保功能性,设置一定量的润滑剂、如润滑油,其以油池的形式沉积在制冷压缩机的盆状设计的底部区域中。所述底部区域可以在制冷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中也用作用于活塞气缸单元、尤其是用于驱动活塞的电力驱动单元的支承面。但活塞气缸单元也可以通过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上的托架支撑,因此底部区域不用作支承面。如已经在之前描述的那样,通常在压缩机壳体内部存在气态的制冷剂,其通常在制冷压缩机的静止阶段从制冷剂输入管路经由抽吸消音器溢流到压缩机壳体中或者在向制冷压缩机填充制冷剂时导入压缩机壳体中。气态的制冷剂在运行期间与滴状的润滑剂混合,从而形成制冷剂-润滑剂雾。因为即使来自制冷剂输入管路的制冷剂和润滑剂较少地混合,也可能在均压腔中形成包含液滴的制冷剂,所以在进气冲程中润滑剂可能到达消音腔中,其大部分沉积在消音腔的内壁或者分隔壁上并且滴下来。润滑剂也可能由于活塞气缸单元中的不密封性进入制冷剂循环,由此最终到达抽吸消音器。为了能够将聚集在消音腔中的润滑剂或者液态制冷剂排出,抽吸消音器的底部通常具有至少一个放油口。所述放油口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并且通常只是具有滴流凸缘的钻孔,其布置在抽吸消音器的外侧。然而,这至少一个在几十年来已经属于现有技术的放油口并非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均压腔,因为放油口一方面在运行中通过油膜封闭,并且另一方面放油口的直径太小而不能确保必要的压力平衡。这只通过以下内容就可以解释,即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类型的制冷压缩机的转速在满载时通常处于每分钟3000至3600转的范围内,因此尽管在进气冲程与压缩冲程之间的冲程交替可高达每秒120次也必须确保压力平衡,但这只能在相应的通流横截面的情况下实现。为了防止可能通过制冷剂-润滑剂雾的抽吸进入均压腔的润滑剂聚集在均压腔中,均压腔的开口大多在靠近油池的区域中设计在抽吸消音器的下侧,以使润滑剂能够从均压腔排放到油池中。然而,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均压腔开口的堵塞导致不能在消音腔与周围环境、也就是抽吸消音器的内部之间进行压力平衡。由此导致制冷压缩机的功率显著降低,因为抽吸消音器中的压降不能被补偿或平衡。因此,在进气冲程期间进入活塞气缸单元的(气态)制冷剂明显减少,因此在压缩冲程中也有更少的制冷剂被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封装的制冷压缩机(19)的抽吸消音器(1),具有‑入口(5),以便能够使制冷剂流入抽吸消音器(1)中,‑出口(6),以便能够使制冷剂从抽吸消音器(1)朝制冷压缩机(19)的活塞气缸单元(22)的方向流出,‑将入口(5)与出口(6)相互连接的用于消音的消音腔(7)和‑与消音腔(7)相连的并且与周围环境连通的均压腔,用于消音腔(7)与周围环境的压力平衡,其中,抽吸消音器(1)在运行位置中设置用于容纳在制冷压缩机(19)的压缩机壳体(20)中,所述压缩机壳体具有设计为盆状的用于容纳油池(26)的底部区域(21),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腔设计为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一开口(9)的第一均压腔(11)并且抽吸消音器(1)具有另外的、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二开口(10)的第二均压腔(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23 AT GM50172/20161.一种用于封装的制冷压缩机(19)的抽吸消音器(1),具有-入口(5),以便能够使制冷剂流入抽吸消音器(1)中,-出口(6),以便能够使制冷剂从抽吸消音器(1)朝制冷压缩机(19)的活塞气缸单元(22)的方向流出,-将入口(5)与出口(6)相互连接的用于消音的消音腔(7)和-与消音腔(7)相连的并且与周围环境连通的均压腔,用于消音腔(7)与周围环境的压力平衡,其中,抽吸消音器(1)在运行位置中设置用于容纳在制冷压缩机(19)的压缩机壳体(20)中,所述压缩机壳体具有设计为盆状的用于容纳油池(26)的底部区域(21),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腔设计为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一开口(9)的第一均压腔(11)并且抽吸消音器(1)具有另外的、带有用于压力平衡的第二开口(10)的第二均压腔(1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消音器(1)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在活塞气缸单元(22)上的固定区段(30),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区段(30)设计用于实现抽吸消音器(1)在活塞气缸单元(22)上的固定,在所述活塞气缸单元(22)中,第二开口(10)相对于压缩机壳体(20)的底部区域(21)布置在第一开口(9)上方。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抽吸消音器(1)的布置在入口(5)处的入口开口(8)与在运行位置中通入压缩机壳体(20)的制冷剂输入管路(24)连接的柔性的连接元件(25)固定在入口(5)处,以便使制冷剂从制冷剂输入管路(24)直接流入抽吸消音器(1)中。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消音器(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件(2)和第二壳体部件(3),其中,入口(5)和/或出口(6)由第二壳体部件(3)形成。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开口(9)的第一均压腔(11)设计在第一壳体部件(2)中。6.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消音器(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件(2)、第二壳体部件(3)和第三壳体部件(4),其中,第三壳体部件(4)布置在第一壳体部件(2)与第二壳体部件(3)之间。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压腔(11)具有由第一壳体部件(2)限定的第一部分区段(12)和由第三壳体部件(4)限定的第二部分区段(13),其中,第一开口(9)设计在第一部分区段(12)中。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区段(12)设计为第一壳体部件(2)的相对于第二部分区段(13)变窄的管状的突出部(15)。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9)的横截面积在第一均压腔(11)的平均横截面积的5%至50%之间,优选在10%至30%之间,尤其在15%至20%之间。10.按权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压腔(14)至少区段性地设计在第二壳体部件(3)中,其中,第二开口(10)设计在第二壳体部件(3)中。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压腔(14)通入第一均压腔(11)中。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抽吸消音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压腔(11)具有第一纵轴线(17)并且设计为管状和/或第二均压腔(14)具有第二纵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E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环球电器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